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2篇“ 小儿麻醉诱导“的相关文章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小儿麻醉诱导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拟通过对比丙泊酚,评估瑞马唑仑在小儿各类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探索更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丙泊酚2.5 mg/kg组(B组,n=40)、瑞马唑仑0.30 mg/kg组(R1组,n=40)、瑞马唑仑0.35 mg/kg组(R2组,n=4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2 min以后,依次注射丙泊酚或瑞马唑仑及罗库溴铵;评估麻醉深度、肌松满意后行气管插管。记录不同麻醉诱导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及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等数据。观察入室时(T_(0))、第一次静注舒芬太尼前(T_(1))、第一次静注完舒芬太尼2 min时(T_(2))、静注完全麻诱导药物1 min时(T_(3))、静注完全麻诱导药物3 min时(T_(4))、气管插管进声门时(T_(5))、气管插管完成1 min时(T_(6))、气管插管完成3 min时(T_(7))8个不同时间节点的指标。结果R1、R2组在T_(3)、T_(4)时间点MAP高于B组,R1、R2组在T_(4)、T_(5)时间点HR高于B组,R1、R2组在T_(3)、T_(4)、T_(5)、T_(6)、T_(7)时间点BIS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R2组术中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用于1~12岁患儿的快速顺序诱导插管全麻。瑞马唑仑注射后,患儿BIS值较高,认为BIS不适用于评估瑞马唑仑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的镇静深度。
陈荣锋蔡英敏
关键词:麻醉诱导有效性安全性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作用,为小儿麻醉诱导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收的行麻醉诱导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不良情绪采用儿童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C)、儿童抑郁评定量表(CDRS)评分评价;配合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由科室人员进行评估;家属满意度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观察组STAIC、C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减轻患儿围术期的不良情绪,提升患儿的麻醉诱导配合度、家属满意度,且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孙慧李胜卫王志凯孙艳李良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小儿麻醉诱导护理作用
一种小儿麻醉诱导面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麻醉诱导面罩,包括设置有进气口的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连接有吹气膨胀组件;所述吹气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气体通断的控制阀门;所述吹气膨胀组件包括可吹气膨胀的气球,所述气球的开口处设...
高友光郭彩玲李钰莹王挺杰
小儿麻醉诱导围手术期的心理健康辅导及保护研究进展
2023年
小儿身体发育具有连续性、非匀速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各系统、器官在发育阶段易受到影响。小儿麻醉诱导围手术期的心理健康辅导及保护相较于成人更具有特殊性,小儿因年龄较小,麻醉时常出现哭闹、易动等情况,围手术期配合度较低,影响麻醉及手术的实施及效果,对小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小儿麻醉诱导围手术期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与保护至关重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患儿的良好预后。本文针对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麻醉诱导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张早梅
关键词:小儿心理健康
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小儿麻醉诱导期间气道峰压和胃进气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小儿麻醉诱导期间气道峰压和胃进气的影响。方法100例小儿麻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手动控制通气,观察组给予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参数(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和呼吸频率)、胃窦区面积以及胃进气、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时及麻醉后,观察组患儿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两组患儿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窦区面积(2.00±0.68)cm^(2)小于对照组的(2.46±0.79)cm^(2),胃进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00%、反流误吸发生率2.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1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麻醉患儿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能够获取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保持患儿较低气道峰压,降低胃进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胡玉莹刘越时明丽杜春光
关键词:小儿麻醉诱导面罩通气气道峰压反流误吸
高浓度七氟烷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效果观察
2022年
探讨、分析小儿麻醉诱导中,采取高浓度七氟烷的临床意义。方法 2021.12开始,选入全身麻醉患儿,总计74例,至2022.05截止。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将其分为2组,各为37例。所有患儿均行七氟烷诱导麻醉。参照组药物浓度为4%,试验组浓度为8%。对各组不良反应、麻醉满意度、不同时间节点生命体征、麻醉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组插管前即刻至插管后5min生命体征、其余相关指标均较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 小儿麻醉诱导中,选用8%七氟烷,对降低不良反应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还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有利于促进麻醉满意度、麻醉效果提升。
马春英
关键词:麻醉诱导小儿手术生命体征
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在某院实施手术的150例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儿分为手动控制通气组(A组)、压力控制通气组(PCV)(B组)、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组(C组)各5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后,记录3组患儿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3组患儿在自主呼吸消失后2min的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呼吸频率、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等呼吸参数变化。结果:在T1的时候,3组患儿的HR、RR、MAP、SPO_(2)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T2、T3、T4时,B组、C组的HR、RR、MAP、SPO_(2)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在自主呼吸消失后2min,B组、C组的气道峰压及平均气道压水平显著低于A组;吸入潮气量及呼出潮气量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三种面罩通气方式均可满足患儿的通气需要,但PCV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可降低患儿的气道峰压,有利于维持患儿呼吸频率的稳定性。
周旭华
关键词:压力控制通气麻醉诱导期
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小儿麻醉诱导过程中疗效的观察
2022年
观察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小儿麻醉诱导过程中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磁县妇幼保健院,筛选出的7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进行分组,分为A组(予以低浓度七氟醚(4%),35例)/B组(予以高浓度七氟醚(8%),35例)。对比两组疗效及麻醉诱导过程中相关指标。结果 B组临床指标时间均低于A组,P<0.05;T1时刻B组HR较A组更高,T2至T4B组较A组更低,P<0.05;T2至T4B组MBP较A组更低,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更低,P<0.05;B组镇静评分1分发生率较A组更高,P<0.05。结论 相较于低浓度七氟醚(4%)麻醉诱导,高浓度七氟醚(8%)应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过程中苏醒恢复快、接受性好等优势,更有助于患儿镇静,安全性更高。
张东晓
关键词:吸入性麻醉药麻醉诱导全身麻醉
小儿麻醉诱导期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的价值体会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讨论小儿麻醉诱导期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的价值体会。方法:选择52例小儿手术麻醉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研究组26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期应用丙泊酚,研究组麻醉诱导期联合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观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期间相关参数、麻醉恢复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min研究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血流动力学指标接近于正常状态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期间丙泊酚EC50、LOC时间及BIS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睁眼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方式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利于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保障麻醉安全性,促进术后麻醉恢复。
罗琳琅郑燕茹林文敏吴伟芳
关键词:丙泊酚麻醉诱导期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小儿麻醉诱导期血压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对比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小儿麻醉诱导期血压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在围麻醉诱导期血压和BIS指标的变化,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出现的风险事件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后各系统恢复及符合拔管指征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围麻醉诱导期的血压、B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内呼吸系统风险事件率明显较对照组患儿低(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肢体动作恢复时间及符合拔管指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方案更适合小儿麻醉诱导
王燕付山同红伟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相关作者

连庆泉
作品数:487被引量:2,095H指数:2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姜黄素 异丙酚 丙泊酚 儿童 小儿
陈宏志
作品数:39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七氟醚 瑞芬太尼 小儿 麻醉 气管插管
张溪英
作品数:169被引量:49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七氟烷 麻醉处理 小儿 新生儿
陈丽
作品数:14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手术室 护理满意度 小儿麻醉诱导 人性化护理 腹腔镜手术
迟庆胜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经鼻给药 小儿麻醉诱导 受体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