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就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章
- 城市包容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的升级换代,进而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阻碍。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2017—2018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了城市包容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信息熵方法对城市包容性进行了量化,随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揭示了城市包容性与就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就实证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 周文静
- 关键词:就业结构优化人口集聚
- 企业社保减负的就业结构优化与居民消费提振效应被引量:4
- 2024年
- 针对企业的社保减负政策能为促进居民消费带来积极影响。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降使正规部门劳动需求增长,引发就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正规部门就业比重,由此带来工资和家庭养老金财富的增长及收入风险的下降,进而促进消费。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两部门生命周期模型,刻画了上述经济机制。基于2019年《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改革背景,本文量化分析了社保缴费基数下调对城镇家庭消费支出与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此次调整导致了城镇居民生命周期消费提升4.43%。低收入家庭单纯从预算约束下降中获得的消费提升非常有限。基于模型的进一步测算表明,相较于下调社保缴费基数,取消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提升作用更明显,能使家庭消费增加7.52%,并且使生命周期消费不平等下降5.3%。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正外部性,表明该政策不仅有利于在生产端给企业减负,还可以提振消费和降低消费不平等,对扩大内需有积极作用。
- 徐舒魏文博王茹
-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 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质量——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深刻改变了就业结构,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整体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熵权法对数字经济和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其次在基准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中介变量,通过Bootstrap检验就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再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将中国30省份划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探析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提升,且就业结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各省就业质量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就业质量;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尚未能有效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据此,针对提升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 丁波唐鲜娇李佳瑞
- 关键词:数字经济就业质量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
- 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启示——基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调研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产业转型升级地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业态、增强服务能力、丰富生活配套业态等举措,提升本地劳动力综合素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逐渐提高,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本研究选取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调研地点,一方面,该市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特点突出,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463.4亿元,同比增长47.4%,高出广东省、全国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该市人口结构年轻化,对青年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文通过总结产业转型升级地区在配套服务、就业促进、吸引人才方面的创新做法,讨论面临的问题挑战,并总结调研启示。
- 王伶鑫
-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高端化就业结构青年劳动力
-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
- 2023年
- 在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背景下,如何兼顾产业绿色发展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发挥人力资源配置在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作用,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1—2020年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和就业数据,对江苏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就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PVAR模型研究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质明显,但增效乏力,受技术进步驱动,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74%,但技术效率年均降低0.33%,投入要素的增长显著高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仍未摆脱“粗放型”生产模式,技术效率的改善是各地市进一步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2)江苏省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趋势明显,但多数地市处于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不同步或双低状态,就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不对等,限制了产业技术效率的改善。3)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对就业结构具有短期破坏和长期倒逼优化双重作用,而就业结构优化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无显著影响,但就业结构合理化对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潜力,贡献度达18.2%。短期就业结构高级化抑制合理化,而合理化促进高级化,二者长期发展不一致。4)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对自身贡献度达80.5%,但其对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贡献度较低,分别为11.2%和8%,而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间的相互贡献度更高,就业结构高级化对合理化的贡献度高达58.2%。建议放大就业结构主动调整的正向效应,促进就业结构合理化,减小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对就业结构破坏和劳动力被动转移的影响,避免就业结构的“唯高级化”造成的不合理化,实现由就业结构优化推进产业升级将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可持续路径。
- 杨秉臻
- 关键词:PVAR模型
- 浅析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就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质量提升
- 2023年
-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国家未来人才供给与需求,而且对社会稳定和产业升级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传统产业受到冲击。同时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等新科技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与人才优势互补、提高就业率,促进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基于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提出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的基本对策,在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稳定民生、稳定就业。
- 姚家凤
- 关键词:数字经济就业结构就业质量
- 基于就业结构优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通过分配、分流、分层、分类改革,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职业院校为11501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中等职业学校10078所,开设1200余个...
- 张明广
-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结构就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
- 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就业被引量:5
- 2022年
- 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逐渐成熟,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不仅引领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突破和飞越,更对就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助力创造众多新岗位和职业,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成为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并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强劲动力。通过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就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合理化建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稳就业保民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战略目标。
- 廉永生
- 关键词:就业结构就业质量
- 节能减排实现供给侧就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与路径研究
- 随着2020年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节能减排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减排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保护人民的健康,并保障未来后代的发展权利;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改善产业结构,提升劳动人民的获...
- 申萌
-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国制造业就业规模增长和就业结构优化了吗?被引量:11
- 2022年
- 从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作用的角度出发,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创新能力和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等渠道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就业规模,并优化就业技能结构和岗位结构,而且该影响存在产权属性、行业和地区发展水平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党和政府开展就业工作与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 尹碧波伍颖
- 关键词:就业规模就业结构
相关作者
- 张文

- 作品数:51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城乡一体化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劳动力市场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 郭苑

- 作品数:14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城乡一体化 就业结构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绿色金融 就业结构优化
- 徐小琴

- 作品数:13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城乡一体化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劳动力市场 实证研究 城乡就业
- 向丽

- 作品数:54被引量:307H指数:9
-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 城镇化 人口 农业 长江经济带
- 周立群

- 作品数:240被引量:2,48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京津冀 企业 经济发展 经济学 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