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相关文章
基于血水同治法刍议当归贝母苦参之异病同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基于血水同治法刍议当归贝母苦参之异病同治。方法 以血水同治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当归贝母苦参之组方原理,探讨其异病同治之临床应用。结果 当归贝母苦参为血水同治法代表方剂,为治疗妇女妊娠并发小便难之名方。现代中医学者基于其血水同治的组方思路,扩展其临床应用,如盆腔炎、前列腺炎、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肿瘤类疾病。结论 当归贝母苦参之异病同治皆为其血水同治之配伍功效与多种疾病之病机吻合,临证之时应灵活加减。
闫津豪付强曲春成李冀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丸异病同治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在肿瘤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从“痰瘀毒”病机探讨当归贝母苦参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从《灵枢》相关论述出发,论述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同时在系统阐述“痰”“瘀”“毒”病机基础上解构当归贝母苦参的组方机理,并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果]从恶性肿瘤的病机来看,“痰瘀互结”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成形性病机,“毒”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恶性属性病机,可以总结为“无痰瘀,不成形”和“无毒邪,不恶性”。当归贝母苦参的组方原理可以与恶性肿瘤“痰瘀毒”病机相对应,总结为化痰祛瘀解毒法。所举2则案例,案例1患者为前列腺癌术后出现小便不利,因患者久为痰瘀之体,手术之后,络脉更损,痰瘀停滞,气化不利,故用当归贝母苦参化痰祛瘀解毒加通淋利尿之品而愈;案例2患者为肾癌晚期肿瘤病灶破溃而出现全程尿血,因患者痰瘀毒胶结不化,久而蕴热,损脉破络,致使肾络受伤,迫血外溢,故用当归贝母苦参和犀角地黄汤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而收功。[结论]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并在肿瘤临床上加以应用。
陈滨海张光霁
关键词:恶性肿瘤当归贝母苦参丸病机医案
加味当归贝母苦参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及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贝母苦参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及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联合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低、中、高剂量组(4、8、16 g·kg^(-1)·d^(-1)),连续给药14 d,第15天处死小鼠。给药第0、4、8、12、15天测量肿瘤体积;称取瘤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将脾脏淋巴细胞与H22肝癌细胞共培养,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脾脏和肿瘤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及PD-1、LAG-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后第8天,各给药组肿瘤体积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第15天肿瘤体积和瘤重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顺铂组下降最为明显。与模型组、顺铂组比较,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其中顺铂组升高最为显著;与模型组、顺铂组比较,加味当归贝母苦参各组脾脏、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和肿瘤细胞杀伤率均显著增高(P<0.01),LAG-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加味当归贝母苦参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PD-1 mRNA表达较模型组、顺铂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可能通过下调LAG-3表达,促进H22肝癌荷瘤小鼠CD4^(+)、CD8^(+)T细胞的增殖并向肿瘤微环境浸润,从而改善T细胞免疫活性、抑制肿瘤生长,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与免疫检查点抗体联用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
马晓洁刘犇王磊李海龙李亚玲李长天舍雅莉
关键词:肝癌
当归贝母苦参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当归贝母苦参加味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湿热瘀阻证的临床有效性,并观察其安全性,以期探讨及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CP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
韦绍顺
关键词:坦索罗辛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效实验探究当归贝母苦参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作用机理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加以药效实验探究当归贝母苦参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和文献挖掘获得当归贝母苦参加味活性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预测,同时对TCMSP数据库成分已有靶点加以补充;运用在线孟德尔人类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数据库、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收集CP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生信分析,构建靶点蛋白-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图,运用CytoNCA筛选核心靶点,并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网络展示;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Vina对当归贝母苦参加味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Western Blot法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筛选出当归贝母苦参加味活性成分67个,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天竺葵素、等重要成分,对应靶点411个,疾病靶点806个,药物与疾病的共有靶点155个;筛选出的核心靶点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MAPK1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39个关键蛋白;GO富集分析得到凋亡过程的负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MAP激酶活性的正调控、MAPK级联、核内NF-κB输入等369个生物过程,胞浆、细胞质、线粒体、蛋白质复合物等30个细胞组分,蛋白质结合、酶结合、一氧化氮合酶调节活性、MAP激酶活性、NF-κB结合等57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93条;分子对接显示β-谷甾醇与丝裂原活化蛋白
刘桂敏汤轶波于淑俊佟科锦王帅强沈真如刘丹刘柘君唐田刘振权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网络药理学
当归贝母苦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研究当归贝母苦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筛选当归贝母苦参的药物成分及靶点,运用Gene Cards、OMIM及Gis Ge NET检索BPH的疾病靶点,venny2.1筛出共同靶点.STRING分析并构建PPI,Metascape进行GO和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建立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采用当归贝母苦参药液灌胃治疗,留取前列腺组织、称重,采用RT-PCR检测m RNA表达,WB检测靶点蛋白表达.研究发现当归贝母苦参中的31个有效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75个疾病靶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其中槲皮素、犀草素、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豆甾醇、菜豆素、8-异戊烯基山柰酚等是核心成分,JUN、ESR1、TP53、AKT1、IL6、MAPK1、TNF、MAPK14、EGFR和VEGFA是至关重要的靶点.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交集基因最可能相关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对激素反应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膜筏、膜微区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蛋白激酶结合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当归贝母苦参主要参与脂类代谢、PI3K-AKT、HIF-1、MAPK、EGFR、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q RT-PCR检测显示ESR1、AKT1、IL6、MAPK1、EGFR m RNA表达量降低,Western blot (WB)检测显示ESR1、AKT1、IL6、MAPK1和EGFR蛋白表达量降低.当归贝母苦参主要通过调节脂类代谢、PI3K-AKT、HIF-1、MAPK、EGFR、雌激素等信号通路的ESR1、AKT1、IL6、MAPK1、EGFR等疾病靶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陈少峰耿强赵丰高瑞芳李重孙远张圆李春旭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丸良性前列腺增生网络药理学
基于TGF-β1/Smad通路探讨当归贝母苦参调控CAFs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
背景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实体肿瘤内沉积和重塑细胞外基质(ECM)的最主要细胞。CAFs和ECM重塑都已被证明在肿瘤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然而,CAFs相关的ECM重塑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功能仍不清楚。相较于肿瘤细胞...
