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4篇“ 小鼠脾细胞“的相关文章
- CytochalasinH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a^(2+)/CaN/NFA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大红树内生真菌Phomopsis asparagi DHS-48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cytochalasin H对小鼠(Mus musculus)脾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3、6、12、25、30μmol/L)cytochalasin H处理小鼠脾细胞,通过CCK-8活力测定法检测其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ytochalasin H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cytochalasin H对细胞中NFAT入核及钙离子内流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cytochalasin H对脾细胞中NFA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表明,cytochalasin H对于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毒性比环孢菌素(Cyclosporin A,Cs A)弱,半抑制浓度IC_(50)=(35.07±1.16)μmol/L;流式细胞术显示,cytochalasin H对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无促凋亡作用;cytochalasin H对ConA诱导增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IC_(50)=(14.81±0.81)μmol/L,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结果表明,cytochalasin H在浓度为15μmol/L时显著地抑制了钙离子内流;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ytochalasin H对脾淋巴细胞中CaN、NFAT蛋白(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NFAT)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ytochalasin H抑制细胞浆内的NFAT转移到细胞核;ELISA测试结果证明,cytochalasin H能显著抑制下游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的分泌(α=0.05)。【结论】Cytochalasin H通过抑制Ca^(2+)/CaN/NFAT信号通路转导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和活化。
- 邓小林饶乐怡徐静
- 关键词:T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免疫抑制剂
- 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脾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载体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脾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DBA/1小鼠采用牛Ⅱ型胶原建立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CIA小鼠,尾静脉注射HIF-1α-siRNA腺病毒和阴性对照腺病毒,每周1次,共4周,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和HIF-1α-siRNA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h1和Th2、Th17和Treg比例的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踝关节的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细胞中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的比例是下降的,但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Th2细胞的变化并不明显。与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HIF-1α-siRNA组小鼠脾细胞中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和Treg虽然呈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踝关节出现滑膜增生及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HIF-1α-siRNA作用后,CIA小鼠踝关节的滑膜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的情况明显减轻。结论:HIF-1α-siRNA可以降低脾细胞中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同时上调Th2细胞和Treg的比例,并减轻CIA小鼠滑膜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提示HIF-1α-siRNA可以通过调控脾细胞中的T细胞亚群,进而发挥治疗CIA小鼠的作用。
- 孟金康敏芦彦蓉郭煜庞春艳
- 关键词:胶原诱导关节炎低氧诱导因子-1ΑTREGTH1细胞TH2细胞
- 纳米雄黄靶向PD-1/PD-L1通路调节MRL/lpr小鼠脾细胞增殖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纳米雄黄对MRL/lpr鼠脾细胞的影响及是否是通过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作用于狼疮鼠。方法:将6只BABL/C小鼠用作正常组,将24只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6只。通过管饲法连续给药8周,脱颈法杀死所有小鼠。采用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脾脏损伤,Western Blot法检测PD-L1、PD-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结果:正常组脾脏组织形态正常,血清IL-10水平正常。纳米雄黄各剂量治疗组PD-L1、PD-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模型组(P<0.01,P<0.05),其脾脏组织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IL-10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纳米雄黄通过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脾细胞活化,有益于狼疮鼠病情改善。
- 谭燕娥范亚轩孙婧朱美芳吴志颖曹彩金徐卫东
- 关键词:纳米雄黄MRL/LPR脾细胞
- 红树林植物红茄苳内生烟曲霉代谢产物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研究红树林植物红茄苳内生真菌烟曲霉次级代谢产物Af-8[16-O-deacetylhelvolic acid 21,16-lactone]对小鼠脾细胞中免疫抑制活性的影响,采用CCK-8细胞活力测定方法、体外钙调蛋白磷酸酶(calcineurin,CN)活性抑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研究Af-8对脾细胞中NFAT信号通路的影响。Af-8对于正常小鼠脾细胞显示较弱的细胞毒性,IC_(50)为(168.96±1.35)μmol/L;Af-8对钙调蛋白磷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8.81%;随着Af-8浓度的增加,Af-8对ConA诱导脾细胞增殖也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效果,IC_(50)为(12.11±0.11)μmol/L;ELISA测试结果表明Af-8对细胞白介素-2(IL-2)的表达也起到显著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显示Af-8对NFAT1蛋白(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1,NFAT1)的去磷酸化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Af-8通过对CN酶的抑制进而影响NFA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免疫抑制效果。
- 张雪侠徐志勇邓小林徐静
- 金丝桃苷通过ROS/Nrf2/Cyt--c缓解玉米赤霉烯酮暴露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研究
