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7篇“ 巩膜外加压“的相关文章
手术显微镜下单纯巩膜外加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致盲眼病,相当部分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可采用巩膜扣带术即常规的外路手术的方式封闭裂孔,使脱离的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传统外路手术方法是通过直接检眼镜或间接检眼镜对裂孔定位及封闭等操作,我们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法对32例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外路复位手术,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张唯伟姬红陪王娟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显微镜
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3-05/07于我院采用折叠球囊行微创巩膜外加术连续治疗的RRD患者11例11眼,术中均采用结膜下麻醉、不做肌肉牵拉线、不做术中视网膜裂孔定位,不做视网膜冷冻和视网膜下放液、不做球囊巩膜固定缝线,观察手术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纳入11眼中视网膜成功复位10眼(91%),1眼(9%)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因多发视网膜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成功行球囊顶手术的10眼中球囊顶一次成功4眼(40%),球囊顶后行玻璃体注气1眼(10%),球囊顶后再次调位3眼(30%),球囊顶后再次调位及玻璃体腔注气2眼(20%);5眼(50%)术后4-12 wk行球囊取出,视网膜脱离无复发;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1.30±1.10,术后4 wk为0.37±0.39(P<0.01);术前平均眼11.51±3.37 mmHg,术后4 wk为13.72±2.57 mmHg(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发症少,是治疗RRD的有效方法。
孙旭阳陈太想李瑞孙文董方田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加压微创
自制套管下25G光纤内照明辅助巩膜外加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非接触广角镜系统联合自制套管下25G光导纤维(光纤)内照明下行巩膜外加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眼科就诊的RRD患者48例(48眼),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内照明组20例(20眼),间接检眼镜组28例(28眼)。间接检眼镜组患眼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完成传统巩膜外加手术;内照明组用自制塑料套管控制25G光纤进入玻璃体腔,深度约8 mm,利用非接触广角镜系统观察眼底,完成巩膜外加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一次手术复位率及并发症。结果内照明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间接检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间接检眼镜组患者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96.4%,内照明组为1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内眼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与间接检眼镜下传统巩膜外加术相比,非接触广角镜系统联合自制套管下25G光纤内照明辅助巩膜外加术治疗RRD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方便,且不增加视网膜脱离复发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宋莹莹张正培刘海洋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加压术间接检眼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精准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第1章新型定位迫器辅助的显微镜下巩膜外加术精准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研究目的:明确新型定位迫器辅助的显微镜下巩膜外加术精准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术前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
陈岱瑜
关键词:巩膜外加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加术后裂孔位置对SRF的影响以及术后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张金凤
单纯巩膜外加术及巩膜外环扎术对眼生物测量参数的影响
目的:  眼球为密闭的球形结构,局部力的变化可使其发生微量形变,引起眼球微观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术后屈光状态。本研究通过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巩膜环扎外加术及单纯巩膜外加术后眼生物测量参数的变化,进一步研究该...
闫悦悦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折叠顶球囊与传统巩膜外加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对折叠顶球囊(FCB)与传统巩膜外加术(SB)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2-04我院81例82眼RR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术后的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疗效差异,以及术后不适、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FCB组视网膜复位率为96%,SB组复位率为92%,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波及黄斑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前后比较均有差异(P<0.01)。两组均可促进患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FCB组手术时间为16.50(12.75,25.00)min, SB组手术时间为38.00(36.25,41.75)min(P<0.001)。FCB组患者术后眼睑肿胀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SB组(P<0.001),术后1d FCB组VAS疼痛评分1.00(0.00,2.00)分,SB组3.00(2.00,3.00)分(P<0.001)。结论:FCB治疗RRD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可减轻患者痛苦的手术方法,相较于SB,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轻。
张宁张百珂贾雍郭丽莎王春磊张向阳冯继伟田学敏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一种巩膜外加顶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巩膜外加顶体,包括:拱部、缝合部、光纤以及导光孔。拱部为长条形,其中部正面凸起形成拱面。缝合部与所述拱部两侧连接成一体。光纤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拱部的背面。导光孔设置在所述拱部上,其与所述光纤...
王文战邓先明吕晓熠
巩膜外加术术中冷凝与术后光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巩膜外加术术中冷凝与术后光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58例(58只眼)接受巩膜外加术的RRD的临床资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冷凝组29例,接受术中冷凝;光凝组29例,接受术后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术后痛疼分级、术后眼睑水肿程度、视网膜复位率、视力及并发症。结果光凝组手术耗时较冷凝组短(t=-2.74,P=0.008);光凝组术后疼痛及眼睑水肿程度较冷凝组低(χ^(2)=7.13,8.03;P=0.028,0.018);术后两组患者视力(BCVA)均逐渐提高(F_(时间)=23.99,P_(时间)<0.001),但术后两组之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P=0.476)。术后1周,光凝组视力较冷凝组提高更快;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07;P=0.553,0.300)。结论巩膜外加术联合术中冷凝或术后光凝治疗RRD的效果相似,但术后激光光凝可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耗时、减轻术后疼痛及眼睑水肿反应,术后早期视力提高明显。
侯敏韩少平李红霞樊冬生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视网膜穿孔冷冻疗法激光凝固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加术后持续性视网膜下液对黄斑区微结构及视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患者行巩膜外加(scleralbuckling,SB)术后,持续性视网膜下液(persistentsub...
乔玉璞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加压术

相关作者

杨安怀
作品数:228被引量:584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 特发性黄斑裂孔
梅海峰
作品数:96被引量:294H指数:10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切除 特发性黄斑裂孔
邢怡桥
作品数:671被引量:1,927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顾朝辉
作品数:49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术后 巩膜外加压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付燕
作品数:32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巩膜外加压 玻璃体切割术后 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