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9篇“ 微言大义“的相关文章
一部史书定义一个时代 《春秋》:微言大义的六经之一
2024年
著史传统《春秋》是“儒家”六经之一,而从其中内容看,它又可以看作一部史书。史书所记载的,自然是“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邢静
关键词:微言大义六经史书
《春秋》“序辞”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对《春秋》《公羊传》的诠释被引量:1
2024年
《公羊传》是解释《春秋》之作,是春秋公羊学的开端。《公羊传》以义传经,主要通过书法或笔法,以阐发圣人的微言大义。“书法”,即《春秋》记事的一般法则,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书与不书、称谓、用词、时月日录、地录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曲折深微。“序辞”,即辞序或词序,是词在词组或句子结构中的先后顺序。《公羊传》认为,序辞是《春秋》书法之一,有微言大义。董仲舒是西汉公羊学的大师,在解释《春秋》《公羊传》时,一方面明确地概括出“序辞”的观念,且把序辞作为《春秋》正名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继承《公羊传》的基础上推见至隐,曲折幽深地阐释序辞的微言大义;再一方面,通过《春秋》序辞的书法而创造性地建构出天人之道,所谓“天之道,有序而时”。公羊学家所阐释序辞的意义即微言大义,与序辞的通常意义即常言常义有重大的间距,这有利于公羊学家发挥其主观思想以填补意义间距的空间。
刘国民
关键词:公羊学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 语言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本书分为语言服务、语言规划、汉语国际教育、语言观察四个部分,收录了《乌鲁木齐市Z医院语言服务现状调查研究》《河北蔚县学龄前儿童家庭语言规划研究》《“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回...
刘明
微言大义:有限时间内微电影的言说意义弥满
2024年
较之呈火热传播态势的短视频和微短剧,微电影逐渐转向传播主流价值观、传递人民心声、弘扬传统文化、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新阵地,通过“小切口”聚焦小人物、小家庭、小命运、小事件和小细节,使叙事主题与社会话题产生深度的交融共振,映照出大历史、大时代、大事件、大思想和大发展。凭借精品化的质量追求,在与短视频、微短剧的正面较量中突出重围,以“系列化”“网感化”的策略满足高频次观看需求,以“技术+艺术+思想”相融的传播思路开拓主流话语的言说空间。以妥适的距离和批判的目光重新审视关系世界,以易识别和易共情的策略进行文化的萃取,充分运用平民性、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的“微”本性,在信息传播、议题设置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于淼
关键词:语境
微言大义”与古代小说评点的索隐阐释
2023年
所谓“微言大义”,意即强调作文治事应发挥垂训警世的史传传统,同时挖掘隐含于“微”与“婉”之后的潜在意图及其言说方式。后世的文学评点在“以意逆志”解喻思维的作用下,逐渐强调“微言大义”如何推进对评点文本旨意或本事的索隐探求及其审美挖掘,促成了基于政教背景进行文本意义构建的阐释模式。“微言大义”索隐既是一种批评方法,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它对古代小说评点的阐释构建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庆新
关键词:小说评点史传传统文学评点以意逆志索隐微言大义
也谈微言大义和隐性/双重叙事进程的阐释与翻译
2023年
本文借应邀回应《微言大义》一文的契机,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首先针对该文提出的意义的难以表现和理解,揭示了德里达对索绪尔符号理论的误用,阐明了意义的相对稳定性,并从修辞立场出发提出了共享阅读的五种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隐性/双重叙事进程可以如何拓展“微言大义”这一概念,将其用于指涉同样的文字在不同叙事进程中同时表达的不同主题意义。这赋予了这一概念多层次的新内涵,包括“大义”如何取决于作品某一个局部的文字与他处文字的互动,以及“大义”如何在特定叙事进程中产生,而不是在上下文中产生。最后,就《微言大义》一文所举实例,探讨了如何打破前理解的藩篱,更好地翻译隐性/双重叙事进程。
申丹
关键词:微言大义翻译
于“反常处”见微言大义——《别了,“不列颠尼亚”》对英国“光荣撤退”的无声回击
2023年
本文以《别了,“不列颠尼亚”》看似有违新闻写作原则的地方——不断重复的“最后”、略显多余的描写、并不客观的用词为切入点,从具体的语言实例出发,结合中国香港回归前后的历史背景,挖掘作者独特的表达意图,深入分析这篇新闻的“微言大义”。《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聚焦英国的种种“辉煌不再”以及交接仪式上的各种“不体面”,来斩断英国与中国香港藕断丝连的妄想,暗含着作者对英国“光荣撤退”的回击。
甘乐韬郑昀
关键词: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职场闲谈的影响因素与双刃剑效应
2023年
职场闲谈是指工作场所员工之间浅显或琐碎的交流,交流内容通常与工作任务无关,相关研究在组织科学中处于萌芽阶段,已有研究呈现一定程度的碎片化,亟待系统梳理。为充分呈现职场闲谈的本体特征和诺莫网络,本文回顾了职场闲谈的内涵、测量、动机与功能,基于互动仪式理论、微角色转换理论、自我损耗理论、涟漪效应等视角尝试厘清职场闲谈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对职场闲谈的诺莫网络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职场闲谈在不同水平上(包括跨文化水平、组织水平和个体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认知-情绪”双路径,归纳式地提出职场闲谈可能对部分个体结果产生双刃剑效应,个体自我监督和互动关系性质在职场闲谈对个体结果的作用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未来研究需要深化职场闲谈的概念,系统探讨职场闲谈发生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为组织有效进行职场闲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赵国龙王楠
关键词:涟漪效应双刃剑效应
微言大义:申丹《双重叙事进程研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2023年
申丹在《双重叙事进程研究》中发现,“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在不少文本中并列前行,形成复杂的互动关系。从这一角度切入理论建构,她的研究见解独到。“隐性进程”或“双重叙事进程”机制的发现的确有助于阐释者识别文本中的“暗流”,使阐释臻于精准。本文认为,翻译界可以“场外征用”申丹此种理论,将其引入文学翻译与教学。毕竟,文本的解码是叙事学与翻译的共同课题,类似思维方式的借用亦是题中之意。译者不妨引入“隐性进程”新思维,探讨特定时空中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方案,以期促进文学翻译事业。
袁洪庚
关键词:文学翻译
探析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微言大义——以“经略”一词为例
2023年
众所周知,课程标准是教师日常教学的晴雨表和指南针,其内容精练,却字字珠玑,蕴含了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和时代要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细品味它的微言大义,会大大提升我们教学深度和思维理念,也能更好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立德树人”真正地落地生根。笔者试以课程标准中的“经略”一词为例,窥一斑而见全豹,谈谈个人感受。
赵小政
关键词:教学深度日常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关作者

刘德州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尚书》 微言大义 今文 常州学派 编纂
晁天义
作品数:36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史说 终结 历史科学 微言大义 二元对立
翁礼明
作品数:17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理论 新闻叙事 人文主义 文学 中国文学
卢可佳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现代阐释学 微言大义 超验 本体论 解构主义
张金梅
作品数:61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春秋》笔法 中国文论 《诗》无达诂 春秋笔法 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