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 篇“ 广域增强系统 “的相关文章
北斗广域增强系统 服务性能评估 王随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数对广域增强系统 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评估广域增强系统 (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WAAS)中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数对WAAS性能的影响,正确解码WAAS报文,对比分析GEO卫星和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卫星的伪距改正值和用户差分距离误差指数;将GEO卫星纳入导航定位解算,并基于WAAS监测站实测数据,解算分析GEO卫星数对WAAS报文延迟、中断和导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现有GPS卫星均正常工作时,GEO卫星数的增加可有效降低报文的延迟和中断,但对WAAS定位精度和完好性的提升并不明显。星基增强 系统 (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BAS)中有两颗正常工作的GEO卫星是比较理想的状况。 倪育德 王子成关键词:导航性能 北斗广域增强系统 星钟和星历误差改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区域北斗星基增强 系统 提供等效钟差改正数统一修正星历和钟差误差。随着系统 的建设发展,新一代北斗星基增强 系统 将区分星历和钟差误差改正信息,以提高差分改正精度。由于北斗卫星混合星座设计及区域监测网的局限,星历和钟差误差的高精度分离计算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北斗星基增强 系统 的星历和钟差改正算法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式计算了卫星星历和钟差改正数,并基于北斗实测数据,对两种处理模式的差分改正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动力学和运动学差分方法,得到的双频伪距实时定位精度分别为1.76m和1.78m,定位精度与WAAS及EGNOS相当。利用运动学和动力学差分改正数后均可得到分米级的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PPP)结果,其中采用动力学广域 差分改正数,收敛后定位精度可达到15cm;采用运动学广域 差分改正数,收敛后定位精度可达45cm。 李冉 胡小工 胡小工 曹月玲 唐成盼 常志巧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PPP GPS广域增强系统 星历和星钟改正及用户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研究并程序实现了GPS广域增强系统 的星历及星钟差分改正和故障监测算法。为了评估分析算法的性能,选取美国均匀分布的17个GPS测站作为监测站,计算了2016年年积日183~189共7天的卫星星历和星钟的差分改正,基于此改正信息的定位精度相对于伪距单点定位一般可提高60%;在广域增强系统 的边缘地区效果稍差,定位精度可提高约30%,总体来看,差分改正数精度可满足Ⅰ类精密进近的定位精度要求;在卫星星历故障情况下,程序可以很好地识别出故障卫星并发出告警信息;在卫星钟斜坡类故障情况下,程序不仅能够计算有效的星钟差分改正数,而且能够准确地估计其变化率。 刘晓磊 吴云 刘万科关键词:广域增强系统 故障监测 差分定位 BDS广域增强系统 性能初步评估 仿造GPS超快速轨道的解算模式,轨道服务器生成3 h间隔的BDS的超快速轨道作为实时精密轨道.钟差服务器接收实时观测数据,并固定实时精密轨道和参考站精密坐标实时解算精密轨道和钟差改正数,然后利用NTRIP播发给用户,用户... 张帅 胡一帆关键词:精密定轨 精密钟差 精密单点定位 BDS广域增强系统 性能初步评估 2019年 仿造GPS超快速轨道的解算模式,轨道服务器生成3 h间隔的BDS的超快速轨道作为实时精密轨道。钟差服务器接收实时观测数据,并固定实时精密轨道和参考站精密坐标实时解算精密轨道和钟差改正数,然后利用NTRIP播发给用户,用户利用这些改正数还原精密轨道和钟差进行实时PPP动态定位。以GBM的事后精密轨道和钟差作参考,GEO卫星实时轨道SISRE(orb)在0. 3~0. 9 m,IGSO/MEO卫星实时轨道SISRE(orb)在0. 08~0. 19 m;GEO实时精密钟差二次差STD在0. 6~1. 1 ns,IGSO/MEO实时精密钟差二次差STD在0. 2~0. 6 ns;GEO卫星SISRE在20 cm左右,IGSO/MEO卫星SISRE在4~11 cm。用户利用精密轨道和钟差改正数进行动态PPP定位,排除由于BDS星座不完善和GEO卫星相对地球静止的因素,单BDS能够收敛的测试组平均收敛时间在62. 5 min,收敛后NEU 3方向的RMS分别是7. 53、13. 84和15. 93 cm。 张帅 胡一帆关键词:精密定轨 精密钟差 精密单点定位 广域增强系统 广播星历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广域增强系统 10参数广播星历模型的应用范围与应用性能问题,该文提出了综合参数动力学含义和拟合精度的模型分析方法。以GPS 16参数模型为参照对象,采用轨道坐标系3方向投影法,对10参数和16参数模型的摄动表达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GEO、IGSO和MEO 3种卫星实际数据,通过长弧和短弧条件下的拟合精度分析,完成了10参数模型应用性能的全面评估。实验结果表明:10参数模型在长弧条件下的拟合性能不佳,4min弧长条件下,3种卫星拟合精度均能够满足基本导航、在航飞行与精密进近等应用需求。所提方法解决了10参数模型从GEO卫星向其他类型卫星的拓展问题。 何峰 胡小工 常志巧 唐成盼 吴杉关键词:广播星历 卫星导航 精密进近 本地增强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广域增强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地增强 GNSS广域增强系统 。该系统 包括全球基准处理中心以及由广域 基准站和GNSS卫星形成的广域 基准网络。全球基准处理中心与广域 基准网络进行通信,以接收全球网络数据并且形成全球校正数据。该系统 还包括本地基... 罗德里戈·李安度文献传递 基于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 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 201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离层层析成像(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 (WAAS)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该算法利用模式基函数与截断奇异值分解正则化组合的方式,实现WAAS单频用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基于中国区域23个广域 基准站和10个用户站的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传统的网格算法和基于CIT技术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与太阳活动、昼夜变化及地磁纬度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于CIT技术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精度优于网格算法,CIT算法的平均误差与标准差相比网格算法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欧明 甄卫民 於晓 刘裔文 徐继生关键词:广域增强系统 网格算法 一种内嵌在蜂窝网络中的全球导航卫星广域增强系统 本发明是一种内嵌在蜂窝网络中的全球导航卫星广域增强系统 。包括有蜂窝基站(4)、装设在蜂窝基站(4)附近固定位置的卫星定位接收机(8)、蜂窝系统 的核心网络(10)、蜂窝网络的定位增强 服务器(11)、移动终端(12),蜂窝基... 王峰 邱树泽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周其焕 作品数:112 被引量:239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研究主题:GPS 卫星导航 GNSS 飞机 导航 孙桦 作品数:10 被引量:12 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研究主题:WAAS 广域增强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GPS信号 卫星通信 王天应 作品数:42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超高层建筑 控制网 GPS 广域增强系统 建筑物 牛力丕 作品数:3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WAAS 广域增强系统 网格算法 电离层 GPS信号 袁洪 作品数:254 被引量:520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研究主题:电离层 GNSS GPS 卫星导航 电离层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