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2 篇“ 异体植骨 “的相关文章
自体植 骨 、异体 植 骨 和人工植 骨 治疗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2年 目的 探讨自体植 骨 、异体 植 骨 和人工植 骨 治疗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45例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分别采取自体植 骨 、异体 植 骨 和人工植 骨 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时间约为22个月。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 融合时间、距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同时统计患者手术前后VAS、AOFAS评分、骨 代谢指标(ACP、PTH、CT、ALP、BG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自体植 骨 、异体 植 骨 和人工植 骨 治疗后,临床疗效相当,不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植 骨 的手术时间为(75.1±1.2)min,其余各组的手术时间相近;各组术中出血量、骨 融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各组术后AOFAS和VAS评分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OFAS和VAS评分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各组患者ACP、PTH水平低于术前,CT、ALP、BGP水平高于术前,各组术前和术后各个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植 骨 、异体 植 骨 和人工植 骨 治疗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相似,总体临床疗效较好。 王权 王洪江 姜路关键词:自体植骨 异体植骨 骨代谢指标 硫酸钙颗粒结合同种异体 植 骨 术后高压氧治疗对四肢良性骨 肿瘤缺损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硫酸钙颗粒结合同种异体 植 骨 术后高压氧(HBO)治疗四肢良性骨 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9年7月烟台山医院骨 科和毓璜顶医院关节骨 科行植 骨 重建修复术的129例四肢良性骨 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n=42)采用同种异体 植 骨 术治疗;B组(n=40)采用硫酸钙颗粒结合同种异体 植 骨 术治疗;C组(n=47)采用硫酸钙颗粒结合同种异体 植 骨 术后联合HBO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记录3组患者术后颗粒完全吸收时间、骨 愈合时间及遗留骨 缺损数量;统计3组患者治疗后切口引流量和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间。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行X线检查,计算3组患者良性骨 肿瘤X线最大横径;采用双能X线骨 密度测量仪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骨 密度。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B组(72.5%)、C组(85.1%)明显高于A组(57.1%),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间和切口引流量均明显短于和少于A组,C组患者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间和切口引流量明显短于和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硫酸钙颗粒完全吸收时间、骨 愈合时间及遗留骨 缺损率明显短于和低于A组,C组患者颗粒完全吸收时间、骨 愈合时间及遗留骨 缺损率明显短于和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3个月,B、C组患者骨 密度明显高于A组,骨 肿瘤X线最大横径明显小于A组,C组骨 密度明显高于B组,骨 肿瘤X线最大横径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钙颗粒联合同种异体 植 骨 术后HBO治疗能减轻组织水肿,提高病灶处骨 密度,促进骨 质愈合,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良性骨 肿瘤植 骨 术后骨 缺损的重建。 王培芹 孙冰 王光达关键词:良性骨肿瘤 同种异体骨 高压氧 植骨 有限元分析髓芯减压并同种异体 植 骨 治疗股骨 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改变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并同种异体 植 骨 治疗早期股骨 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收治的1例早期股骨 头缺血坏死男性患者,入院后术前对患侧股骨 头行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将CT扫描的图片资料导入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股骨 头缺血坏死的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上模拟进行髓芯钻孔减压术,隧道植 入骨 块到软骨 下骨 约0~6 mm处,自体松质骨 夯实。双足站立位为股骨 头的模拟受力体位,髋关节的负荷条件为:外展肌合力M、髂胫束力T以及髋关节接触力J分别为1060、1721、1621 N,选取90°、120°以及150°的坏死角度,分别计算未处理过的股骨 头坏死模型的塌陷值、行单纯髓芯减压以及行髓芯减压加植 骨 时的塌陷值。结果:股骨 头的正常骨 质杨氏模量高于坏死骨 的杨氏模量,正常骨 质的横向变形系数低于坏死骨 。行股骨 头髓芯钻孔减压术后,股骨 头的塌陷值显著增加,而减压隧道植 入同种异体 骨 后,其塌陷值显著减低,但高于正常的股骨 头。同时,由于股骨 头坏死角度的增加,其塌陷值也明显增加。结论:髓芯钻孔减压并同种异体 植 骨 术能有效增进坏死区的骨 质修复,加强减压通道所致股骨 头支撑结构的改变,防止股骨 头关节面的塌陷。 胡元斌 周岳来 李永顺 刘冬关键词:缺血性坏死 有限元分析 髓芯减压 生物力学 一期后路清除病灶、异体 植 骨 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腰骶椎结核患者20例,均采用一期经后路清除结核病灶、异体 植 骨 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用时90~220 min,中位数160 min;出血量300~800 ml,中位数400 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均控制良好,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椎间植 骨 全部骨 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体 植 骨 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无需二期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宋晋刚 崔易坤 尹振宇 黄海峰 羊刚毅 赵兵关键词:脊柱结核 腰骶椎结核 异体骨 同种异体 植 骨 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 质疏松桡骨 远端骨 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 植 骨 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 质疏松桡骨 远端骨 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例老年骨 质疏松桡骨 远端骨 折病例资料,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 骨 移植 治疗,随访时间12~36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平均年龄68.3岁,均为AO分型C型骨 折,术后X线结果:掌倾角0°~15°,尺偏角20°~30°,桡骨 远端高度均恢复,关节面塌陷小于2mm。18例骨 折均获得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0~12周。18例术后均未发生排异反应及伤口感染与不愈合。所有病例采取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秀(0~2分)6例,良好(3~8分)9例,一般(9~14分)2例,差(大于≥15分)1例,优良率83.3%。结论同种异体 植 骨 可重建由于骨 折压缩与骨 折疏松造成的骨 量与高度丢失,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可获得可靠的骨 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减少术后复位丢失,改善腕关节功能。 