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55篇“ 当代戏剧“的相关文章
探寻西方当代戏剧中的仪式性本质——以人型木偶戏《坝上的鼓手》为例
2025年
阿丽亚娜·姆努什金作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法国戏剧史上较有影响的戏剧社团——太阳剧团的灵魂导演,在自己一生的戏剧实践中,不断通过对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和布莱希特表演风格的研究,做出了对戏剧理论探索的有效推进。通过分析《坝上的鼓手》这部人型木偶戏,笔者对先锋戏剧对于戏剧本质追溯做出部分归纳。
饶锐刘亦乐
关键词:仪式戏剧仪式理论观演关系
约恩·福瑟与当代戏剧舞台艺术的创新
2025年
福瑟是享誉世界剧坛的伟大作家,但中外观众初看他戏剧之后的评价并不高,看似他的戏剧艺术表现形式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实际上,福瑟在戏剧创作中对极简风格的追求带来了一系列舞台表演艺术的创新,比如人物设置方式、肢体语言的表现力、音乐元素的调动、舞台表演空间的张力、戏剧文本和舞台表演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及剧作的哲理性等,从而开创了当代戏剧舞台艺术的新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福瑟引领了世界戏剧发展的潮流和舞台艺术的转变。福瑟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源于他对挪威西海岸文化和生活的深刻体验,也给中国戏剧创作带来了新的艺术元素和发展启示。
熊辉
关键词:戏剧创作舞台艺术艺术表现力
当代戏剧的民族化实践路径探索
2024年
当代戏剧作为一种深受文化影响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民族化实践在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对话的背景下尤为突出。本文将深入分析当代戏剧民族化实践的方式及其对提升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深刻影响,旨在探索戏剧艺术如何反映与塑造文化特征。同时,通过分析实现这些目标的多种策略,展现戏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适应力,揭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复杂性。
谢琼琼
关键词:戏剧艺术文化多样性当代戏剧文化自信探索戏剧
因为深思,所以有品——《当代戏剧的理性审思》读后
2024年
景俊美博士的《当代戏剧的理性审思》针对当前中国戏剧发展现状,从主体论、审美论、创作论、改编论、批评论、空间论、发展论、创新论等维度探索了戏剧本体、戏剧批评、戏剧与观众及城市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作者以明确的学术思维和学理建构意识,通过戏剧批评这种在场的戏剧研究,对戏剧作品创作及现象的审慎思考和学理剖析,把艺术审美和理性思辨统一在具有历史性、当代性和前瞻性的戏剧批评实践之中,撰成了这部内容丰赡、学理贯通的理论著作,显现出一位学者长期于戏剧批评实践中的责任担当。该书的突出特色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戏剧艺术有多方位的考察,二是有鲜明的现实指向与问题意识,三是有明确的戏剧批评的学理建构。
李志远
关键词:戏剧批评
论曲六乙先生对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理论贡献
2024年
曲六乙先生对中国当代戏剧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领头开创了少数民族戏剧学和中国傩戏学,构建了少数民族戏剧与傩戏的学术体系,奠定了这两个领域的理论基础,并将中国傩戏学推到显学的地位,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傩戏”成了世界性的学术话语。他还从戏曲创作、表演的实践中提炼出能够指导戏曲实践、有助于戏曲振兴的理论。
朱恒夫
关键词:少数民族戏剧傩戏戏曲理论
后现代视阈下的“言语戏剧”——法国当代戏剧家瓦莱尔·诺瓦利那剧作的艺术特征初探
2024年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法国当代著名戏剧家瓦莱尔·诺瓦利那的“言语戏剧”,并从后现代的角度对这一戏剧类型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文章首先分析“言语戏剧”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它是法国“五月风暴”时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进而从行动、人物、语言等三个维度,通过与传统戏剧的对比,分析诺氏“言语戏剧”的行动破碎化、人物虚空化以及语言物质化等典型的后现代戏剧特征。