-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具有免疫毒性,可抑制免疫器官的发育,导致免疫器官损伤,进而影响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是其致动物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金丝桃苷作为一种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
- 朱炜凤
-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金丝桃苷小鼠细胞凋亡
- 野胡麻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 野胡麻(Dodartia orientalis L.)为通泉草科(Mazaceae)野胡麻属(Dodartia)植物,别名紫花秧、多德草。野胡麻分布于我国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西部、四川等地,国外分布在蒙古、高加索、俄...
- 孙兵
- 关键词:单体化合物脾细胞增殖
- 文献传递
- 鹰嘴豆种子化学成分及其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
-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为豆科(Leguminosae)鹰嘴豆属(Cicer)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攀援植物,在许多国家广泛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云南等地。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
- 史肖
- 关键词:鹰嘴豆化学成分脾细胞增殖
- 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脾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脾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建立EAE模型,免疫后的第9天取脾,制备脾细胞,和/无APS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中CD4^(+)LT淋巴细胞表型及M1型、M2型巨噬细胞表型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脾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IL-12及IL-10的水平;CCK-8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用CFSE荧光标记,和/无APS培养脾细胞72 h后,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EAE组相比,APS高、低剂量均可使脾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P<0.01);APS高剂量能显著增加CD25^(+)L、TGF-β^(+)L的CD4^(+)LT细胞亚群的比例,下调IL-12^(+)L的CD4^(+)LT细胞的表达(P<0.01)。APS低剂量可显著增加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206的表达(P<0.001),使脾细胞上清液中IL-10分泌增高,IL-12分泌降低(P<0.05);APS高、低剂量均可显著抑制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32^(+)L的表达(P<0.001)。结论:APS可通过调节抗炎和致炎免疫细胞的比例,调节细胞因子的含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示APS具有治疗EAE的潜能。
- 刘建春张红珍李俊莲樊慧杰柴智尉杰忠于婧文肖保国马存根
- 关键词:黄芪多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脾细胞CD4+T细胞
- 铜绿假单胞菌重组Ef-PopB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因子和Treg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重组Ef-PopB疫苗免疫及PA01株攻击后小鼠产生的保护力、脾细胞因子和Treg的变化。方法用5×10^(8) CFU的Ef-PopB疫苗灌胃免疫BALB/c鼠,每日接种1次,持续3 d,连续3周。初次免疫后4周,取5×107 CFU的PA01株滴鼻攻击小鼠。攻击后2周杀鼠,分离肺和脾,取肺组织培养肺细菌并行菌落计数;用PaAg培养脾细胞,PCR扩增IL-2、IL-4、IFN-γ、IL-10、IL-12和Foxp3基因。结果Ef-PopB疫苗组、空载体组和Ef对照组肺组织的菌落数分别为(0.37±0.02)×10^(8) CFU、(7.58±0.20)×10^(8) CFU和(7.55±0.19)×10^(8) CF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疫苗组中抽提的脾细胞基因组的DNA分别扩增出453 bp的IL-2基因、359 bp的IL-4基因、399 bp的IFN-γ基因、301 bp的IL-10基因、300 bp的IL-12基因和250 bp的Foxp3基因。结论重组Ef-PopB疫苗可诱导小鼠脾细胞因子表达升高,产生混合型的Th1和Th2免疫应答。
- 何爱琳李文桂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
- 孕激素对小鼠脾细胞淋球菌感染模型NLRP3炎性体表达及Th17/Treg分化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研究孕激素对小鼠脾细胞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模型中NLRP3炎性体表达及Th17/Treg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细胞后,分为如下5组:空白对照组、Ng组、Ng+1×10^(-9) mol/L孕酮组、Ng+1×10^(-8) mol/L孕酮组、Ng+1×10^(-7) mol/L孕酮组。培养3 d后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比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NLRP3、Th17/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LRP3、Caspase-1p20、RORγt、Foxp3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7、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for,TGF)-β、IL-10水平。结果:脾细胞在淋球菌的刺激下,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增多,细胞内NLRP3、Th17/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1p2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17、TGF-β、IL-10含量增高(P<0.01);加入孕酮预处理后,随着孕酮作用浓度的增高,Th17细胞比例、细胞内NLRP3和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1p20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和IL-17含量均明显降低,Treg细胞比例、细胞内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和IL-10含量均明显增高,与N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激素可抑制Ng感染诱导的小鼠脾细胞NLRP3表达及Th17细胞分化,促进Ng感染诱导的Treg细胞分化。
- 许莉陈娜
- 关键词:淋球菌孕激素NLRP3TH17/TREG
相关作者
- 李文桂

- 作品数:393被引量:755H指数:1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疫苗 细粒棘球绦虫 日本血吸虫 多房棘球绦虫 铜绿假单胞菌
- 鞠桂芝

- 作品数:150被引量:3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精神分裂症 脾细胞 胸腺淋巴瘤 低剂量辐射
- 雷林生

- 作品数:105被引量:1,201H指数:2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灵芝多糖 灵芝 巨噬细胞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四氢嘧啶
- 潘晓丽

- 作品数:18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脾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 小鼠脾细胞 CONA 细胞因子
- 罗灿

-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小鼠脾细胞 脾细胞 低剂量辐射 电离辐射 全身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