曾秋涛 林勇 刘毅 阮张涛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移植 锁定钢板 老年 骨质疏松性骨折 自体植 骨 与人工异体 植 骨 在手术治疗跟骨 骨 折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自体植 骨 与人工异体 植 骨 在手术治疗跟骨 骨 折中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至2013年收治的90例跟骨 骨 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植 骨 方式不同分成自体植 骨 组和人工异体 植 骨 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 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评价患者总恢复情况。结果自体植 骨 组在切口干燥时间和愈合时间均小于人工异体 植 骨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引流量,自体植 骨 组明显小于人工异体 植 骨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36)。对90例患者进行了12~18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第4个月和第8个月的Böhler角、Gissane角、轴长、体宽、丘部总高和水平全长进行测量,发现两组患者在这5个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öhler角、Gissane角和丘部总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较大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大于95%。自体植 骨 组有1例患者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并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人工异体 植 骨 组2例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延迟愈合,2例皮肤坏死,1例腓骨 长短肌腱滑脱。结论自体植 骨 与人工异体 植 骨 在手术治疗跟骨 骨 折中均疗效确切。 高升 孙军战 俞军卫关键词:自体植骨 跟骨骨折 疗效 胫骨 中下端骨 折术后骨 不连自体植 骨 与异体 植 骨 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胫骨 中下端骨 折术后骨 不连采用自体植 骨 与异体 植 骨 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胫骨 中下端骨 折术后骨 不连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单侧外固定支架配合植 骨 术治疗,对照组行单侧外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骨 痂山楂时间、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 中下端骨 折术后骨 不连可行单侧外固定支架配合植 骨 术治疗,效果显著。 张海涛关键词:单侧外固定支架 植骨 膝关节翻修术中结构性异体 植 骨 的应用及手术技巧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膝关节翻修术中是否使用结构性异体 骨 移植 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植 骨 手术技巧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在我院骨 科行膝关节翻修术的病例,平均年龄64.6(51~76)岁,平均随访28.5(14~46)个月。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结构性异体 骨 移植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结构性异体 植 骨 处理骨 缺损;对照组使用颗粒打压植 骨 和骨 水泥填充等常规方法处理。通过KSS评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X线检查评估术后假体在位情况和植 骨 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各有1例失访,其他患者假体在位良好。治疗组X线片提示植 骨 均愈合。两组患者随访时的K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治疗组术前的骨 缺损情况较对照组严重,KSS评分低于对照组(38.19±18.71 vs 52.39±9.79)(t=2.891,P=0.008),但随访时两组KSS临床评分(85.19±10.23vs 90.39±5.71)(t=1.859,P=0.072)、疼痛评分(45.00±5.16 vs 43.33±5.69)(t=0.859,P=0.377)、功能评分(63.13±19.12 vs 72.78±16.74)(t=1.557,P=0.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结构性异体 骨 移植 修复膝关节翻修中的大块骨 缺损可取得较好效果,与其他骨 缺损的处理方法相比,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刘璞 蔡谞 吴厦关键词:翻修术 同种异体骨 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异体 植 骨 对复杂性肱骨 干骨 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锁定加压板内固定与异体 植 骨 治疗复杂性肱骨 干股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2009年在该院收治的复杂性肱骨 干骨 折患者共13例。所有患者均行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异体 植 骨 治疗,均为粉碎性骨 折;按照AO分类13例患者均属于C型骨 折;同时伴有同侧肱骨 近端骨 折患者有1例。结果术后对于该组13例患者的伤口均给予I期愈合,未出现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该组1例患者发生桡神经麻痹,在术后2个月时恢复;肘关节功能评分:13例患者中优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1%。肩关节功能评分:13例患者中优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2%。结论对于复杂性肱骨 干骨 折患者应用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异体 植 骨 治疗,骨 折愈合率高,不易损伤神经血管,固定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毅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 异体植骨 肱骨干骨折 骨折固定术 应用同种异体 植 骨 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 骨 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09-01我科3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同种异体 骨 植 入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随访时间4~7年。采用JOA、VAS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善;X线片测量颈椎高度及曲度变化并判断融合状况。结果 31例患者有5例失访,对26资料完整者记录手术时间65~11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35~400 ml,平均121 ml;术后神经症状、颈肩部疼痛明显改善;X线片均未见植 骨 块明显移位、塌陷,未出现固定钢板松动及断裂;术后6、12个月及终访时融合率分别为45.1%、78.4%及94.1%;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有恢复,颈椎整体曲度长期维持良好状态。结论同种异体 骨 -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操作简便,并发症状少,远期融合率满意。 李云鹏 陈晓亮 马进峰 王德春关键词:颈椎病 脊柱融合术
相关作者
史振满 作品数:116 被引量:385 H指数:10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丹参 肢体缺血再灌注 手术治疗 骨折 异体植骨 陈建常 作品数:131 被引量:647 H指数:14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研究主题:丹参 椎间融合 肢体缺血再灌注 肢体 火器伤 陈文红 作品数:40 被引量:139 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椎间融合 椎体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滑脱 脊柱骨折 许刚 作品数:84 被引量:135 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研究主题:椎间融合 手术治疗 尿液 LINGO-1 关节镜 王鑫 作品数:163 被引量:504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肿瘤 膝关节 化学去细胞 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 治疗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