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4篇“ 微创穿刺清除术“的相关文章
- 尼莫地平联合微创穿刺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微创穿刺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3)。2组患者均给予微创穿刺清除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尼莫地平治疗1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治疗后2组患者头痛、头晕、感染、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NSE、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m、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m、PI显著高于治疗前,R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m、PI显著高于对照组,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4/53)、9.09%(5/5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 胡洋洋王常娟杜静静苟秉林张龙刘扬王腾飞
- 关键词:尼莫地平微创穿刺清除术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
-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内血肿的应用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脑内血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内血肿患者应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效果较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 朱先飞
- 关键词:脑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神经功能
-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 2021年
-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
- 姬翔
- 关键词:微创穿刺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
- 微创穿刺清除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2021年
- 探究微创穿刺清除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6月-2021年6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6例。单双数原则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穿刺清除术。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发症、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二次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研究对象NCSE、MoCA评分无差异(P>0.05)。用药3个月后,研究组NCSE、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效果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杨军
- 关键词:微创穿刺清除术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效果神经功能缺损
- 老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干预体会
- 2021年
- 观察老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88例(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随机分为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的观察组(4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观察患者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低,ADL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中,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 蒋梅梅蒋俊霞夏菲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对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对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保定唐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HICH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A组患者行大骨瓣开颅术,B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4 d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4 d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14 d 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A组的79.63%,而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A组患者的25.93%;与术前相比,术后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而两组患者ADL、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均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可降低HICH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并改善其神经功能,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 和杰王宁郭娜邸春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神经功能炎症反应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损伤小且并发症少,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韩非顾俊怡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并发症
- 微创穿刺清除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2019年
-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清除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计32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病残率为3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微创穿刺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 朱学魁
- 关键词:微创穿刺清除术脑出血保守治疗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抽选时间段2017年2月-2018年11月间收入的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选择其中一般资料相似度较高的患者53例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样本。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命名为对照组(n=27)与实验组(n=26)。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价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记录为88.46%,对照组仅为59.26%,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侯得军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头颅局部亚低温
- 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
- 目的:脑出血破入脑室占脑出血的40%,是脑出血的严重类型,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大、预后差、并发症多、患...
- 曹忠文
- 关键词: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穿刺清除术腰大池持续引流术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贺启荣

- 作品数:69被引量:2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疗法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 谢伟星

- 作品数:37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型颈椎病 颈段 微创穿刺清除术 脑水肿 动态MRI
- 韦可聪

- 作品数:46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微创穿刺清除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SOLITAIRE 脑水肿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 朱云中

- 作品数:46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型颈椎病 颈段 动态MRI MRI 脑水肿
- 梁建平

- 作品数:15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微创穿刺清除术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微创穿刺术 丘脑出血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