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4篇“ 小麦种质资源“的相关文章
- 小麦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被引量:2
- 2024年
- 盐碱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制约农作物产能的提升。本试验以国内外引进的40份小麦品种(系)和新疆2个主栽品种为材料,在0、300、600、900 mmol·L^(-1)NaCl浓度下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小麦芽期农艺表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耐盐小麦品种。结果表明,测定的8项生长指标在42份种质资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对耐盐系数以及综合耐盐系数分析,鉴定出1份极耐盐品种(宁春45),1份耐盐品种(新冬39),2份较耐盐品种(濮兴5号和济麦21),这4份种质材料可用于南疆盐碱地小麦耐盐品种选育。
- 王宏凯赵靖怡郭宏娜李先发徐泰山翟云龙王瑞清王瑞清胡银岗
- 关键词:小麦耐盐性种质资源
- 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 2024年
- 作物种质资源作为品种培育、种业创新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芯片”,对品种培育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此,阐述了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国内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加强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促进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张维军何进尚王小亮亢玲董艳陈东升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
- 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24年
-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新种质资源,丰富黄土高原旱作雨养区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间相关性,并运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的10个品质性状(籽粒灰分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降落数值、硬度、容重、湿面筋含量、弱化度、沉降值)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77~2.03,平均值为1.924;5个农艺性状(小穗数、穗长、株高、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84~2.04,平均值为1.958。供试春小麦种质各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变异类型丰富,其中单株穗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了定西53号、10102-1、Mace、EmuRock等4个性状优良且变异类型丰富的春小麦种质资源。
- 李旭华牟丽明令鹏
- 关键词:春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麦穗干插花加工型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
- 2024年
- 本研究以麦穗干插花(以下简称麦穗花)加工企业认可的云生1号、云麦53号品种为对照,采用芒长、穗长和茎秆强度3个加工企业认为影响麦穗花加工和销售的重要指标,对42份长芒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性状筛选与评价,并利用文献报道的与小麦茎秆强度相关的SSR分子标记对参试资源进行茎秆强度辅助选择,挑选出在农艺性状和分子遗传学上都适合加工麦穗花的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干花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原材料。结果表明,通过两年的田间种植观测与数据分析,未发现3个性状都较两个对照优异的资源。其中,C6(小黑麦)两年的芒长都较两对照显著优异且穗长和茎秆强度差异不明显或也显著优异,是比两个对照更适合加工麦穗花的优异资源;其次是C3和C9,两年的穗长和茎秆强度都显著优于或与两个对照差异不显著,也是加工麦穗花的较理想资源;C4、C5、C7和C8的穗长较云麦53号显著优异,芒长和茎秆强度则差异不显著或也显著优异。对茎秆强度的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C4、C6可能携带有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和WMC48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位点,C3、C5、C8也可能携带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和WMC48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BARC358位点,C9可能携带有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WMC48位点。但是,用这些引物获得的分子标记结果与表型评价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都在50%及以下,可能这些分子标记都不适宜用作供试小麦材料茎秆强度的辅助筛选。今后还需进一步筛选适合评价麦穗花加工型小麦种质资源的指标及分子标记,为选育满足生产需求的优良小麦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 周国雁何思柳伍少云陈丹武晓阳刘圆圆白晓东蔡青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及聚类分析
- 2024年
- 研究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可为小麦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选择、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该试验利用35份小麦种质材料,对其8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成穗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他性状由高到低依次是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穗粒重、产量、生育期。穗粒数和穗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通径分析,发现有效穗、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对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呈正向贡献。从产量构成因素看,提高有效穗、穗粒重和千粒重能提高产量。欧氏距离为80可将35份种质材料分为4类。本研究表明,这些小麦种质资源变异类型丰富,可以根据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选择。
- 蔡金华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古麦今用:小麦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与展望
- 2024年
- 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起源和演化过程非常复杂,与小麦相关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23000年前[1].普通小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异源六倍体,由四倍体小麦(AABB)和节节麦(DD)于约公元前9000年杂交形成.也正是由于小麦异源多倍体的特性,由于长期进化、驯化及历史或地理原因而形成的小麦遗传和表型多样性尤其丰富.
