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5篇“ 左房血栓“的相关文章
非瓣膜性心颤动患者发生血栓/自发显影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可预测非瓣膜性心颤动患者发生血栓(Left atrial thrombus,LAT)/自发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SEC)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探索模型对于LAT/SE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于本院住院的294例非瓣膜性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血栓/自发显影分为阴性组(209例)和阳性组(85例)两组。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得出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组成新的模型,使用ROC曲线评价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阳性组患者的年龄、尿酸、LAVI、PT、FIB显著高于阴性组,而高血压比例、LVEF、TAPSE显著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尿酸、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TAPSE、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为非瓣膜性心颤动发生LAT/SEC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LAVI、TAPSE、FIB组成的模型判断非瓣膜性心颤动发生LAT/SE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86~0.896,P<0.001)。结论尿酸、LAVI、TAPSE、FIB是非瓣膜性心颤动发生LAT/SEC独立危险因素,而其组成的模型可预测LAT/SEC,有助于筛选出需进一步行经食道超声检查的患者。
江姝葛志祥刘霞仇怡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房容积指数TAPSE
经食管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血栓诊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经食管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血栓诊断的对比效果。方法:在本文研究选取风湿性心脏病血栓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共选择32例患者,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16例患者),分别采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方式、经胸超声心动图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特异性93.75%、敏感性93.75%、诊断符合率87.50%和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误诊率6.25%、漏诊率6.25%均低于对照组误诊率25.00%、漏诊率18.75%,P<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血栓患者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黄海梅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
256排螺旋CT与经食道超声对颤患者血栓的检测
目的:分析256排螺旋CT与经食道超声对颤患者血栓的检测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集100例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患者中拟行颤射频消融手术患者,手术前,依次对其实施256CT扫描、食道超声检...
刘凯
关键词:经食道超声房颤患者左房血栓
二尖瓣钙化、血清hs⁃CRP和cysc水平对风心病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临床资料对风心病患者血栓(LAT)形成做出初步预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风心病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64例。根据术中解剖分为LAT组18例,无LAT组46例。通过病理评估瓣膜钙化情况,同时记录临床资料。结果:LAT组二尖瓣瓣口面积更小、持续性颤比例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T组二尖瓣钙化13例(72.2%),无LAT组二尖瓣钙化为24例(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T组hs⁃CRP、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LAT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尖瓣钙化、hs⁃CRP及Cysc均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二尖瓣钙化联合hs⁃CRP及Cysc水平曲线下面积。结论:LAT组患者二尖瓣钙化率更高,hs⁃CRP联合Cysc能较好预测风心病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
刘汉多帕丽莎·阿里木周华涛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血栓CYSC
非瓣膜性心颤动患者血栓或严重SEC抗凝治疗有效性的单中心结果
目的:评估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药(NOAC)或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瓣膜性颤(NVAF)患者血栓(LAT)、心耳血栓(LAAT)和严重自发显影(SEC)的有效性,评估抗凝后血栓/SEC溶解有效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
赫凯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耳血栓SEC
