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篇“ 尺神经前移“的相关文章
- 尺神经前移与非前移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时尺神经前移与非前移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74例肱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46例;年龄32~83岁,平均63.2岁。骨折按AO分型:A2型7例,A3型4例,C1型14例,C2型28例,C3型21例。根据术中尺神经的处理方法分为前移组(43例)和非前移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术后尺神经炎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7个月。手术时间:前移组(110.9±20.8)min,非前移组(95.6±18.9)min(P〈0.05)。MEPS:前移组优15例,良2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81%;非前移组优10例,良15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81%(P〉0.05)。尺神经炎发生率:前移组9%(4/43),非前移组7%(2/31)(P〉0.05)。术后两组伤口浅表感染各l例;延迟愈合前移组2例,非前移组1例(P〉0.05)。结论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尺神经前移与否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但不前移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也不增加术后尺神经炎的发生率,因此不推荐常规尺神经前移。
- 王玮黄江刘利民
- 关键词:肱骨骨折
-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治疗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2014年,对收治的12例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患者实施了屈肌腱表面筋膜与皮下浅筋膜包绕前置皮下尺神经的手术。结果本组12例经6~60个月随访,患手尺侧及环小指麻木疼痛感逐渐消失,手内在肌萎缩症状无加重。结论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确切的纤维筋膜固定尺神经是预防和治疗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有效方法。
- 王健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尺神经卡压
- 尺神经前移在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尺神经前移在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9例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全部进行尺神经预见性前移。结果 29例随访患者中追踪8~3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79.3%,尺神经功能情况根据Asami评价标准,优19例(65.5%),良7例(24.1%),一般2例(6.9%),差1例(3.4%),其中3例功能不满意者均为术前既有尺神经损伤症状。结论尺神经前移可作为肱骨远端髁间型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常规治疗方法,可有效避免尺神经麻痹现象发生。
- 赵艳东张树明乔林徐鹏武李鸿江
-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尺神经前移手术治疗
- 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运用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肘部尺神经卡压患者全部采用尺神经前移术,并从struths弓到屈指肌腱进行探查松解,术中注意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尺神经在探查中发现肘部多处卡压(平均卡压3处)。平均随访14个月,优良率90%。结论:(1)尺神经卡压症病程在1年左右者手术疗效明确。(2)手术必须对尺神经易卡压的5个部位都进行探查与松解。探查过程中务必保护尺神经血供。(3)尺神经卡压选择将神经前移是从根本上预防神经再卡压较为理想的方法。
- 潘峥陈富强王方沈珊安陈志坚周瀛梁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
- 带血管的肘部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探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带神经周围血管的肘部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8侧)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实施了肘部尺神经皮下前移,其中带神经周围血管13侧(A组),不带神经周围血管15侧(B组)。观察随访28侧,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和第一背侧骨间肌以及小指展肌的肌力并与其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时A、B两组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背侧骨间肌和小指展肌的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好于B组。术后12个月时A、B两组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和第一背侧骨间肌以及小指展肌的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神经前移时连同尺神经周围伴行血管(尺侧上副、尺侧下副及尺侧返血管)一起游离并前移是可行的,尽可能多地保留神经周围血管对早期恢复尺神经血供、促进尺神经松解前移后的早期肌力恢复有明显意义。
- 陈克俊戚炜王晓南李凯
- 关键词:带血管
- 尺神经前移联合肱骨内上髁切除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评估尺神经前移联合肱骨内上髁切除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探讨该术式的优点。方法:采用尺神经前移联合肱骨内上髁切除的方法,对3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根据患者症状、肌力和满意度评估疗效。结果:随访24个月(6~36个月),术后患者疗效显著,麻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肌力恢复,满意度达94.4%,无复发,恢复时间短。结论:尺神经前移联合肱骨内上髁切除术能有效解除尺神经的卡压,具有恢复快,损伤小、不易复发等优点。
- 胡方清
- 关键词:尺神经前移肘管综合征
- 尺神经前移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被引量:2
- 2006年
- 刘永超李长修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松解术肘部损伤手内在肌
- 肱骨内上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尺神经前移的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孔祥喆谢庆云祝红军麻延林
- 关键词: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 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7
- 2005年
-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3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带血管尺神经前移术治疗,检测术中尺神经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其手术前后肘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变化。术后随访2.5年。结果:肘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主要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PURA)后支。3条动脉的起点距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为:(15.0±1.5)、(4.6±1.3)和(6.0±0.8)cm;与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为:(16.5±2.5)、(5.2±1.1)和(6.6±1.4)cm。有30%(6侧)IUCA缺如。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中SpO2检测显示,SUCA、IUCA和PURA均保持通畅组尺神经SpO2为(90±2.5)%。与之相比,阻断2支后尺神经SpO2明显降低(P<0.05)),均阻断后进一步降低(P<0.05)),保留2支则无显著变化(P>0.05))。电生理检测显示术后MCV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临床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94%。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 周君琳杜心如王庆一刘清和孟祥龙王志为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血供
- 肘管段尺神经半脱位的解剖学基础与尺神经前移术
- 目的:进一步探讨肘管段尺神经半脱位的解剖基础,为尺神经前移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教学用的48侧(男36、女12)成人固定上肢标本,观测肘管横径及尺神经肘管段横径;对57块干性肱骨的尺神经沟深度和内上髁宽度进行测量;并结...
- 罗滨陈学洪吴东保
- 关键词:尺神经半脱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解剖学基础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宛磊

- 作品数:48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肌筋膜瓣 前足
- 李俊明

- 作品数:65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肤缺损 前足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王玮

- 作品数:85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难治性癫痫 老年 癫痫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骨折
- 王伟

- 作品数:48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肤缺损 臂丛损伤 内固定治疗
- 代彭威

- 作品数:43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前足 腓动脉 皮瓣修复 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