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6篇“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的相关文章
杀虫剂与植物叶面肥混合处理对橄榄星室木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应用作用因子组建的生命表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析了吡虫啉、木虱净分别与叶面肥的混剂对橄榄星室木虱自然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木虱净+多微核苷酸、吡虫啉+多微核苷酸、木虱净+15%FeSO4、吡虫啉+15%FeSO4、木虱净和啉虫啉等6个处理区中橄榄星室木虱种群趋势指数均小于1,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对照处理区种群数量以6.39倍的速度增长。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显示,木虱净+多微核苷酸、吡虫啉+多微核苷酸、木虱净+15%FeSO4、吡虫啉+15%FeSO4、木虱净和吡虫啉处理区种群数量分别是对照区的3.18%、3.71%、3.85%、4.75%、6.23%和6.49%,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混配植物叶面肥比单一使用杀虫剂控制橄榄星室木虱种群效果好。
赵鸿杰李奕震代海燕
关键词:橄榄星室木虱杀虫剂生命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苏云金杆菌CAB109对甜菜夜蛾世代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苏云金杆菌CAB109菌株对甜菜夜蛾世代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用CAB109亚致死浓度(0、1×105、1×106、1×107、1×108、1×109cfu/L)处理甜菜夜蛾2龄幼虫。[结果]在亚致死浓度下,CAB109菌株对甜菜夜蛾各虫态都表现出干扰作用,对整个世代的综合干扰作用控制指数(CIIPC)分别为0.696、0.497、0.362、0.228、0.094,因此世代死亡率(GM)分别达30.4%、50.3%、63.8%、77.2%和90.6%。[结论]CAB109菌株对甜菜夜蛾后续的控制作用显著。
金大勇柳镛万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苦瓜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产卵和取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对苦瓜藤叶提取物进行了萃取分离,并对所得5种萃取物和氯仿分离组分进行了选择性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苦瓜的氯仿萃取物对美洲斑潜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最强,其IIPC值和拒食率分别为0.11和77.67%。进一步对氯仿萃取物进行组分分离,并进行生物测定,发现萃取物各组分对美洲斑潜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差别很大,2组分、3组分显示出较好的产卵驱避作用,其IIPC值均为0,其次是70%乙醇冲洗液。70%乙醇冲洗液表现出强烈的拒食作用,其拒食率为43.48%,其次是2组分,其拒食率为34.79%。
任立云曾玲许益镌张跃韦达东
关键词:苦瓜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美洲斑潜蝇
几种杀虫剂对柑橘潜叶蛾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以作用因子组建的生命表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果园8种常用杀虫剂对柑橘潜叶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97%石蜡油EC、3%莫比朗EC、10%吡虫啉WP、20%好年冬EC、2.5%功夫EC和18%杀虫双AS均能较好地防治柑橘潜叶蛾。其中以97%石蜡油EC防治效果最佳,种群趋势指数为0.0055,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0.0010;其次为3%莫比朗EC、10%吡虫啉WP、20%好年冬EC、2.5%功夫EC、18%杀虫双AS,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0136、0.0137、0.0548、0.1460、0.4332,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依次为0.0025、0.0026、0.0103、0.0273、0.0811;5%抑太保EC和48%乐斯本EC控制作用效果较差,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2995和2.9130,干扰作用指数分别为0.4305和0.5454,反而助长柑橘潜叶蛾自然种群的次代增长,生产上不提倡使用这类杀虫剂防治柑橘潜叶蛾。
蔡子坚胡菡青韦晓霞
关键词:柑橘潜叶蛾杀虫剂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生命表
蜡蚧轮枝菌毒素对温室中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在室内测定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种群干扰作用基础上,通过分别组建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作用下的烟粉虱第5、6代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析法,比较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对茄子上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评价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毒素对烟粉虱室内种群的干扰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成虫的忌避作用和对若虫的毒杀作用;温室大棚中施用400mgL的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第5代和第6代的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064和0.023,连续施用毒素后,第6代种群趋势指数Ⅰ为0.68,烟粉虱种群基本得到控制;温室大棚中施用重量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对烟粉虱第5代和第6代的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44和1.01,化防区第5代的Ⅰ为12.95,第6代的Ⅰ为30.23,分别为对照区的0.44倍和1.01倍,连续使用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烟粉虱再猖獗。重要因子分析揭示毒素比化学杀虫剂更利于温室烟粉虱种群控制
王联德黄建刘波
关键词:烟粉虱种群趋势指数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曼陀罗和萝提藦取物对截形叶螨的驱避作用被引量:13
2006年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曼陀罗与萝艹摩的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其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4种提取物对截形叶螨的产卵及幼螨的取食都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曼陀罗的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202,0.255,驱避效果分别为79.8%,74.5%;萝艹摩的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307,0.344,驱避效果分别为69.3%,65.6%.
