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1篇“ 微栓子信号“的相关文章
- 急性脑卒中监测微栓子信号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 2022年
- 旨在探讨急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监测微栓子信号与其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患者。专业人员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72小时内)持续监测60min获得微栓子信号,依据监测的微栓子信号(MES)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分为MES(+)阳性组( 23例)与MES(-)阴性组(73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采用酶法化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cy浓度预测微栓子阳性信号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MES(+)阳性组相比MES(-)阴性组血Hcy浓度水平更高 (37.97±14.75VS23.71±16.00) 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采用ROC曲线,血Hcy浓度评判是否出现微栓子阳性信号的最佳浓度为27.63umol/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9%、72.6%。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提示微栓子阳性的血浆指标,为脑卒中发生及复发提供新的生物学证据。
- 杨英亮刘桂艳徐英智
- 关键词:脑卒中同型半胱氨酸微栓子动脉粥样硬化
- 微栓子信号与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观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狭窄患者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signals,...
- 林文文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微栓子信号缺血性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
-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药物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和微栓子信号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药物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灌注和微栓子信号(MES)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MC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平均达峰时间(rTTP)]、MES阳性率和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r CBV和r CBF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 MTT和rTTP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ES阳性率和血管狭窄严重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MCA狭窄患者的脑灌注水平,降低MES阳性率,并减轻血管狭窄严重程度。
- 马龙路凯马宇崔友祥孙云川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脑灌注脑血容量微栓子信号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微栓子信号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微栓子信号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8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按照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其中评分>2分者为预后不良组(26例),评分≤2分者为预后良好组(57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栓子信号阳性率、Lp-PLA2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相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入院时微栓子信号阳性率(42.31%vs 14.04%)和Lp-PLA2含量[(371.78±84.23)μg/L较(259.84±72.33)μg/L]均明显增高(χ^(2)=6.56,P=0.01;t=6.2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栓子信号阴性/Lp-PLA2升高、微栓子信号阳性/Lp-PLA2升高均可提示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其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OR值分别为2.01、3.68,95%CI分别为1.07-3.77、1.63-8.27,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时Lp-PLA2浓度增高是其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微栓子信号阳性可提升高Lp-PLA2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微栓子信号阴性/Lp-PLA2升高、微栓子信号阳性/Lp-PLA2升高均可作为评估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 祝孔辉李浩常建军
- 关键词:脑卒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微栓子信号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微栓子信号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常规接受微栓子监测检查患者的微栓子信号发生率以及其相关临床特征。方法连续纳入自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常规30 min微栓子监测以及常规TCD检查中探及到微栓子信号的患者,收集基线信息。结果共5886例患者进行了30 min微栓子监测检查,其中50例存在微栓子信号,阳性率0.85%。大脑中动脉微栓子信号的出现率最高,达84%。46%(23/50)微栓子来源于动脉,包括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动脉或颈动脉狭窄、10例颅内动脉、4例烟雾病和1例ANCA相关性动脉炎;30%(15/50)提示心脏来源的微栓子,包括1例心房颤动、4例人造瓣膜和10例卵圆孔未闭;其他原因微栓子来源占24%(12/50),包括8例从右到左分流和4例未知来源。微栓子阳性的患者脑白质病变及认知障碍发生率高,分别为72%及68%。结论微栓子信号较罕见,不同的疾病微栓子信号的临床意义及机制可能不一样。
- 李朝霞赵性泉
- 关键词:脑卒中微栓子微栓子信号经颅多普勒超声
- 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颅多普勒监测微栓子信号,根据微栓子信号是否阳性,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栓子信号的影响因素;随访6个月,观察脑梗死复发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微栓子信号阳性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6例(30.51%)微栓子信号阳性;阳性组有颈动脉斑块占比[69.44%(25/36)]、颈动脉重度狭窄率[55.56%(20/36)]、血小板[(278.84±26.93)×10^(9)/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3.87±3.58)mg/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93±1.17)分]均明显高于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0.91±0.33)mmol/L]低于阴性组[分别为29.27%(24/82)、20.73%(17/82)、(215.48±16.53)×10^(9)/L、(9.87±2.07)mg/L、(4.88±0.58)分、(1.23±0.6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OR=7.425,95%CI:2.892~28.882)、重度狭窄(OR=2.692,95%CI:1.362~8.736)、高水平血小板(OR=8.462,95%CI:1.425~16.465)均是微栓子信号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所有患者获得随访,脑梗死复发15例,其中阳性组脑梗死复发率为22.22%(8/36),高于阴性组的8.54%(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3,P=0.040);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Log-rank检验,阳性组较阴性组患者更易出现脑梗死复发(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信号阳性与颈动脉斑块、重度狭窄和高水平血小板有关,提示这部分患者近期预后更差,需要更加密切的随访,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 李忠飞岑斯邵枝定徐阳
- 关键词:脑梗死微栓子信号影响因素近期预后复发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微栓子信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影响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信号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入院24 h内给予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微栓子信号。依据患者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进展性脑卒中分为进展组31例与稳定组209例。依据患者住院14 d临床疗效分为良好组189例与不良组51例。随访1年,依据是否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组26例与对照组214例。分析患者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血清hs-CRP水平与微栓子信号阳性率高于稳定组(P<0.01)。疗效良好组血清hs-CRP水平与微栓子信号阳性率低于不良组(P<0.01)。年龄、血清hs-CRP水平、微栓子信号阳性为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血清hs-CRP水平与微栓子信号阳性是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加强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性控制。
- 平会坤王亚于彩敏代红兰刘丽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微栓子信号血管性认知障碍
- TCD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TCD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先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以及重组狭窄度,并评价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并设为稳定组与不稳定组,采用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患者进行大脑动脉微栓子信号监测,观察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轻度狭窄20例、中度狭窄40例、重度狭窄30例;斑块稳定组30例,斑块不稳定组60例;其中稳定斑块组出现微栓子信号5例,比例为16.67%,不稳定斑块组出现微栓子信号50例,比例为83.33%;经随访发现,不稳定组再次发生缺血性卒的机率20.00%明显高于稳定组的3.33%,P<0.05。结论:TCD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患者临床诊断及再次发生缺血性卒风险评估的重要预测指标。
- 王钊吴华陈金龙张俊然庄诗萌
- 关键词:TCD急性缺血性卒中
- 缺血性卒中脑血流微栓子信号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研究
- 目的:通过监测存在不同程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流中的微栓子信号,比较微栓子信号在不同狭窄程度分组中的阳性率,探讨微栓子与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及进展提供临床数据,为干预治疗时机的选取提供帮助。 方法:根据选...
- 管宇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颈内动脉狭窄微栓子信号阳性率
- 文献传递
- NLRP3基因多态性与LAA型脑梗死及微栓子信号相关性研究
- 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全球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大约65%-80%的卒中患者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
- 程路凤
- 关键词:微栓子信号单倍型分析基因多态性
相关作者
- 潘旭东

- 作品数:309被引量:1,012H指数:1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卒中
- 黄怀宇

- 作品数:161被引量:71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帕金森病 甲襞微循环 脑梗死患者 微栓子
- 朱文辉

- 作品数:22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微栓子信号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狭窄 人工心瓣膜
- 高山

- 作品数:179被引量:1,976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经颅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TCD 烟雾病
- 马爱军

- 作品数:171被引量:3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大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脑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