- 王永红王永红李家洋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小麦遗传四倍体小麦节节麦异源多倍体表型多样性
- 小麦种质资源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及定位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采用小米培养基接种法对163份当前推广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室内和田间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没有鉴定出高抗和免疫的小麦材料,但是不同材料的抗性能被明显区分,群体抗性整体上呈现正态分布趋势,室内鉴定病情指数分布在13.28~83.33之间,田间鉴定病情指数分布在10.27~73.89之间。室内和田间鉴定结果较稳定,两环境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9,说明室内鉴定结果可较好反映田间抗性情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显示,显著SNP广泛分布于小麦各条染色体上,其中2A上最多,集中在725~763 Mb区段内。进一步集群分离分析法(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结果显示,显著SNP集中在2A上的730~750 Mb区段内。综合来看,小麦2A染色体上730~750 Mb区段内可能存在显著调控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基因。本研究能够为小麦茎基腐病抗性材料筛选及抗病位点挖掘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 张磊磊闫香凝原敏婕简俊涛韦佳杰李佳琦高梦娟刘璐李松刚胡鹏雨任妍陈锋阳霞
-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在黄淮麦区引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 2024年
- 为了解新引进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小麦资源在黄淮麦区的遗传多样性及性状特点,挖掘利用价值,拓宽现有种质基础,以40份新引进的CIMMYT小麦资源为材料,对株高、穗下茎长、穗下节长、旗叶长与旗叶宽、穗长、穗粒数、分蘖数、生物量、产量、千粒质量等11个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及籽粒水分含量、吸水率、蛋白含量、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等6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56%~32.55%,平均值为18.00%,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87~2.05,平均值为1.95;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4%~7.86%,平均值为4.56%,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87~2.03,平均值为1.96。所有17个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5.65%;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包含8份资源,占比20.00%;类群Ⅱ包含9份资源,占比22.50%;类群Ⅲ包含3份资源,占比7.50%;类群Ⅳ包含20份资源,占比50.00%;第Ⅱ类群材料的蛋白质含量与面筋含量最高,与其他类群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且硬度与沉降值最大;第Ⅲ类群材料的产量和生物量最大,株高最高,穗下节长、穗下茎长与穗长最大,穗粒数与分蘖最多。本研究明确了该批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以及其农艺、产量、品质性状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 金艳马红珍宋全昊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周宝元朱统泉
- 关键词:资源评价CIMMYT小麦引种品质性状
- 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探析
- 2024年
- 小麦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全球粮食供应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小麦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导致其品种改良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加快小麦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及创新利用等研究工作。本文阐述了小麦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分析了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策,以期为提高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王娜刘丽华耿东梅张立平李昀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 抗干热风抗白粉病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及高产新品种万丰826选育
- 2024年
-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流行年份期间造成小麦减产10%~15%,严重时高达30%。干热风是河北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严重的年份可减产3%~5%。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和太行山山前地带为干热风的重灾区。根据市场新品种需求导向,以提高抗干热风抗白粉病、协调抗性与节水丰产的关系为核心,重点围绕抗干热风抗白粉病、节水丰产等开展小麦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1创制抗干热风抗白粉病小麦种质资源通过引进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优异种质资源,广泛搜集丰产节水、抗干热风、抗白粉病等各种种质资源,通过田间表型性状调查,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分类与筛选。
- 李吉朝李红彬张辉丁红杰刘柳赵荣斌刘丽娜焦素环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抗白粉病干热风冬小麦生产
相关作者
- 王春平

- 作品数:107被引量:34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种质资源 麦长管蚜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小麦籽粒
- 曹世勤

- 作品数:173被引量:636H指数:17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抗条锈性
- 詹克慧

- 作品数:122被引量:1,060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品种 农艺性状 K型不育系 黄淮麦区
- 伍少云

- 作品数:55被引量:269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种质资源 小麦 糯玉米 云南小麦 小麦种质资源
- 陈东升

- 作品数:82被引量:5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宁夏引黄灌区 冬小麦 普通小麦 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