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5篇“ 局部进展期“的相关文章
MRI影像组学在局部进展直肠癌治疗后无疾病进展的预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在局部进展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术后3年无疾病进展(disease-free survival,DFS)预测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局部进展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影像资料,其中有疾病进展50例,无疾病进展50例,按4∶1随机分配训练集和测试集。提取术前MRI的T2WI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T2WI矢状位影像组学特征,然后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滤波器进行降维。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临床-影像诺模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ROC)、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和校准曲线以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临床信息中,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均展现出高预测准确性,其中临床-影像诺模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分别达到0.93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79.7%~100.0%]和0.980(95%CI:79.7%~10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LARC患者nCRT后的DFS,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王泽坤耿懿康于韬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局部进展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直肠癌患者仅行手术治疗即可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但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阶段。针对这一类人群,单纯通过手术治疗难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手术前行干预性放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术前行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分,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局部进展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核心手段是放疗、化疗以及新兴的靶向、免疫治疗等,但各种治疗的最佳组合顺序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近些年各种新辅助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为直肠癌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提供证据。
胡欲飞孙越付焱李恒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进展期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新进展
2025年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1],其中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总数中的40%[2]。多数直肠癌就诊时已达到局部进展病变,且以中低位直肠癌居多[3]。目前治疗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并辅以术后辅助化疗。
方健鞠海星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中低位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直肠评分对于局部进展直肠癌的生存预测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并验证新辅助直肠(NAR)评分用于中低位局部进展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中低位局部进展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207例。新辅助放疗方案为盆腔外照射45~50.4 Gy,1.8 Gy/次,5次/周,于放疗的第1~14天、第22~36天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后续行全系膜切除(TME)手术。根据初始临床分及术后病理分计算NAR评分,将NAR评分以<8、8~16及>16分分为低、中、高三层。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3年无瘤生存(DFS)及总生存(OS),log-rank法比较不同NAR分层患者DFS和OS的差别。部分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手术间隔间接受了巩固化疗,甚至是全新辅助治疗(TNT),亚组分析进一步验证NAR评分在强化新辅助治疗模式下的预测价值。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6.0个月(范围:19.5~88.0个月),3年DFS率为79.2%,3年OS率为87.4%。单因素分析发现NAR评分对3年DFS及OS均有显著影响。NAR评分低、中、高的患者3年DFS率分别为90.3%、86.1%和58.7%(P<0.001),3年OS率分别为94.4%、91.7%和74.6%(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AR评分的预测价值同样适用于强化新辅助治疗模式,低、中、高评分患者3年的DFS分别为86.9%、83.8%和68.3%(P=0.044),3年的OS率分别为92.9%、90.7%和85.4%(P=0.029)。结论中低位局部进展直肠腺癌无论是新辅助治疗还是强化新辅助治疗后TME手术,NAR评分均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侯海玲韩好男刘苗杨艳玲徐利明
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
一种局部进展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预测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局部进展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预测系统。本发明利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探索文献报道与LAGC患者NCT疗效相关临床因素,构建基于一般临床特征的LAGC患者的NCT疗效预测模型,并利用真...
