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篇“ 工矿用地“的相关文章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川环规[2023]7号)
2024年
各市(州)生态环境局、经济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全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保障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安全,结合我省实际,修订《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工矿用地土壤环境
基于层次-模糊分析法的荥阳某废弃工矿用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开展废弃工矿用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可以掌握工矿用地的生态现状,为废弃工矿用地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荥阳某废弃工矿用地为例,构建了包含12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模糊分析法,对治理效果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整体修复效果评价为良,治理区的植被、土壤、水土保持情况得到了改善,地质灾害风险降低。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为当地开展后续生态治理项目与制定地灾防治规划提供了参考。
尹亚欧张戈赵森彭辉刘承勇王琛慈凯东
关键词:工矿用地生态修复
工矿用地特征对碳排放分布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
苏佳佳
基于遥感监测的新增城镇工矿用地时空特征分析——以重庆主城都市区为例
2023年
及时掌握新增建设情况对摸清用地动态、提前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监测成果,采用加权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定量分析了重庆主城都市区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三季度城镇工矿用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6个季度新增城镇工矿用地的加权平均中心位于区域平均中心的西偏南方向3.58 km,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曲折向西、向南移动;标准差椭圆方位角为95.16°,扁率为0.23,2020年三季度以来标准差椭圆面积逐渐增大;中心城区核密度像元约为主城新区的1/2,核密度高值像元约为主城新区的2倍。结果表明:总体上6个季度新增城镇工矿用地主要分布于中部偏西偏南的区域,并逐渐向主城新区扩大,呈离散式向东西方向延伸;中心城区新增城镇工矿用地总体少于主城新区、分布较为聚集,集中连片式分布并向西部延伸,其中渝北-北碚的两江新区片区核密度峰值最高;主城新区新增城镇工矿用地较多、分布较为离散,以璧山、永川、大足等为代表的主城新区西部区域新增态势优于东部。
周迪
关键词:遥感监测GIS空间分析
基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优化研究
边振兴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工矿用地转型生态效应研究
随着资源的逐渐衰减和开采管理不当,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前景不乐观,主要包括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就业率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已是大势...
夏俊林
关键词:工矿用地生态效应
云南省城镇工矿用地利用效益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协调经济发展需求和有限土地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土地管理者的一个难题。2021年3月12日,我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盘活城镇低效用地,支持工矿废...
马丹虹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
矿业城市工矿用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多尺度影响研究——以武安市为例
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对矿业的较高依赖性导致矿业城市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其中矿业城市热岛效应便是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表征。工矿用地作为矿业城市重要的热源与碳源,其地表温度热效应对区...
毛程程
关键词:矿业城市城市热岛效应工矿用地地表温度
文献传递
福建东南沿海工矿用地红壤与风沙土Pb污染修复响应实验
2021年
为探讨福建东南沿海工矿用地红壤与风沙土Pb污染修复响应情况,通过以磷酸钙作为钝化稳定化剂,实验研究在钝化时间、污染土壤Pb浓度、磷酸钙添加量、pH值4个因子不同水平土壤Pb污染修复响应。实验结果表明①红壤中重金属Pb的弱酸提取态转化为可氧化态和结晶态的比率要显著低于风沙土。②单因子实验,钝化时间对重金属Pb修复效果影响不明显。pH值为5时,Pb的钝化修复效果最佳。③正交试验,红壤中Pb的钝化修复,重金属初始浓度为1500 mg/kg,添加磷酸钙0.7488 g,在pH值为5时,钝化1 d效果最好;风沙土中Pb的钝化修复,重金属初始浓度为1000 mg/kg,添加磷酸钙0.7488 g,在pH值为5时,钝化3 d效果最好。
刘鑫尧
关键词:重金属PB污染修复风沙土红壤
广西工矿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广西工矿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诸多障碍。究其原因,系“配套地方性法律法规不完善、土壤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或灭失形成的责任承担问题、土壤修复资金缺乏法律保障”所致。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对此类问题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以及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可以采取如下法律对策:(一)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二)明确企业法律责任,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归责原则、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三)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明确基金使用范围、完善资金基金监管机制。
谢咏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工矿用地环境保护

相关作者

谢保鹏
作品数:36被引量:532H指数:14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工矿用地 土地经济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陈英
作品数:201被引量:1,391H指数:19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河西走廊 耕地 农村居民点 结构方程模型
文博
作品数:20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工矿用地 源区 生态用地
夏敏
作品数:102被引量:787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 影响因素
潘运华
作品数:41被引量:127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债权让与 效力 债务人 民法典 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