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4篇“ 强震动记录“的相关文章
震动记录Flatfile研究综述
2025年
震动记录Flatfile为地震工程和地震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高灵敏度地震仪器的发明和全球地震观测网络的建立,震动记录数据累增,推动了其Flatfile的形成和发展。基于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展现的研究成果,调研了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简述了震动记录Flatfile的定义与特点;根据Flatfile的建设目的和数据范围,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震动记录Flatfile;并综合各类广泛应用的Flatfile,详细探讨了其常见内容及标准化处理方法。此外,还简要介绍了我国在震动记录Flatfile建设中的最新进展,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展望。
郭文轩姚鑫鑫刘也王宏伟任叶飞任叶飞
关键词:数据库
满足数据同一性的震动记录去噪滤波后处理输出方法
2025年
震动记录的工程应用需求十分广泛,国内外关于其去噪滤波完成后的去补零后处理输出方法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少,我国在这方面则鲜见文献报道。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以典型震动记录示例阐明了直接积分去补零加速度时程导致位移时程基线漂移的物理原因;提出了一种既能解决此基线偏移现象又可以满足输出数据同一性的去补零后处理输出方法,给出了完整的处理流程;针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位移时程基线校正,通过比较2阶~8阶多项式函数拟合基线与线性函数拟合基线之间的决定系数,建议使用6阶多项式作为位移时程基线拟合的优选函数;针对流程中的另一关键环节——时程尾端渐变趋零处理,推导给出了一种隐式处理方法,并验证了其可仅对加速度时程进行处理即可自动实现积分得到的速度和位移时程尾端渐变趋零效果;选用芦山地震中的112个震动记录作为数据集,通过比较位移时程以及与其相关的PGD和drms值与去补零直接输出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新流程的有效性;同时也比较了多个常用的IM参数值的一致性,验证了新流程可确保常用IM参数计算的准确性。此项工作将有助于指导和规范震动记录经滤波处理后的合理输出和使用,为记录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姚鑫鑫任叶飞岸田忠大温瑞智王宏伟冀昆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
应用实测震动记录的地震动场快速推测方法
2024年
致灾性地震动是引起土木工程破坏的根本原因, 震后秒至分钟级的地震动场快速推测是紧急处置、灾害链阻断、灾情获取及震后精准救援的重要依据, 也是震后情景构建和城乡地震韧性评估的关键输入.为了震后快速推测目标区域内无观测仪器场点的地震动时程, 本文首先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快速推测无观测仪器场点的地震动幅值谱, 结合基于等效群速度的地震动相位谱模型, 发展了一种非平稳地震动快速推测方法;随后引入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发展了一种分钟级的宽频带地震动场快速推测方法, 并采用实际震例验证方法在不同台网密度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在0.1~25.0 Hz频段, 推测与实测记录的幅值谱在幅值、谱形、卓越频率及高频衰减特征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推测与实测记录的波形、地面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与速度(Peak Ground Velocity, PGV)、震相到时、加速度反应谱(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Sa)等非常接近, 通过地震动场得到的仪器地震烈度与调查地震烈度基本一致.本文方法实现了地震动波形场近实时计算, 可为烈度速报等近实时地震减灾和应急工作快速提供任意场点地震动时程.
张世亮马强陶冬旺解全才解全才钱亮王江卢建旗
关键词:DELAUNAY三角剖分地震应急
基于KiK-net震动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规律性偏差
2024年
震动特性受到地震震源、地震波传播介质和局部场地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地震动反应谱虽然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共性,但其具体形状又各不相同,特别是部分加速度反应谱与统计平均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规律性偏差。为了进一步探究加速度反应谱与统计平均值之间的规律性偏差,本文基于日本KiK-net台网获取的8万余条震动记录,建立了考虑地震震级和震中距影响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归一化加速度反应谱,并以预测值+0.5倍方差为界将加速度反应谱分为有、无反应谱规律性偏差的两组。通过有反应谱规律性偏差的反应谱(观测值)与无反应谱规律性偏差的反应谱预测值之间的差值,析出了反应谱的规律性偏差,验证了反应谱规律性偏差的形状与高斯曲线高度吻合,并可用加速度反应谱规律性偏差曲线的中心周期、相对高度和相对宽度等参数进行表征。基于2万余条有反应谱规律性偏差记录的统计分析显示,加速度反应谱规律性偏差主要受控于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等局部场地条件表征参数,受地震震级、震中距、地震动度等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此,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加速度反应谱规律性偏差表征参数的经验统计关系,并提出了有加速度反应谱规律性偏差的场地相关加速度反应谱的确定方法。虽有待改进,但本文提出的反应谱规律性偏差概念将有助于改进场地相关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方法。
袁明明李小军王玉石
关键词: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强震动记录
基墩高度对震动记录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2024年
震动观测的加速度仪通常是固定安装在一定高度的混凝土基墩上,不能完全反映理想自由场地的地震动.为研究基墩高度对于震动记录的影响,设计了3种高度不同、截面尺寸相同的基墩,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以基岩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分析基墩高度对于震动记录的时频特性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同时对泸定地震51SMM台站记录通过滤波修订到标准基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基墩,对于水平向PGA、PGV、PGD影响整体随着高度增大而增大,对于垂直地震动,PGA与PGV幅值均缩小;与其他频带相比,0.5~7 Hz范围内的傅里叶幅值谱,0.6 m和1.2 m高的基墩影响较小,2.0 m高的基墩影响最大;高度较小基墩对反应谱影响较小.通过以上实验表明滤波修订不同高度的基墩效果较好,在代码为51SMM震动台站记录中得到较好应用,同时应避免采用高度超过1.2 m的基墩用于震动观测.
