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6篇“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相关文章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产生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此时期中与之相配套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缺失以及道德诚信失信,国家为打击经济繁荣带来的腐败犯罪,坚持廉洁执政而设立此罪。 本...
- 钟青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构成要件
- 文献传递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引量:1
- 1998年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的行为。本文拟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特征,举证责任以及司法适用中的其他疑难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特征 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
- 淑辉
- 关键词:来源不明罪行为人犯罪嫌疑合法收入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适用问题研究
- 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了一大批贪污腐败分子,反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只要反腐败滋生的温床条件仍在,就不能停止斗争。当今新时代社会贪污腐败类犯罪的手段更加隐蔽,案件侦破难度大,对反腐败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王婕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司法认定
- 排除合理怀疑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认定中的运用——以一起监委办理的案件为视角
- 202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人,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根据《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构成本罪。作为《刑法》中唯一在罪状中规定可以要求行为人进行说明的罪名,在认定逻辑上有别于其他罪名,在如何判断证据是否已达确实、充分标准上易出现争议,是监察实践中的一个难点罪名。
- 何涛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排除合理怀疑非法所得立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疑难问题研究
- 2022年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存在在理论界一直备受争议,该文通过对此罪的主体要件的要件以及实行行为的分析,最后提出大数据反腐的建议对该罪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
- 丁泰元叶诗诗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疑难问题职务犯罪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司法认定研究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司法认定上,近年来不断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论,各学者观点难定一尊,各地司法机关认定也标准不一,该罪在实践中陷入了认定难、争议大的困境。通过对相关既有理论的梳理,围绕争议较大的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关...
- 盘晶晶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司法认定构成要件犯罪形态自首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本质与构造
- 2021年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能否适用于离职、退休的人员以及本罪的实行行为在我国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素有争议。为最大程度缩小司法实践的漏洞,需从法理上予以分析,结合司法操作,探讨本罪本质、行为构造并合理界定本罪主体的范围。
- 陈泳君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完善的新思考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是为满足反腐败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在客观上司法机关无法查清差额财产的产生原因;另一方面,国家工作人员主动对差额财产的产生原因作出解释的几率较小。廉洁奉公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在该种情况下,持有...
- 蒋旭东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文献传递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的不作为属性
- 2021年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其诞生以来就饱受争议,但它在当下惩治贪污贿略加强廉政建设意义重大,这一罪名存在具备合理性。当前,认定该罪时在说明主体、义务及罪状表述上存在不足。基于本罪实行行为的不作为属性,相对于持有说,符合说存在合理性和正确性,因此,进一步明确说明义务及主体,在罪状表述上将“可以”改为“应当”,并推广当下部分省份试点的个人大额现金支取登记,扩大财产申报范围,使国家工作人员的时产更加透明,更好地从源头遏制贪污贿赂犯罪。
- 金鹏坤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不作为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益与司法认定
- 自1988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我国确立后,该罪在理论和实践中争论不断。我国《刑法》分则第395条仅规定了相对简单的内容,以致于该罪在理论和司法实践过程中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益、行为结构、主体等...
- 陈泳君
-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持有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