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3篇“ 小夹板治疗“的相关文章
接骨散外敷配合中医夹板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有效性研究
2024年
对接骨散外敷配合中医夹板用于上肢闭合性骨折的效果、安全性加以评价。方法 对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诊治的90例上肢闭合性骨折病人予以疗效的统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5例(中医夹板干预)、观察组45例(接骨散外敷配合中医夹板方法),两组均在45天时接受疗效的评定。统计两组受试对象的治疗有效率、骨折愈合状况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是71.11%,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所需时间、血肿完全消退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对应发生率在6.67%,对照组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骨散外敷配合中医夹板用于上肢闭合性骨折的效果优于单一中医夹板干预的效果,安全性尚可。 。
陈志郭起东
关键词:中医接骨散小夹板闭合性骨折
朱忠庆用“腋管”配合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经验
2024年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105至342人发生骨折[1],占所有骨折类型的5.03%[2],据统计,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患病率超50%[3]。手法复位后目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存在固定不牢靠、易滑落、腋下受卡压等不足的问题[4],故目前治疗方案的确定有较大的争议。我们旨在探寻一种可以解决当前夹板对肱骨近端固定不足的方案。
汪继梁文化崔真伟罗犇杨亨文刘文寿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上肢骨折小夹板骨折类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治疗后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治疗后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15例均行夹板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86例,女229例,平均年龄(75.82±7.64)岁。根据腕关节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n=350)、恢复不良组(n=165),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优势手、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资料(粉碎性骨折、掌倾角背伸、短缩畸形、骨折类型、肿胀、僵硬)及治疗相关指标(夹板固定时间、功能锻炼、畸形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估量表(Gartland-Werley评分、Cooney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515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率100.00%,随访时间6个月~10个月。恢复不良组患者年龄≥75岁、骨质疏松占比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P<0.05)。恢复不良组患者粉碎性骨折、短缩畸形>5mm、骨折类型CooneyⅢⅣ占比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P<0.05)。恢复不良组患者夹板固定时间5周、无功能锻炼、畸形愈合占比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P<0.05)。恢复不良组患者Gartland-Werley评分[(12.36±2.07)分]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4.52±1.39)分],Cooney评分[(78.72±4.16)分]明显低于恢复良好组[(90.26±3.45)分,(t=50.673、33.100,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赋值,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7.471)、骨质疏松(OR=5.853)、粉碎性骨折(OR=3.785)、短缩畸形>5mm(OR=6.841)、骨折类型CooneyⅢ(OR=3.904)、Ⅳ(OR=3.904)、夹板固定时间5周(OR=3.540)、无功能锻炼(OR=4.845)、畸形愈合(OR=6.366)、Gartland-Werley评分(OR=5.034)是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Cooney评分(OR=6.354)是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
鲁宁魏立友李亮张玉龙
关键词:老年人
分区可控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有限元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自研分区可控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CT原始断层扫描数据集,通过建模、装配,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添加材料参数并赋值,施加基础约束载荷,将整体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分别对前臂整体、骨骼、软组织和夹板的应力及位移进行研究,探究分区可控式夹板在生物力学方面的有效性。结果:分区可控式夹板骨骼应力主要在尺桡骨近端,近端骨折部分的固定效果更好,骨折位移和夹板位移均于传统木制夹板。结论:分区可控式夹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性能稳定,可应用于上述骨折的临床治疗,展现出良好的骨折固定能力和稳定有效的力学性能。
李典杨凤云杨智军毛昭冲杨文龙
关键词:生物力学桡骨远端有限元
对比外固定架与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2023年
探究患者出现桡骨远端骨折的时候,对其运用外固定价以及夹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时间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出现绕骨远端骨折的患者80例,然后对其进行随机分配,每组各40人,对照组运用外固定价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夹板进行治疗,在对其治疗两个月后,统计患者骨折恢复情况以及万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数据,并且调查患者在治疗两个月后各项手腕指标情况,然后对比两项数据。结果 患者治疗两个月后骨折复位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整体数值相对比较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于患者骨折相应指标的情况数据看出,观察组各项数值相对比较优良,组建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运用外固定架后骨折复位与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夹板,但是骨折愈合情况比较长,P值<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运用夹板能够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的速度,骨折位置恢复情况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外固定架的效果相符,并且整体操作比较简单,费用也比较低。对于外部固定架而言,可以将预防保障桡骨长度,以及避免关节面塌陷程度过大。
王子辉
关键词:外固定架小夹板桡骨远端骨折
防旋夹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3年
探究在对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防旋夹板所达到的效疗效。方法 本研究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为本院创伤门诊及住院病人,病例数量共有60例,选取时间从2019年3月开始,截止到2022年3月。对所有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并以此进行分组,其中实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归在对照组,另外实行防旋夹板治疗的30例患者归在观察组。选取腕关节功能(GW)评分、尺偏角、掌倾角、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各项指标来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之后,观察组尺偏角、掌倾角相比于同组治疗之前都有相应的增加(P<0.05);而2组患者相互间对比,观察组的增加幅度仍要较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之后,GW评分均相较与治疗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而组间对比结果则明确地显示出,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要远超过对照组(P<0.05)。从对患者功能优良率的评价结果看出,2组间相互对比观察组要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从对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统计结果看出,2组间相互对比观察组要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在对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防旋夹板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疗效,可以有效的改善关节功能,控制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在此类患者中大力实施。
温峰利郎毅陈平波
关键词: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
金黄膏外敷联合夹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金黄膏外敷联合夹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门急诊骨科接诊的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金黄膏外敷联合夹板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精湿敷联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VAS评分、AOF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试验期间,两组均无脱落,完成试验80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对比,在踝关节疼痛VAS评分、AOF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联合夹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使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对早期功能锻炼、加速踝关节康复有明显帮助。
乔松义郑越生张千坤王成
关键词:金黄膏小夹板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
骨皮质厚度及比率对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再移位的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相关参数与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再移位的关系,评估骨皮质厚度相关参数预测骨折再移位风险的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收集接受手法闭合复位后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及...
冯元蓝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再移位小夹板骨皮质厚度
拉力监测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拉力监测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拉力监测夹板和传统夹板固定。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影像学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去夹板后4周,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力监测夹板可量化扎带拉力,提供恒定压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沈忠愿韩轩魏成建
关键词:骨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正骨疗法
皮肤牵引结合微型夹板治疗拇指近节粉碎性骨折20例
2023年
目的:探讨皮肤牵引结合微型夹板治疗拇指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拇指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0例,采用皮肤牵引结合微型夹板治疗,维持骨折的复位。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中位数为6.3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4~6周,中位数为5周。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评价疗效,优16例,良4例。结论:皮肤牵引结合微型夹板治疗拇指近节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患者接受度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李翔蒲云青陈振中王晓晖李巍汤智齐权律
关键词:近节指骨粉碎性皮肤牵引

相关作者

程灏
作品数:59被引量:26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三踝骨折 小夹板 手法复位 肱骨近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成永忠
作品数:139被引量:55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三踝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器 手法复位 骨折
魏成建
作品数:56被引量:334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小夹板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 生物力学 小夹板治疗
谭剑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小夹板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外固定装置
陈诚
作品数:15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三踝骨折 踝关节 旋后-外旋型 手法复位 小夹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