周宝峰宋泉任叶飞温瑞智陈相兆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振动台试验天然地震
仪器墩自振频率对震动记录的影响及校正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如何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直是广大学者的首要目标。震动记录作为震动观测的第一手资料,会直接影响到震害防御、地震预警以及烈度速报等多方面研究。在开展相关地震研究时,高...
徐桐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振动台试验有限元模拟
全球主要开源数据库震动记录的基本分布特征
2024年
震动数据是地震工程和工程地震领域研究的基础,为了便于高效选取震动记录,基于以下全球震动开源数据库:美国USGS、欧洲ESM、日本K-NET和KiK-net、墨西哥RAII-UNAM和新西兰GeoNet,收集整理5.0级以上地震的震动记录40余万组,约150万条,通过震级、台站分布、场地条件、反应谱谱型等震动基本信息对震动记录进行筛选并分类,采用两套标准对场地进行了分类,对绝对加速度反应谱进行归一化,对比分析5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反应谱谱型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结果表明:①美国震动台站集中分布在西海岸与阿拉斯加地区,较硬的场地占比较高;②日本震动台站分布密度最高,较软的场地占比较高;③给出了中、美两套规范下的震动台站场地分类;④从震中距方面考虑,美国为近场震动记录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国家;⑤不同国家和地区相同周期段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肖裴渊任叶飞吴玉娇周宝峰周宝峰吴华灯温瑞智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开源数据库
2024年1月23日乌什7.1级地震震动记录特征分析
2024年
新疆地震台网中心共获取乌什7.1级地震813条仪器烈度信息、496组震动记录,其中PH002台站峰值加速度280.68 cm·s^(-2)为本次获得的最大峰值加速度。对获取的219个台站的峰值加速度与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衰减关系对比发现两者在100 km范围内比较符合。计算分析5个峰值加速度超过100 cm·s^(-2)的台站加速度反应谱,并与地震动设计反应谱进行比对分析,同时计算出5个台站地震动有效持时,显示200 km内地震能量释放较迅速,体现出地震破坏力较大。
马鑫乌尼尔阿布都热依木江·巴克赵晓成何金刚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
黄土高原地震滑坡与震动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024年
地震滑坡资料与实际震动记录是开展地震滑坡成灾机理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如何科学管理这些数据资料,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价值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以黄土高原地区7次典型历史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和125次地震(2001—2018年)的震动记录为基础数据,依托开源GIS平台+MySQL数据库,构建黄土高原地震滑坡与震动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界面规范、友好,参数获取方便,图表展示清晰、流畅,不仅为地震滑坡和震动记录数据资料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一个科学便捷的平台,也为黄土地震滑坡成灾机理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亦对黄土高原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孝波周兴浩薄景山薄景山欧阳刚垒黄猛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震滑坡强震动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动记录特征分析
2024年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基于甘肃地震预警台网获取的此次地震震动记录,完成基线校正、滤波等基本数据处理后计算出地震动相关参数,分析此次地震震中200 km内的幅值、反应谱和持时等重要特征,并绘制峰值加速度等相关参数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此次地震震中200 km内获取到的峰值加速度范围为1.2~1511.6 cm/s 2,峰值速度范围为0.1~85.9 cm/s,由于地形和场地影响,地震动峰值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而衰减。将实际观测值与常用的五种衰减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表明YU模型对甘肃积石山6.2级的预测结果要明显优于NGA-West2的四种模型,但五种衰减模型都明显低估了实际观测值的最大峰值。通过对比两个邻近震源台站的5%阻尼比加速度反应谱与设计谱,发现三分向高频成分加速度反应谱均远超过7度罕遇地震的设计谱,且反应谱峰值周期均在0.5 s以内。通过计算5%~75%和5%~95%两种重要持时,发现持时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且与Afshari&Stewart 16预测方程均基本吻合。
张卫东贾璐康斌龙袁洁王伟全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反应谱持时

相关作者

温瑞智
作品数:240被引量:97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强震动记录 地震 地震动 强震记录 M
任叶飞
作品数:149被引量:47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强震动记录 地震 地震动 M 强震
李小军
作品数:552被引量:3,228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动 地震 汶川地震 地震反应 核电厂
冀昆
作品数:56被引量:25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强震动记录 地震动 地震 强震记录 谱比法
崔建文
作品数:95被引量:3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强震动 强震动记录 M 强震动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