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36篇“ 微乳液法“的相关文章
-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
- 2024年
-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是一项特色鲜明的经典无机化学实验,制备途径多样。本文针对综合化学实验“纳米氧化锌粉的制备”的现有实验流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设计了基于微乳液法的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实验、微乳液形成影响因素的探究性实验与光催化性能的动力学实验。本实验方案反应温和易控,操作安全,现象明显,绿色环保。相对于传统的纳米氧化锌制备实验,本方案内容充实,时间利用率更高,实验内容安排更科学合理;现象明显,趣味性更强;综合性、探究性更强,在巩固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科研技能。
- 江梓键刘雨昂宗毅健范勇朱万春郭玉鹏
- 关键词:微乳液法氧化锌光催化
- 微乳液法制备铈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对二甲苯研究
- 对二甲苯(PX)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业原料,易挥发、刺激性强,会对人体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且PX具有较强的光化学作用,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加剧大气环境的污染。为保护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亟需开发一种高效绿色的降解...
- 赵鹤
- 关键词:催化臭氧氧化对二甲苯微乳液法
- 推荐一个无机合成综合实验——基于废弃大豆油的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 2024年
- 纳米氧化锌是一类多功能纳米材料,由于其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传统的合成方法存在成本过高、过程复杂、产物不稳定等问题。微乳合成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物尺寸可控等优点,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合成方法的缺陷。特别是将废弃大豆油合成的乳化剂应用在合成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又能满足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化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产物纳米氧化锌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实现了无机合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综合偶联,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进行综合实验能力的目的。
- 王瑜张守磊吕天明宿艳刘潇彧田福平孟长功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微乳法
- 微乳液法制备压电陶瓷钛酸钡粉体探析
- 2023年
- 以氢氧化钡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选取OP-10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油相、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微乳液法制备钛酸钡粉体,探析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反应物氢氧化钡的浓度为0.1 mol/L、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55℃时,所得的钛酸钡微粉粒径最小,分布最均匀,分布范围最窄。
- 张锂
- 关键词:微乳液法压电陶瓷钛酸钡
- TiO_(2)纳米颗粒的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工艺
- 2023年
- 为了获得小尺寸、均一分散的纳米粉体,借助反相微乳液法来实现纳米材料微观形貌及粒径的有效调控。以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X-100)、正己醇、环己烷与含有钛酸正丁酯和氨水的水相,构成油包水型(W/O)微乳体系,借助水核内的化学反应,获得了颗粒状的纳米TiO_(2)。以XRD、IR、TG-DSC、SEM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35℃恒温水浴中,控制环己烷、TX-100、正己醇体积比为20:5:3,钛酸四丁酯、浓氨水体积比为1:1,搅拌反应2 h,于500℃煅烧2 h制得锐钛矿为主晶相、粒径在50~100 nm的球型TiO_(2)粉体。研制的TiO_(2)有助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对治理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孙强强赵鹏程邹启玲
-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二氧化钛锐钛矿
- 一种采用微乳液法富集并回收高纯稀土元素的方法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微乳液法富集并回收高纯稀土元素的方法,属于稀土湿法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以酸性低浓度稀土离子水溶液作为稀土料液,采用微乳液体系对稀土离子进行富集,经过离心分离,得到负载稀土离子的微乳液体系和萃余液,将...
- 何金桂李勇崔晓晓董国桢
- 微乳液法制备卟啉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乳液法制备卟啉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用四辛基溴化铵形成微乳液,以帮助四苯基卟啉锌的成核和生长,在乳化剂作用下诱导卟啉分子发生组装,制得自组装卟啉纳米结构。本发明方法制得的ZnTPP‑TOA...
- 李俊吉王济单丹
- 微乳液法制备石墨烯—羰基铁粉复合微球及其吸波性能
- 2023年
- 以开发轻量、高效、宽频的吸波材料为研究目的,本工作利用微乳液法制备石墨烯-羰基铁粉复合吸波微球,采用XRD、拉曼光谱(Raman)、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重点研究了石墨烯(rGO)含量对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样品厚度为2.00 mm、rGO含量为6.7%(质量分数,全文同)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强,其最小反射损耗达到-30.42 dB,有效吸收带宽为5.04 GHz(11.28~16.32 GHz)。rGO的添加有利于形成珊瑚孔洞结构,增加了电磁波的入射路径,同时孔洞的存在有利于增强介质之间的极化现象。rGO和羰基铁粉(CIP)的均匀分散构成了多吸波机理的协同效应。
- 何恩义殷诗浩叶永盛丁迪胡正浪吴海华
- 关键词:石墨烯吸波机理吸波性能
- 微乳液法制备上转换纳米粒子组装体的综合实验设计
- 2023年
- 当前,大多数体内应用所使用的光源为具有光毒性和低组织穿透能力的紫外(UV)或可见光,这就使得可利用近红外光(NIR)激活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UCNPs所吸收的NIR激发光在780~2500nm之间,生物组织对该波长范围的光吸收很低,造成NIR的组织穿透力明显强于UV和可见光,又因NIR能量较低,对生物组织的伤害也比较小,这些优势促使充当换能器的UCNPs在成像、光动力疗法(PDT)、光遗传学和光控药物/生物分子释放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本实验综合采用微乳液法制备UCNPs组装体,使用多种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能让学生明白自组装的原理,学习自组装的制备工艺,掌握粒径仪、光谱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基本操作,较为系统地完成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三个过程的综合训练。
- 张振
- 关键词:微乳液自组装
- 微乳液法制备稀土镧掺杂MoO_(3)-TiO_(2)粉体及其光致变色性能
- 2023年
- 以钼酸铵为钼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镧为镧源,在150℃条件下通过微乳液法成功合成了La、TiO_(2)、MoO_(3)共掺杂的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别对掺杂粉体的物相、形貌和掺杂成分进行了研究,并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对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成功掺杂到MoO_(3)-TiO_(2)粉体材料中,并且粉体呈现TiO_(2)锐钛矿相,光致变色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当La掺杂量为15%时,光致变色性能最好,且为MoO_(3)-TiO_(2)粉体的6倍。
- 贾煜俞莉红高文元
- 关键词:微乳液法三氧化钼光致变色材料
相关作者
- 胡晓丽

- 作品数:22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选择加氢 催化剂 加氢方法 选择加氢催化剂 加氢活性
- 孙利民

- 作品数:192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催化剂 选择加氢 加氢方法 加氢活性 裂解汽油
- 吕龙刚

- 作品数:114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催化剂 选择加氢 微乳液法 选择加氢催化剂 孔分布
- 马好文

- 作品数:212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催化剂 选择加氢 选择加氢催化剂 加氢活性 加氢方法
- 王斌

- 作品数:443被引量:6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加氢活性 选择加氢催化剂 催化剂 选择加氢 加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