张美淑金大勇吕龙石
关键词:曼陀罗截形叶螨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印楝素乳油对荔枝蒂蛀虫种群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0
2006年
利用生命表的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印楝素乳油对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Bradley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荔枝蒂蛀虫成虫显著的产卵忌避作用是其对该种群控制的主要机理。在室内,0.3%印楝素乳油在6 mL/L和3 mL/L的浓度处理下,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忌避率分别为89.3%和86.3%。田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印楝素乳油浓度为6 mL/L和和3 mL/L的处理区中,荔枝蒂蛀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23和1.45,显著低于对照区的种群趋势指数11.60,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06和0.112。这2个浓度的印楝素乳油对荔枝蒂蛀虫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可达89.4%和87.5%。
冼继东梁广文曾玲
关键词:荔枝蒂蛀虫印楝生命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马缨丹乙醇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1
2005年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马缨丹(LantanacamaraL.)乙醇提取物(干重1g·100mL-1)在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种群控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马缨丹乙醇提取物对保护菜豆(PhaseolusvagarisL.)免受美洲斑潜蝇为害起着明显的作用。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135,即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可达86.5%。马缨丹乙醇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的作用无影响。
曾玲冼继东梁广文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生命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美洲斑潜蝇乙醇提取物种群控制马缨丹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生命表
马缨丹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试验,研究了马缨丹5种溶剂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不同浓度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低极性萃取物和高极性萃取物对美洲斑潜蝇都有一定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其中氯仿萃取物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最强,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和拒食率分别为0 370、0 230和59 699%、47 882%.马缨丹氯仿萃取物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任立云曾玲张茂新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产卵驱避作用拒食作用马缨丹成虫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种群控制作用评价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种群趋势指数(indexofpopulationtrend,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indexofpopulationcontrol,IIPC),评价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烟草(Nicotianatabacum)、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假莲翘(Durantarepens)、飞扬草(Euphorbiahirta)、茶枯(Camelliaoleifera)8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以及细叶桉、烟草、茶枯3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混合液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作用下,I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4.4842(细叶桉)、5.3702(花椒)、5.5199(飞扬草)、6.1609(假莲翘)、6.8937(羊蹄甲)8.0945(烟草)、9.8052(茶枯)、11.1382(构树),对照的I值为69.8964;IIPC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0.0642(细叶桉)、0.0768(花椒)、0.0790(飞扬草)、0.0881(假莲翘)、0.0986(羊蹄甲)、0.1158(烟草)、0.1403(茶枯)、0.1594(构树),说明供试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增长都有一定的抑制和干扰作用.小菜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作用下,I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5.1997(细叶桉)、7.4160(烟草)、7.3644(茶枯)和3.1399(混合液),对照的I值为21.6232;IIPC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混合液(0.1608)、细叶桉(0.2405)、茶枯(0.3549)、烟草(0.3695),说明供试植物提取物都能明显降低种群趋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干扰小菜蛾自然种群增长,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魏辉侯有明杨广傅建炜尤民生
关键词:植物乙醇提取物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种群趋势指数

相关作者

曾玲
作品数:569被引量:2,733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火蚁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红火蚁 桔小实蝇 美洲斑潜蝇 种群 生命表
梁广文
作品数:523被引量:3,333H指数:30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研究主题:桔小实蝇 红火蚁 种群 小菜蛾 生命表
庞雄飞
作品数:192被引量:1,743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菜蛾 瓢虫科 生命表 种群控制 鞘翅目
冼继东
作品数:63被引量:567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生命表 小菜蛾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荔枝蒂蛀虫 荔枝
沈叔平
作品数:17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蔬菜 萝卜蚜 桃蚜 植物乙醇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