张天成
关键词:胃癌当归贝母苦参丸氧化苦参碱
基于“湿热生虫”理论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病机及当归贝母苦参加滑石组方思路被引量:9
2022年
慢性前列腺炎(CP)为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其中医病因多与虚、湿、热、瘀相关,表现为虚实夹杂的病性特点。基于国医大师王琦从虫毒论治男性不育经验和中医“湿热生虫”理论,认为湿热常致虫毒患生,湿热证与虫毒证常同时出现,因此提出CP中医主导病机为肾虚湿热、血瘀虫毒。中医治疗应根据辨证给予“扶正”和“祛邪”,其中“祛邪”应注重辨治湿热、血瘀、虫毒。国医大师王琦、段亚亭根据《金匮要略》注“男子加滑石半两”,将当归贝母苦参加滑石用于CP的治疗。分析四味药物功用特点,当归化瘀润燥以行气血,贝母清热开肺以通水道,苦参清热燥湿以祛虫毒,滑石清热利水以通前窍,共奏清热利水、活血杀虫之效,符合CP“祛邪”的中医治法。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当归贝母苦参加滑石可能在下尿路症状感染、盆腔疼痛、细菌感染等方面具有治疗作用。
符方智易港任杰周青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当归贝母苦参丸滑石组方思路
国医大师段亚亭教授运用当归贝母苦参经验被引量:8
2021年
《金匮要略》所载当归贝母苦参原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国医大师段亚亭教授,精研经方及本草药性理论,结合多年临床,认为本方具有清热散结、燥湿解毒、养血化瘀、润燥解郁之功。秉承"有是证则用是药"观点及异病同治理念,能扩展本方的运用,他将本方运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炎症性疾病、湿疹、慢性咳嗽等病机属于湿热内蕴、血虚热郁、血瘀内结者,疗效显著。就段亚亭教授运用当归贝母苦参的经验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肖战说邹建华段亚亭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丸经方国医大师
加味当归贝母苦参对CNP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贝母苦参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组织形态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月龄雄性SD种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另50只为模型组。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则采用注射前腺蛋白提纯液和完全弗氏佐剂法来制作,模型成功建立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低、中、高剂量组、前列倍喜组、模型组,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0.8 g/mL、1.6 g/mL、3.2 g/mL。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则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上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1次/d,连续药物干预4周。给药完成取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称重,然后观察前列腺湿重,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组织形态学:模型组前列腺组织炎症明显,列腺腺体减少,腺泡变小,腺泡上皮萎缩呈低立方或扁平状,部分基底膜被破坏,间质水肿;加味当归贝母苦参及前列贝喜胶囊的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实验性CNP大鼠模型前列腺组织炎症明显,前列腺组织遭到破坏;提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改善前列腺组织形态,是其治疗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郑军状董静波陈湛张尧裘磊陈伟伟
关键词:当归贝母苦参丸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形态学

相关作者

闫德祺
作品数:29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黄淮学院
研究主题:当归贝母苦参丸 活性成分 H22荷瘤小鼠 苦参 抗癌作用
吴红彦
作品数:189被引量:993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研究主题:黑逍遥散 阿尔茨海默病 逍遥散 抑瘤 参芪
李海龙
作品数:146被引量:776H指数:16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胃癌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脾肾阳虚型 当归
刘永琦
作品数:482被引量:2,444H指数:24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黄芪多糖 BMSCS 红芪 当归多糖
舍雅莉
作品数:62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病理学 葛根素 去卵巢大鼠 癫痫 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