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篇“ 小肠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 1例小肠切除术后炎性肠梗阻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病案分析
- 2024年
- 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梗阻在营养支持后会自行缓解。但肠道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治疗费用高且易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也是继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之一,少数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不得不接受高风险的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继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例相对少见,通过针灸、激素、水溶性造影剂等综合治疗,争取及早放置肠内营养管,是该类患者治疗的关键。
- 刘铸李馨汪刘华任俊乔唐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水溶性造影剂小肠间质瘤
- 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
- 2024年
-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的护理要点包括:成立个案护理小组,重点关注患者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造口护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在多科室医护共同诊疗、悉心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骶尾部4期压力性损伤伤口创面较之前明显好转缩小,最终转归出院。后续随访患者骶尾部压力性损伤伤口经创面修复及积极换药后愈合良好。
- 蒋满凤张四芳陈颖彭利芬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护理
- 一种肠系膜血管栓塞部分小肠切除术后恢复辅助装置
- 本发明涉及术后恢复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肠系膜血管栓塞部分小肠切除术后恢复辅助装置,包括硅胶管,所述硅胶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膨胀环,且膨胀环的外表面靠顶端的位置均连通设置有连通管,两组所述连通管的内部靠顶端的位置均安装有安...
- 黄萍刘丽萍向波
-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急诊小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 小肠疾病在胃肠道疾病中发病率较低,大约占1-4%。在急诊因小肠疾病就诊患者中,大多数会存在急腹症加重的体征或明确的手术指征,比如腹痛加重无法缓解、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辅助检查明确小肠坏死等情况,需要紧急剖腹探查,急诊情况...
- 盖佳鹤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
- 人参皂苷溶液注射对小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大鼠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小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大鼠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三组,为假手术组(进行小肠切除未做腹腔感染)、感染组(建立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大鼠模型)及人参皂苷组(建立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大鼠模型+人参皂苷溶液注射),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检测血浆、组织中ET、NO水平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小肠黏膜及绒毛发育良好,无炎性及黏膜病变;感染组大鼠绒毛水肿及紊乱,毛细血管出现充血现象;人参皂苷组小肠黏膜恢复正常,轻微上皮受损;注射7 d后,感染组TNF-α、IL-6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感染组;注射7 d后,假手术组和人参皂苷组ET水平低于、NO水平高于感染组(P<0.05);注射7 d后,假手术组和人参皂苷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T水平低于、NO水平高于感染组(P<0.001);三组大鼠小肠组织内皮细胞凋亡显示棕黑色,感染组内皮细胞凋亡率高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组内皮细胞凋亡率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降低小肠切除合并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及ET水平,提高NO活性,改善病情。
- 张煜程袁玉青吴显光应星星胡业晓赵茂森朱仁武
- 关键词:人参皂苷腹腔感染内皮素一氧化氮
- 用于治疗胆汁酸腹泻、与小肠切除术或胆囊切除相关的腹泻、和短肠综合征的方法和组合物
- 本文提供了用于治疗胆汁酸腹泻、短肠综合征(SBS)和胆囊切除术相关腹泻的方法,提供对有此需要的患者施用足以治疗腹泻用量的氯离子转运抑制剂来进行。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用足以治疗腹泻的用量的氯离子转运抑制剂治疗患有SBS的婴...
- L·A·康特P·R·查特维迪C·康特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78例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小肠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结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疗效与安全性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切口甲级以下愈合、阴囊或阴唇血肿、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内复发、随访12个月内侧疝发生率分别为0、5.13%、2.56%、5.13%、2.56%,均低于常规组的15.38%、20.51%、15.38%、20.51%、15.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益,最大程度降低手术操作对于患者的负面损伤,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陈锦铭
-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
- 部分小肠切除术后肠瘘行纤维蛋白胶封堵患儿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 2019年
- 部分小肠切除是小肠坏死、穿孔等器质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小肠切除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其中肠瘘为术后早期并发症[1]。一旦发生肠瘘,消化液流至腹腔,将引发不同形式的腹腔感染,继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整个治疗过程复杂且有难度[2]。2017年6月,我科收治1例部分小肠切除术后致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患儿,属于低龄儿童,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陈敏马云丽
- 关键词:小肠切除术肠瘘护理
- 肠系膜血管栓塞部分小肠切除术后恢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系膜血管栓塞部分小肠切除术后恢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硅胶管设置在小肠的切口之间,能防止小肠释放的消化液流失,使小肠能够正常的运作。硅胶管两端均设有的膨胀环在充气后膨胀,膨胀环上的环形凹槽能够卡住硅胶管...
- 胡逸人李林锦陈皓潘江华童晓春李幼林窦巩昊尤孙武徐智锋陈恩德
- 文献传递
- 胃癌术后行小肠切除术并发小肠慢性缺血一例
- 2016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胃癌术后20 d,腹痛腹胀3 d加重伴呕吐半天"急诊入院(2014-07-30)。患者20 d前因确诊为胃癌在我院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病理提示胃体小弯侧溃疡型腺癌ⅠA期;患者术后第17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呈阵发性绞痛,自行缓解未就诊。
- 沈晓菲杜峻峰管文贤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缺血
相关作者
- 胡伟国

- 作品数:164被引量:1,636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早期胃癌 外科手术 胃肿瘤 手术
- 李宁

- 作品数:2,589被引量:17,263H指数:5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谷氨酰胺
- 仇明

- 作品数:14被引量:334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 小肠切除术 腹腔镜术
- 马君俊

- 作品数:228被引量:2,531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直肠肿瘤 微创外科 结直肠肿瘤
- 郑民华

- 作品数:717被引量:8,573H指数:4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检查 微创外科 直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