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37篇“ 影像学诊断技术“的相关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破裂与血栓形成是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斑块的病理分型是决定其破裂的关键要素,与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通过影像学诊断技术早期筛查不稳定AS斑块并及时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对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挽救高危患者的生命意义重大。主要针对AS斑块的非侵入性和侵入性的影像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金陈渊朱昊陈炜越沈霖纪建松赵中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显像
尘肺病影像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2023年
尘肺病的发生很普遍,尤其是一些特殊职业中,比如煤矿、金属矿业等方面,而且其危害性很强,会带来严重的咳嗽、咯血等问题,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目前对于此病的诊断,一般是选择X线片,但无法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所以临床上关注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尽力实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改善预后,保证患者的生存期。基于此,文章针对尘肺病诊断方面胸部X线检查、CT技术、DR技术、MRI技术等进行综合论述,评估不同技术诊断优势以及不足。
王迅
关键词:尘肺病影像学诊断技术
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22年
观察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中超声、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予以超声检查诊断、MRI检查诊断。比较单一诊断效能及二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超声联合MRI诊断早期乳腺癌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较单一超声诊断效能、单一MRI诊断效能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单一影像学诊断相比较,超声与MRI影像学技术联合用于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更高。
王艳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超声MRI
国内尘肺病影像学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22年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病无合并症临床症状轻,故发病不容易被发现,我国尘肺病诊断以直接数字化摄影及普通高仟伏X线摄影后前位胸片影像改变为主要诊断依据。近几年,人工智能(AI)在尘肺病医影像学的辅助诊断方面也受到了国内专家的关注。文章就近几年国内尘肺病影像学诊断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供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参考。
李忠学赵夏姿汤永中黎乾昌韦宥合李小萍黄世文
关键词:尘肺病多层螺旋CT合并症数字化摄影
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
影像学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为疾病的认识提供了科和直观的依据,能更好地配合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分期等方面,为最终确诊疾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影像学技术、新设备、新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已...
朱光宇编
子宫内膜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对比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结合临床对比常规超声、弹性成像、MRI的诊断结果,分析各自优缺点,评价其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病理证实,其中32例为恶性,44例为良性。综合常规超声、弹性成像、MRI三种技术进行对比,评价其诊断价值,筛选关键指标。结果:三者联用诊断疑似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93.3%,误诊率为4.5%,漏诊率为9.4%,准确率为93.4%。三者联合使用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使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或MRI诊断,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三者联合使用的误诊率、漏诊率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或MRI诊断(P<0.05)。结论:三者联用一定程度可弥补各自诊断技术的局限性,对确诊子宫内膜癌的良恶性有重要的意义。
缪绿妍李岚高凌胡云鹏
关键词:常规超声弹性成像MRI子宫内膜癌
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评判效用
2020年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由静脉阻塞、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肌肉泵功能障碍或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长期下肢静脉高压所引起的疾病[1]。CVI的症状和体征对其静脉功能评估的特异性通常较低[2],因此准确的检查手段非常重要。对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阻塞的有无、位置、范围或严重程度,需要更详细的静脉系统检查,从而能从病因解释症状、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或经皮手术、评估术后血流动力改善情况并建立慢性静脉疾病的自然病史。
杨金铭吴英锋
关键词: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阻塞自然病史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影像学诊断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程进展漫长,病变复杂多样,临床分期较为困难。肝穿刺病理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如何通过无创手段准确检测脂肪肝是目前研究热点。影像学检查可定性、定量评估肝脂肪变性及纤维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创诊断影像学方面的相关进展。
洪佳施漪雯吴晓宁尤红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像学
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技术新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目前,肝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肝脏病变的金标准,是明确病灶性质、确定肿瘤分化程度、评估弥漫性肝病,如脂肪变、炎症、铁沉积和纤维化程度的主要依据。但该方法系有创性、取材具有局限性、术后可能的并发症等而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不适合在长期疗效监测和新药研发试验中重复使用。相对而言,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无创、患者依从性好、检查时间短、检查范围广等优势,具有多种成像模态可供选择,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疾病的组织特点。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肝病疾病诊断中不断被应用,为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和新药研发评估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1超声成像新技术研究进展1.1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成像技术是应用微泡的非线性声效应来进一步提高灰阶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使得实时动态观察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流动力表现成为可能。随着超声造影剂及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肝脏超声造影的研究及应用逐渐增多。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和描述方法。尽管在部分医疗机构,超声造影已作为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和DCE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替代方法,但总体而言,对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仍处在较为初级的探讨阶段,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
汪登斌
关键词:肝脏疾病弹性成像超声计算机断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比彩超、钼靶、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各自优缺点,评价其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乳腺微小肿块48例患者,病理证实29例为恶性,19例为良性。从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及准确率等方面,综合彩超、钼靶、MRI进行评价。结果 3者联合使用诊断乳腺微小肿块:敏感度93.1%,特异度94.7%,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90.0%,误诊率5.3%,漏诊率6.9%,准确率93.8%。3者联合使用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钼靶、彩超或MRI。结论 3种技术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各自的局限性,对诊断早期乳腺癌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
缪绿妍吴艳春张亦哲
关键词:彩超钼靶磁共振成像早期乳腺癌

相关作者

付永娟
作品数:38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学 临床病理学分析 癫痫 病理学特点
缪绿妍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彩超 影像学诊断技术 磁共振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黄翼然
作品数:791被引量:3,173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肾肿瘤 勃起功能障碍 肾癌 前列腺癌 预后
卢德宏
作品数:257被引量:982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难治性癫痫 病理学 癫痫 免疫组织化学 中枢神经系统
黄备建
作品数:222被引量:1,629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