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篇“ 弥漫性潮红“的相关文章
疑难病例析评第328例皮肤弥漫性潮红一血小板减少-溶血葡萄球菌败血症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男,58岁,因“全身弥漫性潮红、脱屑伴瘙痒半年余,加重伴血小板减少2周”于2011年5月10日人住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风湿肾病科。患者于2010年12月曾接触“二甲苯”后躯干部位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轻度瘙痒,皮疹逐渐增多伴乏力。在当地医院以“接触皮炎”给予地塞米松(15mg/d),1周后皮损略好转。2011年1月16日接触农家杂肥后(给农作物施肥)病情加重,在当地医院以“玫瑰糠疹”给予甲泼尼龙(40mg/d)、雷公藤(60mg/a)治疗,病情无好转。
伦立德高卓田彬陈海龙李东明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弥漫性潮红皮肤红色斑丘疹
蕈样肉芽肿1例报告
2023年
女, 50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痒1年余加重1个月, 于2017年1月2日至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就诊。1年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 四肢突发红色斑片、丘疹, 自觉瘙痒明显, 无疼痛、麻木。患者到上海华山医院就诊, 行组织病理检查示:不能排除早期惰皮肤T细胞淋巴瘤, 予胸腺五肽等对症处理后皮疹消退。1年来, 患者红斑、丘疹反复发作, 部分浸润肥厚斑块, 趋势加重, 感剧烈瘙痒, 曾至杭州等各地医院按皮炎诊治, 予依巴斯汀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复方氟米松乳膏等治疗未见消退。1个月前患者出现全身红斑、丘疹, 伴脱发、耳后淋巴结肿痛。患者既往体健。皮肤专科检查:头皮红斑, 毛发稀疏脱落, 面部可见肥厚斑块, 质硬、局部渗出;躯干和四肢可见暗红色斑块, 毛囊丘疹, 有明显浸润感, 部分融合成片;双手掌弥漫性潮红伴少量细碎鳞屑, 指甲变形呈污黄色并增厚, 耳后可见淋巴结肿大(见图1)。辅助检查:上海华山医院组织病理检查示皮肤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 主要表现为真皮层小血管周围片巢状异型T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3(+)、CD20(-)、CD8(-)、CD30(-)、CD56(-)、TIA-1(-)、CD4(+)、增殖核抗原(Ki-67)阳细胞约10%~30%。诊断:不能排除早期惰皮肤T细胞淋巴瘤。本院麻风菌镜检阴, 抗核抗体1∶100[参考值:阴(< 1∶100)], 乙型肝炎三系阴、丙型肝炎抗体阴, 人类缺陷免疫病毒(HIV)、梅毒螺旋体血凝反应(TPHA)及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结果均阴。组织病理检查:右颊表皮糜烂, 轻度增生, 真皮内大量团块状淋巴细胞、炎细胞浸润, 侵及附属器, 毛囊内黏蛋白沉积, 抗酸染色阴(见图2)。背部表现为表皮增生, 表皮内见微脓肿, 内有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基底层欠完整, 真皮内大量团块状淋巴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 伴有少量嗜酸粒细胞, 侵及附属器,
陈胜莉姚佳沈利玲
关键词:弥漫性潮红蕈样肉芽肿全身红斑皮肤病防治
日光角化病的发病机制及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日光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常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其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因此又被称为老年角化,是老年群体中的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在50岁以上的高加索人种中,AK的发病率可以高达45%,由于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病率为1.4%~59.2%均有报道[1]。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表皮内癌前病变,紫外线长期暴露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其病理特征为皮损处存在多样异型的角质形成细胞[2]。皮损的特征表现为:长期日光暴露区域的弥漫性潮红,同时伴有角化过度或覆盖鳞屑的斑块,表面粗糙如砂纸状,多分布在面、耳、手臂和手背侧、头皮等日光暴露较多部位。其中手背和前臂处的皮损可表现为过度角化型或者疣状[3]。
项蒙蒙梁俊徐金华
关键词:弥漫性潮红角化过度流行病学研究角质形成细胞疣状
家庭内感染麻风2例
2019年
1临床资料例1男,49岁,西安周至人。面部、躯干和四肢红斑4年。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面部、躯干和四肢出现散在淡红斑,自觉不适,并未在意。后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面部出现弥漫性潮红,躯干和四肢红斑逐渐增多,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荨麻疹,予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和中药(药名剂量不详)治疗后症状缓解,但红斑无消退。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遗传病史及慢病史。家族史:其母亲曾确诊为瘤型麻风,延迟确诊98个月,Ⅱ级畸残。
