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篇“ 尿表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章
尿微量清蛋白、β_2微球蛋白及尿表皮生长因子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以小血管病变为主的血管炎综合征,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及胃肠道等多个系统,其中以肾脏最易受损。HSP早期的肾功能损害较为隐匿,缺乏明显临床症状,且目前常规的检查方法存在滞后性及侵袭性的局限性,而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HSP肾损伤,
张慧玉田玲王兰英厉红岳爱红严慧吴小磊黄光举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Β2微球蛋白表皮生长因子
尿表皮生长因子尿微量清蛋白及β_2微球蛋白与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尿微量清蛋白(MA)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的关系与相关性;探寻HSP早期肾损伤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HSP患儿73例,分为HSP组(皮肤型组、混合型组、HSPN型组);健康对照组;治疗前组、治疗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测定各组尿EGF,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MA及β2-MG水平。结果1.HSPN型组尿EGF水平为(173.90±112.53)μg/L,高于皮肤型组(89.22±40.21)μg/L和混合型组(132.96±56.41)μg/L;HSPN型组尿MA水平为(46.34±18.49)mg/L,高于皮肤型组(12.30±6.73)mg/L和混合型组(24.31±12.66)mg/L;HSPN型组尿β2-MG水平为(0.52±0.39)mg/L,高于皮肤型组(0.26±0.18)mg/L及混合型组(0.35±0.25)mg/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尿EGF水平治疗前组[(122.16±63.71)μg/L]高于治疗后组[(59.13±11.60)μg/L]及健康对照组[(24.74±8.75)μg/L];MA水平治疗前组[(43.09±10.46)mg/L]高于治疗后组[(12.94±5.73)mg/L]及健康对照组[(6.12±3.91)mg/L];尿β2-MG水平治疗前组[(0.45±0.25)mg/L]高于治疗后组[(0.29±0.16)mg/L]及健康对照组[(0.19±0.12)mg/L](Pa<0.05),且治疗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P患儿肾损害中BUN/Cr阳性13例(阳性率17.81%),尿检阳性22例(阳性率30.14%),BUN/Cr加尿检阳性35例(阳性率47.95%),β2-MG阳性49例(阳性率67.12%),MA阳性53例(阳性率72.60%),EGF阳性67例(阳性率91.78%)。EGF、MA和β2-MG分别与BUN/Cr、尿检、BUN/Cr加尿检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4.尿EGF与尿MA和β2-MG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4,0.426Pa<0.05)。结论EGF参与了HSPN的发病过程,尿EGF、MA及β2-MG可作为反映早期HSP患儿肾损伤的指标之一。
张迎辉厉洪江刘翠华王小稳田明王群思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表皮生长因子微量清蛋白Β2-微球蛋白
慢肾蛋白停对慢性肾炎湿热证尿表皮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慢肾蛋白停对慢性肾炎湿热证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摘除大鼠一侧肾脏加腹腔多次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及皮下多次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复制慢性肾炎湿热证动物模型,并以慢肾蛋白停进行预防性治疗;测定尿EGF含量变化。结果慢肾蛋白停组尿EGF水平下降,与模型组和肾炎四味片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慢肾蛋白停能够调节慢性肾炎湿热证肾内尿EGF的异常分泌,具有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的作用。
张红梅陈雪功陈乐翟志敏王望九董昌武方向明张琼玉
关键词:慢性肾炎湿热证表皮生长因子
尿表皮生长因子质量浓度检测对紫癜性肾炎患儿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EGF)质量浓度检测及其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91例HSP患儿为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3-01—2004-12住院确诊患儿,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HS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尿EGF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质量浓度,同时采用全自动特殊蛋白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质量浓度。结果(1)HSP患儿尿EGF质量浓度[(78.59±18.0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30±13.92)ng/mL],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13.64,P<0.01)。HSP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发现紫癜肾型尿EGF质量浓度[(98.31±17.68)ng/mL]分别高于其它临床型:皮肤型[(78.76±12.66)ng/mL]、腹型[(77.16±11.77)ng/mL]、关节型[(76.49±17.45)ng/mL]、混合型[(77.71±13.49)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其余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2)HSP患儿尿MA质量浓度为(43.21±10.23)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41±2.86)m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5.91,P<0.01)。(3)HSP患儿尿RBP质量浓度为(46.8±20.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4.8)ng/mL],差异有显著性(t′=11.98,P<0.01)。(4)91例急性期受检患儿中尿常规异常者14例(15.38%),尿MA升高者37例(61.67%),尿RBP升高者45例(75%),尿MA和(或)RBP升高者51例(85%),尿EGF升高者84例(92.3%),尿EGF阳性率与文献报道肾活检的相仿。结论HSP患儿尿EGF、RBP、MA质量浓度均明显增高,EGF在HSP伴有肾损害者早期升高尤为明显,考虑EGF增高可能与HSP病理改变程度有关,因此,EGF增高可作为HSP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孙清陈宗波王一冰朱慧娟蒋玉红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表皮生长因子
尿表皮生长因子、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β2微球蛋白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 EGF、VEGF 及β-MG 与 HSP 及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关系与相关性;探寻 HSP 早期肾损伤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实验分组为:过敏性紫癜组,根据送标本时临床诊断标准分组为:皮肤型组,混合型组,HSPN ...
