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延迟型冷害“的相关文章
黑龙江省大豆延迟冷害指标构建及检验
2024年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冷害发生频次高、影响重,构建黑龙江省大豆延迟冷害指标,对大豆防灾减灾、保障大豆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61-2020年黑龙江省73县(市、区)大豆产量资料及气象站逐日温度资料,以5-9月各月月平均温度之和的距平值为致灾因子,利用致灾因子和减产率的线性关系确定冷害阈值,构建黑龙江省大豆延迟冷害指标并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大豆在5个种植区轻度冷害阈值分别为-1.8℃、-1.9℃、-1.9℃、-2.0℃、-2.0℃,中度冷害阈值分别为-2.0℃、-2.2℃、-2.3℃、-2.4℃、-2.6℃,重度冷害阈值分别为-2.2℃、-2.5℃、-2.7℃、-2.9℃、-3.1℃。经检验,大豆延迟冷害指标对冷害发生趋势判识平均准确率83%,对冷害发生等级判识平均准确率62%,典冷害年判识冷害平均准确率93%。综上所述,大豆延迟冷害指标界定及评价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延迟冷害准确率较高,指标获取容易且实用性强。
闫平闫平姜丽霞姜丽霞王晾晾王晾晾王春华王春华于瑛楠于瑛楠
关键词:大豆延迟型冷害
基于高分辨格点数据东北水稻延迟冷害风险评估及保险费率厘定被引量:1
2024年
利用5km×5km空间分辨率3h时间分辨率的气象格点数据集,研究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冷害风险及其保险费率的厘定。基于东北地区1981-2010年5-9月平均温度的格点数据集和99个气象站的站点观测数据,以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格点气象数据在东北地区的可用性。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和18℃的日数作为获取水稻气候安全种植区域的指标,在水稻气候安全种植范围内,分析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保险费率。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81-2010年5-9月平均温度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与格点数据的相关系数高,均方根误差小,表明格点数据在东北地区可用。水稻气候安全种植区域占东北的56.5%,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省西南部和东北部、蒙东西部及东部与辽宁和吉林省接壤的区域。在水稻气候安全种植区内,水稻延迟冷害发生频率呈南低北高,中间低东西高的分布特征,且重度延迟冷害发生频率最高。低温冷害风险指数空间分布与之相似,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吉林西部局部地区是风险指数的高值区。东北地区1981-2010年水稻延迟冷害的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在空间分布上与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相似,呈南部低,北部高,中间低,东西高的特征,整个区域的保险费率在0.010~0.094,可为保险公司制定具体费率提供参考。
邱美娟刘布春刘园裴忠有李志彬宋晓慧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保险费率均方根误差
一种棉花延迟冷害动态的预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延迟冷害动态的预报方法,属于农业气象灾害领域。本发明利用棉花功能结构模,逐日动态模拟所述棉田生长发育各项指标,模中综合考虑了天气气候、管理措施、品种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将热量条件与棉花生长发育...
张立祯高新程陈泳帆张长波张泽山王超龙
一种棉花延迟冷害动态的预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延迟冷害动态的预报方法,属于农业气象灾害领域。本发明利用棉花功能结构模,逐日动态模拟所述棉田生长发育各项指标,模中综合考虑了天气气候、管理措施、品种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将热量条件与棉花生长发育...
张立祯高新程陈泳帆张长波张泽山王超龙
延迟冷害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调控途径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春玉米区低温冷害特别是延迟冷害发生的风险提高,但玉米抗低温冷害的生理机制缺乏系统研究,预防性及补偿性防控技术缺乏。本研究在大田和室内模拟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延迟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
贾琦
关键词:延迟型冷害抗冷性多胺
吉林省东部气象因子与玉米延迟冷害的时空演变规律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1980—2014年吉林东部地区逐日气象数据和玉米种植资料,利用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气候倾向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冷害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对影响冷害的气象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近35年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冷害呈现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冷害受低温阴雨、早霜等天气影响表现为发生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90年代气温升高,冷害发生频率降低,中期降水异常增加,冷害强度增大,21世纪气温大幅提高,冷害少有发生,但不排除区域极端低温的可能;(2)吉林东部地区气候整体变暖且初霜日推迟,降水量南多北少,日照时数东升西降。而冷害发生频率空间分布规律为随着生育期推进冷害高频区逐渐由中部山区向高纬度延伸,即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成为冷害的高发区;(3)玉米在出苗—抽雄期受低温影响较大,冷害年气温受各气象因子的影响大小为降水量>日照时数>初霜日,尤其高海拔山区多阴雨寡照天气,易发生冷害
赵静张继权李颖郭恩亮冯玉王蕊
关键词:低温冷害气象因子
基于遥感的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冷害动态监测
准确的水稻延迟冷害大范围同步跟踪监测,可为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帮助。在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区域和水稻低温冷害年的基础上,划分了基于MODIS MOD13A2数据产品的东北地区水稻各发育普遍期植被指数判识指标的参考范围...
