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8篇“ 小骨窗微创手术“的相关文章
- 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比较
- 2024年
- 比较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脑血管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建议在临床推广。
- 陈文海
- 关键词:小骨窗微创手术传统手术脑出血临床疗效
-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行小骨窗微创手术29例临床研究
- 2023年
- 对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传统的开颅手术与小骨窗微创手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探讨临床效果与差异。方法:本文研究起止时间分别为2018年1月和2022年12月,对到我院进行诊治的5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9)在治疗时应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观察组(n=29)在治疗时使用小骨床微创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中明显更好,P<0.05;2)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血肿得到显著消除,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P<0.05;4)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推荐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较好,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减少患者住院时长更有利于其身体恢复。
- 张宇航丁小明王艳东黄立军
-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小骨窗微创手术并发症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 2023年
- 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方法 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随机抽选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遵照红灰小球法分入两组,即超早期组(n=68,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组(n=69,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结局。结果 超早期组的窗直径(3.09±0.62)cm、术中出血量(129.57±24.53)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5%、住院时间(29.53±2.15)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7.58±1.29)cm、(557.01±42.90)ml、31.88%、(36.27±1.96)d(P<0.05)。两组术后3月复发率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超早期组治疗后的血肿清除程度(93.18±3.32)%、术后生活能力(85.27±6.09)分,明显大于传统组(73.05±3.98)%、(63.82±6.52)分(P<0.05)。结论 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减轻手术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血肿清除程度,利于促进生活能力恢复,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刘磊
-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 小骨窗微创手术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病人实施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组和大骨瓣组,前者36例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后者40例行大骨瓣减压术。比较2组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瞳孔恢复率、脑疝恢复率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统计2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24 h内瞳孔恢复率、脑疝恢复率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骨窗组的血肿清除率低于大骨瓣组(P<0.05)。小骨窗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大骨瓣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大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小骨窗组发生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和切口愈合率均优于大骨瓣组(P<0.05或P<0.01),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近、远期预后良好率均优于大骨瓣组,分别为83.33%比62.50%、61.11%比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较大骨瓣开颅手术更适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病人。
- 夏恒石磊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脑疝小骨窗
- 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 2023年
- 探究针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创微创手术加的安全性及效果评估。方法 选取 研究对象共计纳入50例,均为罹患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区间均为2019年1月~2022年1月,双盲法完成分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范畴,治疗方案确定为传统开颅术,25例纳入观察组范畴,治疗方案确定为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NIHSS及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等相关内容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方面,相较对照组优势更为显著(P<0.05);NIHSS、MRS评分结果显示,相较手术前及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状况更为理想(P<0.05);手术安全性方面,44.00%(11/25)为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观察组数据仅为16.00%(4/25),明显处于更低水平(P<0.05);92.00%(23/25)、72.00%(18/25)临床疗效数据对比,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性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各种并发症大幅降低的同时,加速其术后康复进程,手术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 蒋凤凤韩杰郝大江陈凤英王学蛟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NIHSSMRS临床疗效安全性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 2022年
- 研究针对脑出血这一疾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实验对象:我院80例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从2021.6月起,至2022.6月结束,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在患者治疗中,应用传统开颅手术,探究组:在患者治疗中,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作为对比内容,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探究组优势更加明显,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脑出血这一疾病,在治疗中,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可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手术效果实际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王强
- 关键词:小骨窗微创手术脑出血疗效
- 小骨窗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对其神经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淮安市淮阴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7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术前与术后7 d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与术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术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PL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PTT、PT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与术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可有效调节其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指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神经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杨春红张松刘春荣司加尚
- 关键词:脑出血小骨窗微创手术大骨瓣开颅术凝血功能神经功能
- 小骨窗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省光泽县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和研究组各30例。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骨窗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90%以上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90%以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7 d给予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价,测量颅内压;术前、术后6个月给予患者脑电图评分(EEG)、C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记录两组患者再次出血、肺部感染、伤口感染、颅内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传统治疗组少(P<0.05),手术时间、血肿清除90%以上时间、住院时间比传统治疗组短(P<0.05),90%以上血肿清除率比传统治疗组高(P<0.05);术后7d,研究组GCS评分比传统治疗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颅内压比传统治疗组低(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MoCA、EEG、FCA、MBI评分比传统治疗组高(P<0.05),研究组CSS、mRS评分比传统治疗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传统治疗组低(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减轻手术损伤,提升血肿清除效果,促进脑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 邓建宏黄金生男
- 关键词:小骨窗微创手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神经功能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研究组(n=30,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观察和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昏迷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治疗前,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3%和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和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和再出血风险。
- 陈文海
- 关键词:小骨窗微创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 2022年
-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5例。开窗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血肿总量、术后血肿周围总量及残余血肿量、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微型营养自评量表(MNA)、术后30 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结果内镜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开窗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肿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血肿周围总量、残余血肿量均少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IHSS、M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M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内镜组NIHSS评分低于开窗组,MNA评分高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镜组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上下楼梯、行走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骨窗微创手术比较,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更好地清除脑部血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东王吉锋王立有原劲松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小骨窗微创手术
相关作者
- 王砚强

-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 小骨窗微创手术 超敏C反应蛋白 IL-2
- 刘学永

- 作品数:35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沛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颅脑损伤 雄黄 重型颅脑损伤
- 黄月娜

- 作品数:15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 小骨窗微创手术 卵巢早衰 超敏C反应蛋白
- 王光辉

- 作品数:10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沛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重型颅脑外伤 引流治疗 CT定位 小骨窗微创手术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 李溥

- 作品数:103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苗族 肝纤维化 血清酶 亚洲牛带绦虫 亚洲带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