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5篇“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的相关文章
-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判定
- 2024年
- 探讨核磁共振(MR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对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定作用。方法 选择脑血管病患者36例研究,样本纳入时间在2020年2月~2023年2月范围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DT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CST分级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肌力与NIHSS评分。结果 CST分级1级与2级在入院时、治疗2周时点、治疗1个月时点、治疗2个月时点肌力与NIHSS测评分值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DTT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可立体直观显示皮质脊髓束情况,同时判断发病初期损伤情况,并有利于预后的判断,值得临床应用。
- 白新海
- 关键词:脑血管病核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皮质脊髓束预后判定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联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联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8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照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组32例和高级别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DTT和^(1)H-MRS进行检查。观察患者常规MRI检查结果、DTT结果及代谢指标。结果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患者平扫、增强扫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患者脑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肿瘤周围水肿带和瘤体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 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瘤体rFA值均低于肿瘤周围水肿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患者肿瘤周围水肿带和瘤体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均明显低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DT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TT联合^(1)H-MRS诊断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DTT和^(1)H-MRS单项检查。结论DTT联合~1H-MRS有助于制订更好的手术方案,增加对脑胶质瘤和脑部白质纤维束的认知,提高对受损脑组织的了解程度,减少因检查对患者造成的创伤。DTT联合~1H-MRS的检查结果能够作为临床诊断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重要依据。
- 卢玉花申晓俊朱羽苑梁宗辉
- 关键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脑胶质瘤病理分级
- 高阶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评估胶质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胶质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为治疗最有效治疗手段,而术前评估极为重要。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可无创显示活体内脑白质纤维束走行,定量评估胶质瘤病理分级、与白质纤维的解剖关系及瘤周白质纤维损伤程度。本文就高阶DTT评估胶质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于阳吴涛卢洁
- 关键词:胶质瘤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弥散张量成像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所有患者进行DTI,并绘制各向异性分数(FA)图,得到DTI,选取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带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对两组瘤体、瘤周水肿带的rFA值、rADC值及DTT进行比较,并观察白质纤维束在肿瘤周围发生的变化。结果 瘤体周围水肿带rFA值在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中均大于瘤体rFA值(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的瘤体周围水肿带及瘤体比较中,rFA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围水肿带与瘤体的rADC值比较中,高级别组均低于低级别组(P<0.001),且胶质瘤的级别越高,导致纤维束浸润、破坏和推移的程度越强(Z=-3.646.,P<0.001);低级别组中纤维束部分存在部分中断和偏移,多处于受压状态,但结构基本完整;高级别组中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且存在明显变形。结论 DTI+DTT能够有效地对脑胶质瘤进行较准确的分级诊断,并完整的显示出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与肿瘤的关系以及改变,为胶质瘤手术前、手术结果 的观察和预后提供科学有效、完整的影像学依据。
- 黄和平孙毅郭桂兰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脑胶质瘤
- 基于3D--Slicer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方法在脑功能区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 背景与目的 在神经外科领域,累及大脑功能区的病变可能会导致感觉、运动、语言功能等方面的障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如何最大范围地切除病变,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神经功能,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神经外科医生在诊治过...
- 岳振宇
- 关键词:脑功能区病变术前计划弥散张量成像
- 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联合神经导航在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神经导航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对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岛叶胶质瘤患者7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RI组39例和DTT组31例,MRI组为MRI与神经导航联合辅助手术,DTT组为DTT与神经导航联合辅助手术。比较两组的切除程度、病理类型及并发症。结果MRI组全切除率低于DTT组,次全切除率高于DT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DT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病理类型以星形细胞瘤WHOⅠ级、少突胶质瘤WHOⅡ级为主,MRI组分别占51.28%、25.64%,DTT组分别占41.94%、35.48%。结论DTT与神经导航联合应用于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手术切除程度高,神经功能损伤较少,相对于MRI与神经导航联合应用于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更为安全、有效。
- 王占伟张刚中王富喜徐文中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
- 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图研究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皮质脊髓束与肢体运动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中皮质脊髓束残存率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清除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3例单侧HBGH患者,均行经侧裂-岛叶皮质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于术后2周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工作站中以两侧大脑脚为感兴趣区域完成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塑得出DTT图,测量并计算出HBGH清除术后皮质脊髓束残存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皮质脊髓束残存率与Fugl-Meye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侧基底节区出血清除术后患者DTT中测得的术后皮质脊髓束残存率与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存在线性关系,且用皮质脊髓束残存率预测Fugl-Meyer评分的实际效果较佳(R2=0.864,P<0.001)。结论DTT图中术后皮质脊髓束残存率能有效评估HBGH清除术后患者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 林静辉蔺志清周圣军吴伟
- 关键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看似正常脑白质损伤定量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看似正常白质(NAWM)纤维束微结构变化。方法17例MS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使用TrackVIS软件持续纤维跟踪成像方法重建白质纤维束,记录白质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纤维束容积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S及健康对照组各男8例,女9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S患者通过胼胝体压部和整个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容积下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通过胼胝体膝部、压部及整个胼胝体纤维束的FA值下降(P<0.05)。与病灶对侧NAWM相比,通过MS患者病灶的纤维束容积更小,FA值降低,ADC值升高(P<0.05)。较之健康对照组,通过患者病灶对侧NAWM的纤维束FA值降低(P<0.05)。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成像技术可用于早期NAWM微小损伤的评估,FA值可作为NAWM纤维束损伤的敏感指标。
- 李俊敏卢宏王建平彭涛田田徐海波梅元武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纤维束成像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邯郸市眼科医院并经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恶性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低级别组(n=38)和高级别组(n=42)。分别测量2组患者瘤周水肿带、瘤体的平均各向异指数(average fraction anisotropy,rFA)值、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值,并通过DTT对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同组患者中,周围水肿带、瘤体rFA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患者在3个部位的rFA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组患者中,周围水肿带、瘤体rADC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2组患者健康对照区无明显差异(P>0.05),但周围水肿带及瘤体的rADC值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TT结果显示,相较于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出现纤维束浸润、推移和破坏的程度更为严重(Z=4.278,P<0.001)。而通过与病理检查的金标准进行比较,DTI的诊断符合率93.75%(75/80)与DTI+DTT的诊断符合率96.25%(77/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联合DTT尚不足以明确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但是却能够全面详细地显示出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改变、与肿瘤的关系,从而为胶质瘤术前评估、手术结果观察以及远期预后判断提供科学有效的影像学依据,仍然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 冯俊峰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脑胶质瘤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及预后评估
- 本文分为以下两个章节进行探讨: 第一章: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对颅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成...
- 陈福业
- 关键词:手术切除预后评估
相关作者
- 何光武

- 作品数:92被引量:3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大脑白质纤维 磁共振
- 沈天真

- 作品数:490被引量:2,723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 研究主题:MRI CT 磁共振成像 NMR 成像
- 陈星荣

- 作品数:420被引量:2,29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MRI NMR 磁共振成像 CT 成像
- 李坤成

- 作品数:969被引量:5,549H指数:2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多发性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
- 肖朝勇

- 作品数:136被引量:5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弥散张量成像 抑郁症患者 功能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