杨钢张刚靳玲
关键词:弥漫性潮红遗传病史瘤型麻风氯雷他定片畸残
红皮病型结节病一例
2018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全身红斑、脱屑6年余、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5年。6年前无明显诱因胸前出现红斑、丘疹,自觉瘙痒。未引起重视,皮疹逐渐向全身发展,在当地诊断为"银屑病",给予药物口服及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皮损渐增多,融合成片,呈弥漫性潮红、脱屑;1年后颈部、双侧耳后、腋窝、腹股沟出现包快,无畏寒、发热。
江兰张衍国胡新红马彬涛
关键词:红皮病型结节病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红斑弥漫性潮红药物口服
红皮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被引量:1
2018年
红皮病(erythroderma)又称剥脱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以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及大量脱屑为特征,有90%以上皮肤面积受累。葡萄牙的Cesar等回顾该院10年的资料,报告红皮病占同期所有住院患者的11.9%,院发病率为9.4例/年[1]。突尼斯的Khaled等回顾该院12年的资料,报告红皮病的患病率为0.44‰,发病率为44.3例/10万病人/年(6.3例/年)[2]。赵万润等回顾该院10年的资料,报告红皮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75%[3]。
周舟郝飞
关键词:红皮病流行病学DERMATITIS病因剥脱性皮炎弥漫性潮红
伴剥脱皮炎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2016年
患者女,75岁。因全身弥漫性潮红、脱屑伴瘙痒2个月就诊。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弥漫性潮红、脱屑,逐渐加重,自觉皮疹处疼痛。10余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白细胞降低,1d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前胸及颜面部严重红肿伴喘息、气短,以剥脱皮炎收入院。
王丹吴景良李雪飞陆海涛段昕所
关键词:剥脱性皮炎噬血细胞综合征弥漫性潮红白细胞降低颜面部脱屑
民间便验方
2016年
紫草配蛇蜕治湿疹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皮肤病,中医认为其多因风、湿、热侵袭肌肤而发病,症见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或密集的粟粒,很快变成小水泡,泡破后形成糜烂面。自觉症状为剧烈瘙痒,有灼痛,常因搔抓或热水洗烫,造成糜烂面进一步向周围扩散,使皮损境界不清。临床上用紫草加蛇蜕煎剂外洗获满意疗效。
韩德承
关键词:弥漫性潮红炎症性皮肤病
规模化肉牛育肥场湿毒病的诊断治疗
2015年
湿毒又名湿疹,是一种急或慢的皮肤病。其主要特征为患部瘙痒,并呈弥漫性潮红、丘疹、水泡、糜烂、结痂、脱屑等多形损害。多发于肉牛牛体上任何部位,并可反复发作。1发病原因多因高温、密闭出汗过多,久失涮洗、尘垢郁塞毛窍,湿热内蕴;或久卧水泥地坪、粪尿不能用及时清理而浸淫;或感受风邪、风湿热邪郁结于肌肤所致。
韦鹏
关键词:弥漫性潮红湿热内蕴热邪家牛
面部瘢痕患者感染蠕形螨七例
2014年
笔者于2010年5月-2012年12门为7例颜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期患者行抗瘢痕康复治疗时,观察到其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有散存针尖至粟粒大的白色丘疹、毛囊口砬著扩大、表面粗糙,患者主诉伴有瘙痒症状。本组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7~43岁。全部病例均用镊子取丘疹内皮脂腺分泌物及皮屑于光学硅微镜下检查,均观察到蠕形螨,诊断为蠕形螨感染。
李晓明艾艳斌张琳琳
关键词:蠕形螨感染面部瘢痕白色丘疹烧伤后瘢痕弥漫性潮红

相关作者

杨钢
作品数:55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大骨节病 麻风 麻风病 流行病学 病情
张莉莉
作品数:86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互联网 传染病 照顾者
李东明
作品数:87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真菌感染 真菌病 皮肤 鼻眶 外瓶霉
段昕所
作品数:134被引量:307H指数:9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黑素瘤 钙黏蛋白 灵芝多糖 银屑病 黑素瘤细胞
伦立德
作品数:151被引量:628H指数:15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甲状旁腺切除 尿毒症 血液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