宫月华王璐孙小虎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局部进展直肠癌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
局部进展直肠癌(LARC)是指肿瘤已侵及肠壁全层,可能波及邻近组织或淋巴结,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LARC的治疗目标在于减少局部复发,提升肛门保留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目前,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CRT)、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以及辅助化疗。尽管nCRT和TME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但远处转移以及整体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偏低,依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显著前景。研究表明,免疫治疗与nCRT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pCR率和临床完全缓解率(cCR),并提升肛门保留率,尤其对单一免疫治疗不敏感的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或者微卫星稳定型(MSS)患者效果尤为显著。本文将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局部进展直肠癌中的相关问题。
姚宏伟孙丽婷吴偲舒文龙高加勒杨正阳吴国聪张忠涛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免疫治疗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局部进展直肠癌的突破与挑战
2025年
尽管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直肠癌(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疗效和长生存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为LAR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能够提高LARC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然而,这种新型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有效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克服免疫耐药性以及优化给药方案等问题。本文评述了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LARC中的突破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优化方向,以为LARC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
王乾宇杜峻峰李世拥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胃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 比较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TLDG)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LADG)术对局部进展胃癌(AGC)患者围术指标、胃肠功能恢复、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桐柏中医医院150例局部AGC患者,其中采用LADG术治疗的75例患者列为LADG术组,采用TLDG术治疗的75例患者列为TLDG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血清肿瘤相关因子[胃泌素-17 (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糖类抗原724 (CA724)、糖类抗原199 (CA199)]、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TLDG术组切口总长度为(5.96±0.75) cm,短于LADG术组的(7.44±0.98) cm,术中总失血量为(81.35±7.44) mL,少于LADG术组的(116.28±10.07) mL,手术用时为(187.33±15.28) min,长于LADG术组的(160.47±12.16) min (P<0.05);TLDG术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进流质饮食时间分别为(2.11±0.56) d、(2.72±0.84) d、(3.22±0.67) d,短于LADG术组的(2.98±0.74)d、(3.65±0.93)d、(4.58±0.89)d(P<0.05);术后1 d,TLDG术组CD3+、CD4+、CD4+/CD8+分别为(53.45±3.52)%、(31.86±1.97)%、(1.39±0.06)%,术后3 d分别为(58.47±3.20)%、(35.42±2.24)%、(1.44±0.08)%,均高于LADG术组术后1d的(46.81±2.66)%、(23.46±1.34)%、(1.21±0.04)%和术后3d的(50.28±3.01)%、(26.75±1.86)%、(1.25±0.06)%(P<0.05);术后7 d,TLDG术组血清G-17、CA724、CA199水平分别为(9.15±0.78)μg/L、(9.37±1.16)ng/mL、(35.29±4.16)U/mL,术后1个月分别为(8.11±0.47)μg/L、(8.42±1.03)ng/mL、(33.10±3.98)U/mL,低于LADG术组术后7d的(13.50±0.82)μg/L、(15.42±1.88) ng/mL、(47.18±5.27) U/mL和术后1个月的(12.63±0.68)μg/L、(14.74±1.70)ng/mL、(46.42±4.76)U/mL,术后7 d和术后1个月血清PGⅠ水平分别为(96.17±10.44)μg/L、(99.28±11.41)μg/L,高于LADG术组的(80.20±8.53)μg/L、(82.52±9.13)μg/L (P<0.05);TLDG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LADG术组(13.33%)(P<0.05)。结论 与LADG术相比,TLDG术治疗局�
罗红生孙毅谌道印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胃癌远端胃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胃肠功能
雷替曲塞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局部进展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雷替曲塞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局部进展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某院诊治的98例行D2根治性胃切除术的局部进展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9例行单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49例同样行根治术并在术后进行雷替曲塞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均随访至2024年2月,比较两组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但其余手术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24年2月,研究组复发转移率(26.53%)和腹膜复发转移率(22.45%)均低于对照组(48.98%、44.90%)(P<0.05);且研究组3年总生存率(71.43%)、无进展生存率(81.63%)高于对照组(51.02%、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雷替曲塞腹腔热灌注化疗会延长局部进展胃癌患者根治手术时间,但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明显减少复发、转移率,提升生存率。
来超
关键词:雷替曲塞腹腔热灌注化疗局部进展期胃癌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在局部进展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化疗方案联合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局部进展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近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09月至2023年09月于嘉兴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新辅助治疗的74例局部进展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接受XELOX化疗方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8),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设为观察组(n=36),探究新辅助PD-1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独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pCR)率,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mission,MPR)率,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27.8%(10/36)vs 7.9%(3/38)];观察组主要病理缓解率高于对照组[47.2%(17/36)vs 23.7%(9/38)];两组经过新辅助治疗3个周后,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52.8%(19/36)vs 26.3%(10/38)],两组pCR率(χ^(2)=5.05,P=0.025)、MPR率(χ^(2)=4.49,P=0.034)、ORR(χ^(2)=5.43,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皮肤损害、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中3至4级不良反应均不足15%。结论:对于局部进展胃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在XELOX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信迪利单抗具有较好的近疗效及安全性。
邓忠权陈德振朱海强吴佳明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

相关作者

高远红
作品数:84被引量:65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章真
作品数:163被引量:727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放射疗法 新辅助放化疗 放疗 直肠肿瘤
黄昌明
作品数:343被引量:1,986H指数:2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腹腔镜 胃切除术 预后
万远廉
作品数:276被引量:1,963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直肠肿瘤 预后 直肠癌 外科治疗
肖巍魏
作品数:52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鼻咽癌患者 鼻咽癌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