宫宝荣
关键词:后现代特征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构思与创作实践”研究生课程汇报/2022级舞美设计MFA中期作品 法国当代戏剧《红鲱鱼》剧照
2024年
导演的话《红鲱鱼》这个戏吸引我的是剧中那些犀利的、耐人寻味的,又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它既荒诞又寓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个戏探讨了现代人的处境,人和人之间的对抗与疏离、困惑与矛盾。这些又何止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巴黎?且看我们的身边。我们能否在坠入空虚的世界之际保持清醒?能否改变这一切?很多事情,戏剧也给不了答案,只是映照人类困境的一面古老镜子。某种意义上说,《红鲱鱼》文本即是“红鲱鱼”,剧作家有意无意地将你引入他设下的迷局。剧中遍布的似有非有、无法言说的模糊地带,给舞台创作带来了多种可能,我们畅游,窥视一二。
关键词:舞美设计导演构思当代戏剧
重塑与共鸣:保加利亚当代戏剧的极简主义与心灵之桥
2024年
保加利亚当代戏剧呈现出两大亮点,即莫尔福夫的人民戏剧和克雷多剧团的儿童剧。莫尔福夫通过重释经典(如《堂吉诃德》与《在底层》),推出新作《生之美》与《濒临边缘》,展现了其戏剧实践的想象力、表现力、幽默感与极简主义。他融合传统木偶剧叙事美学与现代剧场元素,挑战传统戏剧程式,以游戏风格和即兴表演反思社会问题,传递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族情怀。克雷多剧团则在儿童文学与经典改编领域独树一帜,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通过其独特的演绎吸引国际关注。最后,剧评家在翻译与写作领域的具身参与,也为努力搭建剧场内外的记忆与心灵之桥提供了范例,从而展现出保加利亚戏剧当代世界的创造性活力。
王阅王成
关键词:极简主义
嫦娥奔月神话在当代戏剧中的流变与重构——以女性主义视角为中心视阈
202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性独立意识逐渐觉醒。“嫦娥奔月”作为中国四大神话之一,在众多神话中象征着一种独特的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的诉求下出现各式各样的故事版本与解读,并逐渐演化成符合女性价值观的改编版本。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嫦娥形象流变可大致划分为“1949-1966年”“1976-1982年”“1982年至今”等3个阶段,它们揭示的嫦娥形象以及“奔月”主题将在越来越开放、自由的戏剧环境中拥有更加丰富的创新和创作空间。
严俊松
关键词:神话女性主义中国当代戏剧
论戏曲程式思维与当代戏剧角色的个性化表达被引量:1
2024年
阿甲先生曾提出“程式思维”之概念,以此为戏曲创造角色的特定思维方式。后继学者与艺术家对这一概念的范畴和意义的阐发,已拓展了阿甲先生的原意。在话剧影视表演领域,此概念强调了通过外部技术带动心理表现的思想方法,以及写意地化戏曲于话剧影视表演中的表现思维,当代戏剧表演对戏曲借鉴之精髓便在于此。经无数梨园弟子的探索与锤炼,戏曲程式不仅是某种风格性的动作,更是一种创造角色的思维方式——在程式中建立角色的表演底色并发展,在行动、空间营造、缘物寄情中体现民族审美,不见程式而程式已在其中。在这种程式思维下,当代话剧影视表演不仅可以借用戏曲元素来丰富其自身,更可以从戏曲中获取能量之源。
刘慧明
关键词:角色个性化

相关作者

董健
作品数:77被引量:37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话剧 话剧 中国现代戏剧 中国戏剧 戏剧
傅谨
作品数:203被引量:65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
研究主题:戏曲 戏剧 京剧 中国戏剧 剧种
彭耀春
作品数:72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三江学院
研究主题:戏剧 姚一苇 小剧场 电影 警察
周安华
作品数:129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电影 艺术 中国电影 电视剧 戏剧
沈婉蓉
作品数:32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当代戏剧 高职 互动交流 高职院校 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