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8篇“ 强迫症状“的相关文章
- 伴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患者的脑灰质结构和功能网络拓扑属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基于图论分析探究伴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患者的脑灰质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90例双相抑郁患者,男27例,女63例,年龄[M(Q 1,Q 3)]19.0(22.0,25.0)岁。同期招募健康对照者50名(对照组),其中男19名,女31名,年龄23.0(20.0,27.0)岁。根据患者是否伴强迫症状分为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53例和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37例。采集受试者的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结构和功能数据,分别构建脑灰质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应用图论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小世界属性等网络拓扑属性指标。比较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对照组3组间的脑灰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和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网络拓扑属性指标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量表进行偏相关分析。进一步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网络拓扑属性指标作为分类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进行3组间的两两分类以提高鉴别诊断正确率。结果脑灰质结构网络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和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均存在最短路径长度和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增加(最短路径长度:0.78和0.80比0.69,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0.48和0.49比0.43)、全局效率降低(0.21和0.21比0.24)(置换检验,均P<0.05);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和对照组相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在右侧罗兰迪克岛盖和左侧枕上回的节点中心度及介数中心度增高(置换检验,均P<0.05)。脑灰质功能网络分析显示,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小脑节点效率增高、介数中心度减低(t=2.15、-3.04,均P<0.05);与对照组比,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组小脑和左侧额下回介数中心度减低、�
- 唐鑫悦杨梓彬陈观茂陈盼郭子玄孙仕林贾艳滨钟舒明黄力王颖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抑郁强迫症状
- 伴强迫症状抑郁障碍患者情绪认知任务激活态的fNIRS研究
-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性的研究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在情绪认知任务中的行为学、血流动力学特征和神经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选择。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了16-45岁抑郁障碍患者85名和健康被试4...
- 吴云红
- 关键词:抑郁障碍强迫症状情绪认知
- 强迫症病人认知功能和强迫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病人的认知功能、强迫症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OCD病人和健康对照者各98例,使用自编量表、可重复的成套心理状态测量表(RBAN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以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对受试者进行评估。结果OCD病人WHOQOL-BREF的4个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50~8.530,P<0.05),RBAN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37,P<0.05)。OCD病人的Y-BOCS评分与WHOQOL-BREF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5~-0.850,P<0.05),WHOQOL-BREF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RBAN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1~0.733,P<0.05)。结论OCD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均低于正常人群,认知功能良好能提高OCD病人生活质量。
- 王越袁新国殷军波张杰成媛媛
-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强迫症状生活质量
-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和功能连接与强迫症状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和其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共收集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31例(病例组)和一般资料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3名(对照组)行静息态头颅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病例组选择具有差异性的灰质体积脑区为种子点,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病例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例组全脑功能连接与强迫症状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右侧海马、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降低(P<0.01)。病例组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眶部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P<0.01)。病例组右侧额下回与左侧颞上回的功能连接与Y-BOCS强迫思维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脑灰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不仅存在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中的额叶,也存在于海马、颞叶、小脑。
- 张慧李亚迪蒿瑞杰肖洒李玉玲夏艳红郭素芹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儿童青少年强迫症
- 个性化护理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研究
- 2024年
- 探讨个性化护理联合整年减压疗法对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焦虑情绪。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正念减压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4周、干预后8周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对比,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焦虑情绪和强迫症状的关系,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焦虑情绪与其强迫症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强迫症治疗过程中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改善其强迫症状,并促进其病情改善。
- 康文清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强迫症焦虑情绪
- 基于健康疗法的访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社会支持和心理缺陷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疗法的访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社会支持和心理缺陷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精神科安康病区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健康疗法的访谈。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100%(45/45),高于对照组的97.8%(44/45)。干预后观察组Y-BOCS、SDS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健康疗法的访谈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症状,提高患者社会知觉,改善不良心理缺陷,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 王晓瑛刘燕虞丹丹
- 关键词:健康疗法访谈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社会支持心理缺陷
- 伴强迫症状与不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差异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与不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31例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29例不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使用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PDQ-4)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问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评估3组研究对象的人格特征,采用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CCB)共识版评估认知功能。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人格特征和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EPQ得分比较显示,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组的精神质得分[(50.32±10.08)分,(49.83±11.6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9.47±10.41)分](P=0.004,0.003),神经质得分[(61.94±12.36)分,(63.10±10.5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6.13±8.33)分](均P<0.05)。PDQ-4得分比较显示,伴强迫症状组[5.00(2.00,7.00)分]分裂型得分显著高于不伴强迫症状组[3.00(1.00,5.00)分](P=0.024)。MMPI得分比较显示,除男-女子气和轻躁狂两个维度,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组的其他8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MCCB得分比较显示,伴强迫症状组的注意/警觉性和视觉学习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2,0.004),但伴与不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MCCB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伴与不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和认知功能均与健康对照存在差异。伴与不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分裂型人格特征存在差异,而认知功能未见明显差异。提示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较单纯抑郁症状患者可能存在较多偏离常态的人格特征,而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未来仍需进一步探讨。
- 陈妍荻严舒雅叶恺唯钟舒明贾艳滨
- 关键词:抑郁症强迫症状人格特征
- 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对强迫症患者心理状态、强迫症状及自我和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对强迫症患者心理状态、强迫症状及自我和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抚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8例强迫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强迫症状、自我和谐、血清学指标、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中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和谐量表(SC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正确数、完成分类数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心理、生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可提高强迫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强迫症状,纠正异常心理状态,改善自我和谐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 管锦秀李鹏
- 关键词:强迫症氟伏沙明阿立哌唑心理状态
- 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探究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及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强迫问卷、情绪调节问卷、认知灵活性问卷对687名大学生展开测量.结果表明:(1)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认知灵活性及认知重评呈负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与认知灵活性与表达抑制呈现负相关,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2)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强迫总分和认知灵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3.51%和10.07%.结论:大学生强迫症状既可以直接影响认知灵活性,也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策略的间接影响发挥作用.
- 刘月龄蒋金张晴晴朱春燕
- 关键词:强迫症状情绪调节
- 伴与不伴强迫症状双相抑郁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网络拓扑属性比较研究
- 杨梓彬
相关作者
- 王振

- 作品数:214被引量:1,21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人格障碍 中介作用 心理治疗
- 夏静

- 作品数:43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信度 儿童青少年 慢性应激 文拉法辛 阿立哌唑
- 李占江

- 作品数:260被引量:1,796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研究主题: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 信度
- 马宁

- 作品数:259被引量:2,532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卫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精神分裂症 HPLC法测定 药物分析
- 王旭梅

- 作品数:149被引量:5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信度 中文 儿童青少年 躯体形式障碍 信效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