张迎辉刘翠华王小稳田明厉洪江
文献传递
脑肿瘤患者尿表皮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脑肿瘤患者尿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20例脑肿瘤患者尿中EGF的含量,其中脑星形细胞瘤15例(WHO分级1~2级6例,3~4级9例)和脑膜瘤患者5例,手术前后各检测1次,以健康正常人(n=5)作对照。结果:手术前,与脑膜瘤患者和健康人相比,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含量明显增高(P〈0.01),且WHO分级3~4级患者尿EGF含量较1~2级者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脑膜瘤患者尿EGF含量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水平与病理级别相关,且其纵向变化与手术治疗前后同步,提示尿EGF含量的检测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有实际指导意义。
黄垂学刘运生侯永宏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表皮生长因子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在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9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尿表皮生长因子。结果:(1)HSP患儿尿EGF水平为(78.59±18.09)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30±13.92)μg/L,有统计学差异(t值为13.64,P<0.01)(。2)HSP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发现紫癜肾型尿EGF水平(98.31±17.68)μg/L,分别高于其他临床型:皮肤型(78.76±12.66)μg/L,腹型(77.16±11.77)μg/L,关节型(76.49±17.45)μg/L,混合型(77.71±13.49)μg/L,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其余各临床分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SP患儿尿EGF水平明显增高,EGF在HSP伴有肾损害者早期升高尤为明显,考虑EGF增高可能与HSP病理改变程度有关,因此,EGF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孙清陈宗波刘华林朱慧娟姜玉红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表皮生长因子儿童
IgA肾病患者肾间质容量和尿表皮生长因子测定的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尿表皮生长因子含量与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球和肾间质病理改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0例有不同程度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IgAN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测定尿表皮生长因子浓度;采用CMIAS2000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肾小球的包曼囊、肾小管及血管面积总和以及所采集图像的总皮质面积。根据WHO诊断标准,将IgA 70例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另外,对照组为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结果尿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对照组为(56.8±6.7)μg/L,轻度病变组为(97.6±15.1)μg/L,中度病变组为(36.1±6.9)μg/L,重度病变组为(6.7±2.6)μg/L。4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间质容量:对照组为(18.6±1.8)%,轻度病变组为(23.0±2.9)%,中度病变组为(36.2±6.7)%,重度病变组为(55.0±6.5)%。4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间质容量反映肾间质小管的损害程度。尿表皮生长因子与肾小管、肾间质损伤有密切关系,可作为IgAN病变进展的标志。
李素敏王英杰路学文杨林段惠军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IGA肾病病理学
慢性肾炎患者血、尿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血、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EGF含量。结果肾功能正常组血、尿EG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肾功能不全组尿EGF显著高于肾功能不全组和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组血EGF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肾功能不全组血EGF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结论EGF在慢性肾炎的病变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的意义,尿EGF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慢性肾炎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的指标之一。
时军陈芳赵清陈宝平
关键词:慢性肾炎肾功能
尿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对紫癫性肾炎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9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尿表皮生长因子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孙清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尿表皮生长因子儿童早期肾损害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阮诗玮
作品数:264被引量:1,338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益肾降浊冲剂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证型 中医药疗法
孙光
作品数:36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尿表皮生长因子 辨证分型 中医证型 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内皮素
杨爱国
作品数:34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尿表皮生长因子 IGA肾病 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炎 肾炎
丘余良
作品数:131被引量:545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IGA肾病 慢性肾炎 益肾降浊冲剂 中医证型 肾病综合征
王智
作品数:78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慢性肾炎 中医证型 病理分级 狼疮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