预测非瓣膜性心颤动血栓/自发显影的新模型探究——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索预测血栓(left atrial thrombus,LAT)/自发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SEC)的新因素,比较CHADS_(2)/CHADS_(2)-VASc加入新的危险因素后,新的模型预测LAT/SEC的能力是否提升;并探索新因素对于CHADS_(2)/CHADS_(2)-VASc模型中的低风险患者LAT/SEC的预测。方法:回顾过去10年我院接受经食管超声检查的非瓣膜性心颤动患者,筛选LAT/SEC的患者,以年龄及性别1∶1匹配未见LAT/SEC的患者。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影响LAT/SEC的危险因素。将新的因素纳入CHADS_(2)及CHADS_(2)-VASc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LAT/SEC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并在低风险患者中(CHADS_(2)-VASc男性0分,女性1分),利用ROC曲线评价新因素对这部分患者LAT/SEC的预测能力。结果:研究共纳入了1270例非瓣膜性颤患者,其中LAT/SEC 635例,未见LAT/SEC 635例。回归分析提示增大(LAE)、血尿酸增高(HSUA)及血纤维蛋白原(FIB)是LAT/SEC的独立危险因素。CHADS_(2)+LAE、CHADS_(2)+HSUA、CHASD2+FIB、CHADS_(2)+LAE+HSUA+FIB预测LAT/SE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647、0.654、0.767,较原模型CHADS_(2)(AUC=0.614)提高(P^(*)<0.05)。CAHDS2-VASc+LAE、CHADS_(2)-VASc+HSUA、CHADS_(2)-VASc+FIB、CHADS_(2)-VASc+LAE+HSUA+FIB预测LAT/SEC的ROC AUC分别为0.785、0.719、0.710、0.801,较原模型CHADS_(2)-VASc(AUC=0.695)提高(P^(*)<0.05)。在整组患者中,LAE+HSUA+FIB预测LAT/SEC的ROC AUC为0.756(P<0.05),在CHADS_(2)-VASc评分为0(男性)或1(女性)分患者中,LAE+HSUA+FIB^(*)预测LAT/SEC的ROC AUC为0.752(P<0.05)。结论:(1)LAE、HSUA、FIB是LAT/SEC的独立危险因素。(2)分别加入LAE、HSUA、FIB后,CHADS_(2)及CHADS_(2)-VASc模型预测能力均有提升。其中,以单独加入LAE带来的提升最显著;三者均加入时,模型预测更准确。(3)LAE、HSUA、FIB三者可预测CHADS_(2)-VASc评分为0(男)或1分(女)患者中LAT/SEC的发生,有助于筛选真正的低风险患者。
李倩刘志月黄鹤刘梅唐卓琴梁士楚阮晓苗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伴血栓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伴血栓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RHD伴血栓患者作为血栓组,90例无血栓的RHD患者作为无血栓组。血栓组患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及血栓清除术,无血栓组患者只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内径、二尖瓣口面积(MVO),以及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_(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水平。分析血栓组患者入院时、术毕、术后7 d血浆TAT、TM、PAP、t-PAI-C水平变化。术后随访2年,根据预后情况将血栓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术后7 d血浆TAT、TM、PAP、t-PAI-C水平。结果入院时,血栓组患者的LVESD、内径大于无血栓组,而MVO小于无血栓组,血浆TAT、TM、PAP及t-PAI-C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均P<0.05)。术毕,血栓组患者血浆TAT、TM、PAP及t-PAI-C水平高于入院时(均P<0.05);术后7 d,血栓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术毕时降低(均P<0.05)。随访期间血栓组有8例患者预后不良,术后7 d时,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浆TAT、TM、PA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结论RHD伴血栓患者血浆TAT、TM、PAP及t-PAI-C水平均较无血栓的RHD患者高,且术后短时间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仍处于高水平。RHD伴血栓患者的预后可能与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状态有关。
宋仁义黄晖孔勇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凝血-纤溶系统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凝血酶调节蛋白
非瓣膜性心颤动血栓或自发超声显影的危险因素
目的:CHADS
韩德恒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房血栓超声心动图
非瓣膜性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估模型的探索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颤(NVAF)患者血栓(LAT)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NVAF患者LAT形成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评估NVAF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识别高危人群并指导抗凝治疗时机。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5月至...
韩星强
关键词:卒中血栓栓塞左房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伴有重度自发超声显影或血栓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凝治疗研究
目的:1.重度自发超声显影是血栓形成的前期阶段,是血栓事件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D-二聚体浓度可用于排除血栓,但尚不清楚重度自发超声显影颤患者和血栓颤患者的D-二聚体浓度是否存在差异。2.对于非瓣膜性...
林长坚
关键词:血栓

相关作者

陈伟莉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患者 血流淤滞 房颤 左房血栓 预后
楼敏
作品数:367被引量:737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静脉溶栓 溶栓后 出血转化 静脉 急性缺血性卒中
袁建军
作品数:407被引量:1,327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超声 超声造影
葛英辉
作品数:211被引量:612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
程晓曙
作品数:1,074被引量:1,872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射频消融 心肌营养素-1 高血压患者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