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小哺乳动物“的相关文章
哺乳动物考古工作程序初步研究
2023年
哺乳动物考古作为动物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室内拣选、分类、鉴定、分析与中、大型动物遗存整理工作不完全相同。因此,哺乳动物实验室考古工作程序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推动哺乳动物遗存整理研究工作的规范化。
曹丽丽
关键词:动物考古小哺乳动物
甘肃临夏盆地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哺乳动物化石
2023年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03年在甘肃临夏盆地牙沟附近的椒子沟组底部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计3目13科17个属。这个哺乳动物化石群是中亚和东亚典型的渐新世组合。其中的14属(约为总数的82%)是亚洲渐新世所共有的,4个属(Ordolagus,Tataromys,Tsagonomys和Bagacricetodon)和Eucricetodon属的4个种的时代分布仅限于渐新世,Bagacricetodon属限于晚渐新世,Glis和Eomyodon两属在晚渐新世时首次出现。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时代可能为晚渐新世,这与根据大哺乳动物化石得出的结论一致。与中亚和东亚地区其他已知的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群比较,由于该动物群中具有两个原仅在始新世出现的属(Anatolechinos和Gobiomys)和缺少较进步的属,其时代比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带III和蒙古湖谷地区的生物带C稍早。这与现在对毛沟剖面的古地磁解释大致一致,即椒子沟组的下界可能与Chron C10r(~29 Ma)相当。牙沟动物群包含有大量喜欢干旱的zapodines,ctenodactylids,cricetids,lagomorphs和穴居的Tsaganomys化石,而且产化石地层的岩性主要是由含有石膏的褐红色泥岩组成,这些都倾向于表明牙沟地区在晚渐新世时主要为半干旱的林地-灌木林地环境。在晚渐新世时,在亚洲和欧洲之间共有4属哺乳动物,而在亚洲和北美洲只共有一属动物,这表明在晚渐新世时,欧亚之间动物群的交流要比亚洲与北美之间的多,这可能与土尔盖海峡在晚渐新世时消失有关。
王伴月邱占祥
关键词:晚渐新世
禄丰古猿化石地哺乳动物研究进展简述
2022年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晚新生代化石地之一,已发现化石类群超百种,其中哺乳动物类群超过三分之一.通过对化石地的地理地貌、地层情况、化石地动物类群进行总结,并对哺乳动物的类群鉴定研究、生物地层年代学和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可见,禄丰古猿化石地的哺乳动物化石类群归属进行了较多的地层年代研究,但是生物年代学与古地磁研究存在明显差异;哺乳动物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优势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马海丹
关键词:小哺乳动物古环境
晚中新世晚期土城子哺乳动物组合及土城子动物群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群序列中的位置
2021年
近百年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命名和描述了10余个哺乳动物群,其时代跨越早中新世至早上新世。它们已经成为建立中国北方新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年代地层框架的重要依据。早在1959年中苏古生物联合考察过程中就已经发现土城子地区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但这些化石以大–中型哺乳动物为主,缺乏哺乳动物。土城子动物群的构成和其在中国北方新近纪哺乳动物年代地层框架中的位置长期以来不是特别明确。报道了在土城子新发现的6种哺乳动物化石。根据Lophocricetus grabaui–Sinocricetus zdanskyi–Prosiphneus licenti–Hansdebruijnia pusilla–Moschus grandaevus的组合特点,认为土城子动物群的年代应该可以很好地约束在晚中新世(或者保德期)的晚期。土城子动物群明显比内蒙古的宝格达乌拉动物群要进步一些,与二登图动物群非常相似,时代上晚于前者,略早于后者。依据动物群整体面貌,推测在晚中新世晚期土城子地区存在森林和草原混合的环境。
张立民董为董为倪喜军
关键词:小哺乳动物
一种无创测量哺乳动物缺氧状态时呼吸及活动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创测量哺乳动物缺氧状态时呼吸及活动度的装置,它包括观察瓶、隔板、动物活动区、药品放置区、硅胶瓶塞、Y型插管、通气阀、造压阀、压差传感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瓶下部通过隔板隔有动物活动区和药品放置...
许燕黄幼田
文献传递
哺乳动物行为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哺乳动物行为试验装置,包括观察室、空心管和管盖,所述观察室底部开设在有孔洞,所述空心管的内端密封连接至孔洞,并且所述空心管的最低点与观察室的底面平齐,所述管盖通过扣合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空心管的外端。本...
苏军虎蔡志远郭怀亮王缠张倩康宇坤孙小妹胡桂馨刘发央
文献传递
一种哺乳动物行为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哺乳动物行为实验装置,包括观察室、空心管、管盖、调节室,所述观察室底部开设在有孔洞,所述空心管的内端密封连接至孔洞,并且所述空心管的最低点与观察室的底面平齐,所述调节室底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贴...
苏军虎蔡志远康宇坤郭怀亮姚宝辉王缠杨晶孙小妹胡桂馨刘发央
文献传递
哺乳动物考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考古设备领域中的一种哺乳动物考古装置。这种装置包括斜跨带,斜跨带表面叠有肩袋,斜跨带周面设有锁止扣和6个容纳袋,肩袋内设有柔性罐,柔性罐内装有清水,柔性罐的下方设有刻刀,刻刀与柔性罐之间连通有导管,刻刀...
武仙竹
文献传递
一种哺乳动物运输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哺乳动物运输笼,包括框架、隔面、单笼、笼门、合页、锁扣和笼面,所述隔面位于所述框架的下方,且所述框架与所述隔面焊接固定,所述笼面位于所述框架的两侧,且所述框架与所述笼面焊接固定,所述单笼位于所述隔面...
苏军虎郭怀亮姚宝辉谭宇尘张倩杨晶蔡志远康宇坤王海芳
文献传递
重庆丰都瓦啄嘴遗址的哺乳动物被引量:1
2018年
瓦啄嘴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官田沟村2组,地貌特征为长江右岸二级阶地。地理坐标30°01′56.7″N,107°51′51.7″E,海拔167 m,为距今约70-80 ka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遗址与附近发现的井水湾遗址等紧密相连,反映三峡地区二级阶地曾分布有密集古人类活动遗迹。遗址出土有7科10属11种哺乳动物化石,分别为Soriculus nigrescens,Chodsigoa smithii,Anourosorex squamipes,Crocidura suaveolens,Rhinolophus pearsoni,Hipposideros armiger,Rattus norvegicus,Rattus flavipectus,Trogopterus xanthipes,Rhizomys pruinosus,Nesolagus sinensis。哺乳动物生境和活动规律反映,古人类经济生产所涉及资源域广泛,对垂直高差显著的山地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遗址环境为峡谷区低海拔热带季风气候。但在遗址周围山地,则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立体植被带。遗址哺乳动物群中食虫目种类和最个体数较多。而中华苏门答腊兔(N.sinensis)的发现,则为三峡峡谷晚更新世早期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武仙竹王照魁
关键词:小哺乳动物动物考古旧石器时代中期

相关作者

苏军虎
作品数:145被引量:466H指数:12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原鼢鼠 鼢鼠 高寒草甸 土壤理化性质 野外
张兆群
作品数:59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晚中新世 英文 化石 早更新世 灞河组
郑绍华
作品数:42被引量:44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晚中新世 化石 早更新世 泥河湾盆地 英文
李强
作品数:18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小哺乳动物 晚中新世 动物群 生物群
邱铸鼎
作品数:41被引量:35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晚中新世 英文 化石 中新世 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