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左侧房室旁道“的相关文章
经房间隔穿刺与动脉逆行消融左侧房室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比较经房间隔穿刺与经动脉逆行消融左侧房室的效果。方法:选择河源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左侧房室并行射频消融术患者,按照手术途径差异分组,经静脉房间隔穿刺途径的TS组(n=19)与经动脉逆行途径的TA组(n=21),比较手术指标与预后效果。结果:T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均短于T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手术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房间隔穿刺、经动脉逆行两种途径均为左侧房室消融手术有效途径,在手术效果、手术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能够减少X线曝光时间以及术中放电时间,降低手术带来的辐射伤害。
张进鹏郭映芳
关键词: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1例52岁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因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入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前检查肺静脉CTA显示下肺静脉共干,术中电生理检查发现左侧房室,成功消融,然后隔离各肺静脉后,随访24个月内无房颤发作。
肖明阳Laxman Gyawali胡天洋苏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旁道
经房间隔经股动脉途径行射频消融左侧房室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研究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和二维下经股动脉途径行射频消融左侧房室的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行射频消融的86例左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按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一组是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共46例,另一组是二维下经股动脉途径消融左侧,共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即刻成功率、复发率、严重并发症和X线曝光时间.结果 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室上速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明显短于二维下经股动脉途径(P<0.01).两组患者消融的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消融左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比二维下经股动脉途径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但两种方法在手术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殷人麟尤华吴雁鸣
关键词:三维标测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术房间隔
左侧房室消融术后急性肺栓塞死亡患者心电图演变1例被引量:2
2018年
临床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致死病例常见,但全程记录APE起病至死亡过程心电图演变者少见。1病例资料39岁女性,发作性心悸5年入院,体表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左侧游离壁房室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心内标测电极和消融导管置入途径分别为左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和右股动脉。术中静脉给予肝素共4 000U。
扶泽南杨龙田野刘志琴田水黄晶郑亚西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射频消融并发症
左侧房室左右心室起搏下室房逆传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左侧房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于左、右心室心尖部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行S1S2早搏刺激至不应期,测量室房传导时间及不应期的相关数据,探讨的逆传特性有何异同。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09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入选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为左侧房室,射频消融术后心内电生理检查房室结无室房逆传功能者共44例为研究对象。结果不同性别者左、右心室起搏下不应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及p>0.4);不同性别者左、右心室起搏下室房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及p>0.2)。合并显性房室与单纯隐匿性房室左、右心室起搏下不应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及p>0.3);合并显性房室与单纯隐匿性房室左、右心室起搏下室房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及p>0.2)。所有患者左、右心室起搏下不应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所有患者左、右心室起搏下室房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右心室起搏室房传导时间较左心室起搏明显延长。结论左侧房室患者,男女性别之间,不应期及室房传导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合并显性房室与单纯隐匿性房室之间,不应期及室房传导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左、右心室起搏下不应期比较无明显差异,室房传导时间右心起搏较左心起搏明显延长。
张羽坤郑亚西叶芸杨君杨龙沈万贵李茂春
关键词: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
经桡动脉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房室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建立方法,评价该途径用于左侧房室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桡动脉直径大于2.5 mm的26例A型预激综合征(左侧)为研究对象;采用桡动脉穿刺置入7F动脉鞘,用一冠脉BMW导丝做路标把7F消融导管送至左心室二尖瓣环标测和消融;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两个6F动脉鞘并插入冠状窦和右心室电极导管,用于心房和心室局部记录和刺激。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出现桡动脉痉挛,均改为股动脉途径成功,余24例均成功地经桡动脉途径完成了射频消融术,平均随访(6±1.6)个月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桡动脉途径配合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可安全有效地消融左侧房室路。
阴彦龙程秀翠姚明凯刘永平杨敏清张爽尹培彦巩煜晓路娜
关键词:桡动脉途径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
左侧房室消融过程中伴发的二尖瓣峡部阻滞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估房室消融过程中二尖瓣峡部阻滞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电生理特性。方法以2003年7月至2011年1月本中心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左侧房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分布特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成功率及术中峡部阻滞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类型峡部阻滞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在402例患者中共有8例出现峡部阻滞现象(2.0%)。峡部阻滞多数出现于左侧游离壁消融过程(87.5%);多于房间隔穿刺法消融术中出现(87.5%);其手术时间更长[(213.6±36.5)min vs(76.4±23.5)min,P<0.05],更可能是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患者(62.5%vs 1.5%,P<0.05)。术中峡部阻滞时可出现冠状窦电极VA间期延长或心房激动顺序改变,但局部His束电极上VA间期及心动过速周长不变;附近的VA间期不变。结论左侧消融过程中可伴发二尖瓣峡部阻滞,并有其相应电生理特性。
郭晋村黄卫斌陈超万发银周法光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房室旁道
经房间隔穿刺与经动脉逆行消融左侧房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经静脉穿刺房间隔途径和经动脉逆行途径行左侧房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左侧房室并行...
陈园园
文献传递
经右臂血管途径射频消融左侧房室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左侧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从左室刺激完成电生理检查,并经肘贵要静脉送入冠状窦电极,为下肢动静脉入路障碍患者提供一条新的解决途径,但目前介入器材的限制,尚不能做为常规途径,可做一条备选及可供探索的途径。
田野郑亚西刘晓桥刘志琴刘启方范寿年周松
关键词:左侧房室旁道血管预激综合征合经桡动脉途径电生理检查冠状窦电极
左侧房室射频消融中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
2008年
目的报24例左侧房室射频消融的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方法1例左后侧壁显性房室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不成功,改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术中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其结构。2例射频消融后呈间歇性逆传,采用心室RS2刺激法进行标测与消融。6例冠状窦电极显示激动的先后顺序不明显,其中1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和心房侧均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多次试放电失败,最终在左中间隔消融;另5例消融导管在明显高于冠状窦电极的部位才标侧到满意靶图。10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始终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或反复消融仅能一过性阻断,改动脉途径逆行法心房侧消融。7例心室起搏下消融不成功而采用窦性心律下放电。结果全部病例消融成功。结论极少数左侧房室由于其特殊的电生理现象往往需采用不同的标测和消融策略。
徐日新顾翔屠莉莉刘晓东
关键词: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心电现象

相关作者

马长生
作品数:1,232被引量:7,524H指数:3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患者 导管消融术
丁燕生
作品数:230被引量:1,214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血管病学
卢才义
作品数:327被引量:1,08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老年人 导管射频消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胡大一
作品数:3,558被引量:29,158H指数:6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程光辉
作品数:59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研究主题:导管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射频电流 标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