刘丹于成龙
关键词:发育期动态监测
文献传递
北疆春季棉花延迟冷害的综合防治措施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新疆北部棉区春季气温不稳定,容易引起棉苗延迟冷害,常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的问题。通过对北疆春季棉花延迟冷害的实地调查,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及时查苗与补种、早间苗晚定苗、及时中耕和防治病虫害、及时化学调节和喷施叶面肥"等棉花春季延迟冷害的综合防治与"选择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适时播种和多种农业预防措施"等综合防御的技术,目的是期望这些技术运用于棉花生产能够减轻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春季棉花延迟冷害造成的损失,为棉花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周小云胡文冉杨洋李波王浩高升旗
关键词:新疆北部棉花
基于遥感的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冷害动态监测被引量:5
2016年
水稻延迟冷害大范围准确的同步跟踪监测,可为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帮助。在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区域和水稻低温冷害年的基础上,基于MODIS MOD13A2数据产品划分了东北地区水稻各发育普遍期植被指数判识指标的参考范围,构建了基于地理信息的水稻发育期模,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水稻静态发育期空间分布图,并以2009年5月24日和8月7日为例开展了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冷害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发生较大范围水稻延迟冷害的年份有2002年、2003年、2008年和2009年,其中黑龙江省是水稻延迟冷害的重灾区;EVI在水稻发育期判识中较NDVI更具优势;利用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与日序的相关关系构建水稻发育期模,推算无观测地区的发育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同一时间东北三省各地的水稻发育期分布推算结果的基础上,实现了2009年5月24日和8月7日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冷害动态监测,所得监测结果与2009年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好的一致性,监测结果正确。
刘丹于成龙杜春英
关键词:遥感作物延迟型冷害发育期水稻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主要作物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Ⅰ]:东北春玉米延迟冷害被引量:22
2016年
基于东北三省春玉米潜在种植区内6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以气象行业标准5-9月逐月平均气温之和与其多年平均值的距平作为春玉米冷害等级判断指标,分析东北三省春玉米生育期冷害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演变特征,并利用每月逐日平均气温与其多年平均值的距平值明确了春玉米生长时段内低温事件发生风险较大的月份。结果表明:(1)近50a(1961-2010年)东北三省春玉米冷害发生区域范围大小表现为重度>轻度>中度,其中轻度冷害的高发区位于吉林省西部,低发区位于辽宁省南部地区;中度冷害主要发生于黑龙江和吉林省部分地区,辽宁省发生较少;重度冷害高发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东南部以及吉林省东部地区,发生频率在25%以上,低发区位于辽宁省中西部,发生频率低于5%。各等级冷害发生频率年际间总体呈下降趋势,近20a(1991-2010年),各等级冷害的发生范围明显缩小。(2)东北三省春玉米各等级冷害低温事件主要发生在5月和6月,生产实际中需关注5月和6月的温度变化及冷害发生。
张梦婷刘志娟杨晓光董朝阳刘子琪
关键词:冷害温度距平

相关作者

李新建
作品数:73被引量:46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新疆棉花 延迟型冷害 雪岭云杉 障碍型冷害
邹陈
作品数:48被引量:29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石河子棉区 雪岭云杉 延迟型冷害 花铃期
姜丽霞
作品数:176被引量:1,142H指数:20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玉米 大豆 干旱 障碍型冷害
金爱芬
作品数:29被引量:100H指数:4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
研究主题:气温 图们江流域 降水 延迟型冷害 奇异谱分析
宫丽娟
作品数:74被引量:561H指数:1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气候变化 水稻 大豆 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