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2篇“ 微囊藻毒素-LR“的相关文章
微囊毒素-LR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微囊毒素LR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它包括:1)取350μL MB‑IgY对水样进行富集,磁分离,弃掉上清液;加入200μL IgG‑SH在37℃烘箱中旋转混匀富集1 h,在此期间,制备AuNBPs预混液;反...
李金华梁澜千杨帆王珺崔雪婷
基于Apt@Au传感器的微囊毒素-LR传感检测
2024年
微囊毒素(MC-LR)是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已确认的一种神经毒素和致癌物质,其高效检测备受关注。该文通过金硫键作用将适配体直接结合到丝网印刷金电极表面,形成适配体@金(Apt@Au)敏感膜,当样本中存在MC-LR时,敏感膜上的适配体与MC-LR相互作用,引起[Fe(CN)_(6)]^(3-)/[Fe(CN)_(6)]^(4-)探针电对的电子传导发生变化,差分脉冲伏安(DPV)响应电流增加,由此构建了一种用于MC-LR检测的Apt@Au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该传感器检测MC-LR的线性范围为0.001~50.00μg/L,检出限可达0.001μg/L,对微囊毒素-LA、微囊毒素-YR、节球毒素以及水体中常见的金属离子无明显响应,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将其用于合成水样检测也显示出良好的回收率。Apt@Au传感器用于MC-LR检测具有流程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胥均艳何薪宇徐溢
关键词:MC-LR环境水样
镁改性水生植物生物炭吸附水中的微囊毒素-LR被引量:2
2024年
利用水生植物苦草和狐尾制备镁改性生物炭,并对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隙度、元素组成、pH_(pzc)、FTIR、XPS、XRD进行表征,开展吸附水中微囊毒素-LR(MC-LR)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镁改性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中孔孔容,其表面负载有MgO和Mg(OH)_(2),且具有更多的含氧基团和更高的pH_(pzc).以2.0 mol·L^(-1)的MgCl_(2)浸渍制备的镁改性生物炭对MC-LR的去除效果最佳.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Elovich和颗粒内扩散模型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对MC-LR的吸附,而较高的pH和较大分子量的DOM会抑制吸附.颗粒内扩散、中孔填充是吸附的重要机制,还可能存在氢键、静电吸引和π^(+)-πEDA相互作用力.本研究为水生植物残体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陈刚朱赫特陈浩然郭雅欣鲜啟鸣
关键词:水生植物生物炭MC-LR
一种检测微囊毒素-LR的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检测微囊毒素LR的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该荧光探针由邻苯二酚和三价铁在pH为3~4的缓冲溶液中混合而制得,可以低成本和高灵敏检测水样中MC‑LR。首先,该探针制备方法简单,能对MC‑LR表现出良好的灵...
李春艳秦崇康
饮用水中微囊毒素-L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梁澜千
微囊毒素-LR对生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低质量浓度微囊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及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组),1,5,10,30μg/L)MC-LR的水溶液灌溉生菜30 d,通过分析生菜叶片及根系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及淀粉含量、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生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对MC-LR慢性暴露的响应。【结果】10和30μg/L MC-LR组生菜对MC-LR的富集系数较5μg/L MC-LR组分别显著上升10.85%和17.83%(P<0.05),而对MC-LR的转运系数分别显著下降17.46%和13.85%(P<0.05)。与对照组相比,1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了9.17%(P<0.05),叶片中果糖含量及根系中葡萄糖含量和淀粉酶(AMS)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52.71%,19.13%和37.01%(P<0.05);5,10和30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和根系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叶片中性转化酶(NI)活性分别显著降低了27.10%,38.01%和37.29%(P<0.05),淀粉合成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20.92%,24.57%和30.28%(P<0.05),根系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AMS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1μg/L MC-LR水溶液灌溉对生菜叶片和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布和代谢影响较弱;而5~30μg/L MC-LR水溶液灌溉通过促进生菜根系淀粉分解和蔗糖代谢活性,维持体内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糖,从而提高生菜的抗逆性。
马腾袁昭瑞姜子涵陈国元李青松吴义诚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生菜慢性暴露
α-硫辛酸在微囊毒素-LR诱导草鱼卵巢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2024年
