搜索到208篇“ 小儿败血症“的相关文章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与万古霉素联用对儿童败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败血症患儿为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症状、体温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经过治疗,观察组的CD4+、CD3+、CD4/CD8比值及IgA、IgG水平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外周血中的NLR、PCT、hs-CRP、WB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与万古霉素联合治疗儿童败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指标,调节患儿免疫功能,缩短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王潇缘陈草明黎清虎
关键词:小儿败血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万古霉素炎症指标
小儿败血症的诊断及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新生儿细菌性血流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疾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感染的病因分为早发性脓毒症和迟发性脓毒症,诊断主要依靠传统的微生物技术。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并发症可能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关。目前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新生儿败血症的认识、诊断和生物标记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最新诊断依据。
李敏闵自立
关键词:小儿败血症生物标记物
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4例小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57例。常规组患儿予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观察组患儿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以及NK细胞水平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王改梅陈静
关键词:万古霉素小儿败血症免疫功能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疗程5 d。检测临床疗效、PCIS评分、APACHEⅡ评分、血乳酸、血氨、炎症因子(CRP、WBC、PCT)、体液免疫功能指标(IgM、IgG)、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病死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IS评分、IgG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血乳酸、血氨、炎症因子、IgM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预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可安全有效地降低小儿败血症患者血乳酸、血氨表达,改善炎症、免疫功能,缓解病情。
李斌陈立娟杨丽昕李爽王文涛孙鹏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阿奇霉素小儿败血症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外周血NLR、PCT变化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败血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NLR、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65.00%)(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为(6.22±1.05)d、(3.88±0.25)d、(5.10±0.86)d、(8.71±2.05)d,均短于对照组的(8.76±1.53)d、(6.22±0.64)d、(7.53±1.46)d和(11.24±3.3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NLR、PCT、hs-CRP、WBC水平为(1.35±0.20)、(0.80±0.34)mg/mL、(3.56±0.62)g/L、(9.12±1.80)×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0.32)、(2.19±0.73)mg/mL、(9.78±2.64)g/L和(12.26±2.59)×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CD4/CD8为(42.77±11.36)%、(41.27±11.26)%、(1.70±0.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0±9.32)%、(35.66±9.40)%和(1.29±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10.00%vs7.50%)(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李斌陈立娟杨丽昕李爽王文涛孙鹏
关键词:败血症人免疫球蛋白万古霉素
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败血症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IgG、IgM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败血症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IgG、Ig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败血症患儿9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法分对照组、干预组,各4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及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而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表达。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44/48),高于对照组的72.9%(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降低,干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表达水平升高,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表达水平降低,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败血症的效果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少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调节IgG、IgM表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杨诗梅魏春晖
关键词:美罗培南小儿败血症炎性因子
分析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在小儿败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败血症患儿94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头孢呋辛和万古霉素,进行两组疾病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62%vs 74.47%),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4.26%vs 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0.011;χ^2=6.113,P=0.013<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免疫功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M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0.25±0.04)g/L vs(0.16±0.05)g/L,(12.72±2.35)g/L vs(9.24±1.72)g/L,(50.62±7.24)%vs(34.27±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6,P=0.000;t=8.192,P=0.000;t=12.148,P=0.000<0.05)。结论予以小儿败血症患儿万古霉素,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也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也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推广应用价值高。
李俊敏
关键词:万古霉素小儿败血症免疫功能
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应用于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小儿败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治疗7d,研究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7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细菌学疗效、治疗后血培养转阴数及细菌学清除率、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相对于对照组的68.75%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血培养转阴44例、细菌学清除率91.67%,相对于对照组的血培养转阴40例、细菌学清除率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PCT、CRP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gG、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IgG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患儿,对照组患儿IgM水平明显比研究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6例(12.50%)与对照组的8例(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应用于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显著,对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晓庆
关键词:万古霉素小儿败血症疗效肝肾功能
一例印地安纳沙门菌致小儿败血症的鉴定溯源分析
2019年
目的对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外周血及粪便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感染病因。方法 2018年9月9日,对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接诊的1例发热患儿血培养及粪便培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耐药、毒力基因(hilA、ssrA、mgtC、siiD、sopB、spvC)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患者外周血及粪便中病原菌为印地安纳沙门菌,携带hilA、ssrA、mgtC、siiD、sopB毒力基因,血流和粪便株PFGE聚类相似性为100%。结论该病例是印地安纳沙门菌引起的肠源败血症,应加强本地区基于实验室诊断的沙门菌血清型病例的监测能力。
高雯洁王蔚李萍王恒辉郭金磊高蕾陈黎霞
关键词:败血症毒力基因
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败血症患儿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免疫球蛋白G(IgG)]、降钙素原(PCT)水平、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患儿s IL-2R、IgG及PCT水平,PC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5%(8/42)、11.90%(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免疫功能及生理机能恢复,有利于患儿预后。
宋春燕林捷
关键词:败血症儿童患者万古霉素免疫功能

相关作者

刘国宪
作品数:16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荨麻疹 神经性皮炎 治疗神经性皮炎 败血症
周文华
作品数:61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 药敏试验 儿童 流行病学 新生儿
李先斌
作品数:68被引量:35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分析 败血症 儿童 人苍白杆菌 病原菌
汪文娟
作品数:40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高职院校 生物安全 小儿败血症
陈荃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病原 基因芯片 小儿败血症 诊断中应用 病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