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2篇“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相关文章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探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的应用。方法 对2022年1-2023年1月间80名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成2个组别,探讨常规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不同类型的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觉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观察组40名患者视力都达到了0.6以上,且只有4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比对照组少了一倍(P<0.05)。结论 本研究认为,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后,能使患者视力恢复较显著且预后较好,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张向臣
-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临床指标(裸眼视力、眼压)水平、角膜功能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泪膜破裂时间)水平、炎性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裸眼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IL-1β、MMP-9、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指标和角膜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传统超声乳化术治疗。
- 黄卫斌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视力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84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接受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调节其角膜散光问题以及大幅增强手术效率。同时,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尤其是视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从而取得理想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陆吉辉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散光度裸眼视力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疾病方面的影响及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方法 从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硬核白内障病人中的70名进行研究。我们依据随机发卡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治疗手段,而实验组则选择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随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角膜的散光度评估和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上基本持平,这一差异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并不高(p>0.05)。但治疗进行3个月后,实验组在角膜散光度的改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这种改善在统计分析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其研究意义显著(p<0.05)。实验组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这同样在统计分析中被确认为较高的价值(p<0.05)。结论 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的散光问题,而且副作用的出现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因此此技术值得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推广应用。
- 牛慧娟
-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硬核白内障
- 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作用分析
- 2024年
- 在于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了2022年2月到2023年5月院内的白内障病患包含46例,分两组,例数均分;常规组所用的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组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明确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状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的角膜散光度下井,而对比并没有无差异(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较常规组比较少,有差异(P<0.05)。结论 组相比,治疗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治疗方面的效果都令人满意,对于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陈晓慧宋建军姜苏
- 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
- 2024年
-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筛选2020年01月一2023年01月13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65例,前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较常规组,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视力水平更优,角膜散光度更低;术后生活质量优,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患者视觉功能方面,对提高患者预后生存品质有明显帮助。
- 康中华刘静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探究
- 2024年
- 观察探讨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实施效果。方法 于2021年01月至2024年01月,将在本院诊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纳入常规组(使用的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25例)、试验组(使用的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25例)。判定手术疗效,测量手术前后的视力、角膜厚度、散光度、眼压,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评估房水细胞分级。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高达96.00%,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视力、角膜厚度、散光度、眼压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视力升高,并且试验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比常规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术后的角膜厚度、散光度、眼压降低,并且试验组患者术后比常规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比常规组少(P<0.05)。试验组术后7d房水细胞分级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有效、安全,能够提高视力,改善角膜厚度,降低散光度,减轻眼压,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 张厚洪叶欢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 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研究硬核白内障患者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为治疗方案对症状改善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的研究时段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眼科符合研究内容的硬核白内障患者48例为此次目标,将不同治疗方式作为分组的主要依据,每组人数相同,均为2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性的超声乳化手术,研究组则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症状改善的作用,并做对比性的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与常规组计算、分析、对比有效率,结果得出P>0.05,无极为显著性的差异存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均无差异,治疗后可见两组多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较多,但研究组的效果更高,在与常规组的数据对比后,P<0.001极具显著性;研究组未出现并发症,常规组出现4例,因此两组经过对比性分析后得出P<0.05的结果,差异表示有显著性存在。结论 性核性白内障患者在眼科治疗时,予以超声乳化术虽然在效果上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同样均可达到摘除晶状体核的效果,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对患者眼部造成的创伤小,手术以后症状改善更佳,并发症少,眼科临床在制定方案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 孙英娟袁慧艳魏青青
-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硬核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硬核白内障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用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治疗硬核白内障的79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小...
- 王敏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力并发症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率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视力改善情况、角膜散光度、泪膜功能、角膜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远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散光度、角膜厚度、细胞平均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高于对照组(P<0.05),泪液分泌试验(SIT)、主观干眼症状问卷积分(SDE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远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能维持前房稳定,减轻角膜内皮损伤,对泪膜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并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黄景胜
-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硬核白内障泪膜功能视力恢复
相关作者
- 谭少健

- 作品数:222被引量:5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前房维持器 去整合素 晶状体上皮细胞 高度近视
- 黄明汉

- 作品数:90被引量:209H指数:7
-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LASIK术后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
- 吴艺

- 作品数:40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青光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 联合手术 晶状体上皮细胞
- 司马晶

- 作品数:88被引量:377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爱尔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术后 翼状胬肉 角膜塑形术 PRK
- 姜文浩

- 作品数:56被引量:3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疗效观察 肝癌 翼状胬肉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