为研究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α-LA)在微囊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水生动物毒性效应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草鱼卵巢(Grass carp ovary,GCO)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α-LA以及α-LA与MC-LR共同暴露对GCO细胞活力的影响,随后根据测定的结果设置对照组(不添加MC-LR和α-LA)、125μmol·L^(-1)α-LA组、24μmol·L^(-1)MC-LR组及125μmol·L^(-1)α-LA+24μmol·L^(-1)MC-LR组,检测分析了α-LA在缓解MC-LR对GCO细胞活性、氧化应激以及炎症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4μmol·L^(-1)MC-LR可诱导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同时显著抑制谷胱甘肽(GSH)活性(P<0.05),当MC-LR处理组中加入125μmol·L^(-1)α-LA后,与MC-LR单独暴露组相比,LDH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GSH活性却显著上升(P<0.05)。对氧化相关基因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24μmol·L^(-1)MC-LR可显著降低SOD1、CAT和GST基因的表达量(P<0.05),当125μmol·L^(-1)α-LA与24μmol·L^(-1)MC-LR共同作用于GCO细胞后,与MC-LR单独暴露组相比,联合暴露组的GS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但SOD1和CAT两个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显著(P>0.05)。此外,对炎症因子进行分析发现,MC-LR单独暴露组TNFα和IL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暴露组中的TNFα和IL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却显著低于MC-LR单独暴露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α-LA可缓解MC-LR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细胞活力,抑制GCO细胞炎症的发生,从而减弱MC-LR对GCO细胞的损伤。
王辉何丽阮记明梁惜梅李福贵隗黎丽
关键词:Α-硫辛酸微囊藻毒素-LR
氨氮和微囊毒素-LR联合作用对斑马鱼肠道免疫和菌群的影响
2024年
氨氮和微囊毒素-LR(MCLR)是水生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为探讨两者对斑马鱼肠道潜在的协同效应,实验将成年雌性斑马鱼分别暴露于氨氮(30 mg·L^(-1))、MCLR(10μg·L^(-1))以及两者混合(30 mg·L^(-1)+10μg·L^(-1))的环境中,持续30 d。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氨氮暴露导致肠绒毛面积减少;MCLR暴露导致肠道绒毛破裂,空泡化面积增加;而联合暴露对肠组织损伤更为严重。这些变化伴随着肠道中溶菌酶和β-防御素的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显著降低,表明斑马鱼肠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此外,氨氮和MCLR的单独及联合处理还激活NOD1/2和TLR4a/4b信号通路,导致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上升,进而可能诱发肠道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氨氮和MCLR处理显著改变斑马鱼肠道内菌群的平衡,即氨氮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富度,MCLR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富度但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富度,而氨氮和MCLR联合作用增加肠道致病菌群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丰富度。进一步,两者联合暴露还导致肠道中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菌群丰度和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氨氮和MCLR联合处理对斑马鱼肠道免疫及菌群稳态产生了协同的负面影响,其对水生动物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况宇何亚欧阳康杨慧王良牟李大鹏李大鹏
关键词:氨氮微囊藻毒素-LR斑马鱼肠道菌群肠道免疫
富里酸(FA)对微囊毒素-LR(MC-LR)的光降解作用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为研究自然水环境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微囊毒素-LR(MC-LR)的光降解作用,选择DOM的主要光敏活性组分富里酸(FA)作为光敏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比了不同质量浓度FA(2.5、5.0、7.5、10.0 mg/L)溶液中MC-LR的光降解规律和光降解产物,并探究了不同pH、光照度对FA光降解MC-LR的影响。结果表明:MC-LR能在去离子水中发生直接光降解反应,不同质量浓度的FA对MC-LR的光降解均有促进作用,其中,7.5 mg/L FA对MC-LR的光降解作用最强,180 min时降解率达52.65%;FA对MC-LR的光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光降解产物与在去离子水中直接光降解的产物相同;不同pH和光照度下,FA对MC-LR的光降解作用依次为pH 6>pH 7>pH 8>pH 9,39.8μmol/(s·m^(2))>56.9μmol/(s·m^(2))>22.8μmol/(s·m^(2))。研究表明,pH和光照度均会影响FA对MC-LR的光降解作用,其中,pH为6、光照度为39.8μmol/(s·m^(2))时,FA对MC-LR光降解作用最强。
汪艳昭张静静张达娟戴伟毕相东
关键词:富里酸微囊藻毒素光降解
微囊毒素-LR对牛蛙蝌蚪脑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近年来,有害蓝水华的频繁发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发生蓝水华的水体中,微囊毒素(Microcystins,MCs)的检出率超过80%。MCs是蓝中常见的优势种微囊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到目前为...
王文超
关键词:两栖动物MC-LR神经递质炎症

相关作者

张慧珍
作品数:110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微囊藻毒素-LR MC-LR 微囊藻毒素 肺癌 生殖毒性
崔留欣
作品数:181被引量:498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氟 微囊藻毒素-LR 氟斑牙 氟暴露 基因多态性
钮伟民
作品数:83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微囊藻毒素-LR 微囊藻毒素 新鲜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ELISA
隗黎丽
作品数:65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草鱼 微囊藻毒素-LR 黄颡鱼 黄鳝 克隆
程学敏
作品数:142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氟 微囊藻毒素-LR 基因多态性 雄性大鼠 氟斑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