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5篇“ 德性伦理“的相关文章
- 德性伦理和临终关怀
- 2024年
- 源于古希腊哲学的德性伦理在当代道德哲学中开始复兴。它关注道德行为者品性,而不是具体行为对错,但也被批评为乌托邦、相对主义、循环论述和个人主义。辩护后的德性伦理仍需结合现实分析,以得到临终关怀的德目结构。对人格德性的内容和结构讨论,更深层次涉及至今被忽略的政治德性或制度德性,揭示医生、患者和政治应有的德性,回应具体伦理问题:接受或拒绝可能延长生命的治疗,是否以姑息镇静方式减轻痛苦,如何面对死亡本身的挑战。
- 郭宇航
- 关键词:德性伦理临终关怀
- 论德性伦理学的方法论特质
- 2024年
- 德性伦理学在现代已然成为一种独立的规范性道德理论与伦理学方法。但相较而言,人们更多地熟知德性伦理学的“理论”身份,对其方法论属性则关注不够。后者旨在揭示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在解释道德现象、展开理论论证,尤其对道德的规范性证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方法或路径。从方法论上看,德性伦理学对德性的理解与把握采取了整体主义、特殊主义、“解释学循环”、内在主义等方法路径。探讨德性伦理学的方法论特质,有助于深化德性伦理学的自我理解,发挥德性伦理学的应用价值。
- 叶方兴
-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整体主义内在主义
- 幸福生活的条件——基于苏格拉底德性伦理学的探讨
- 2024年
-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即如何获得幸福,而如何过好生活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幸福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善,亦是人伦理行动的最终目的,幸福与德性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苏格拉底的德性伦理学中,德性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道路,是实现幸福的必要路径。本文将在此处探讨苏格拉底对于幸福与德性的关系,如何实现德性及如何使德性达到通往幸福生活的目的,最后,从现代的幸福关系出发,指出苏格拉底的德性伦理学对实现现代幸福生活有何启示和价值。
- 赖盼盼
-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伦理学
- 德性伦理理论在高校古谱诗词音乐美育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将德性伦理理论融入高校古谱诗词的音乐美育之中,旨在探索一种融合道德教育与审美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借助苏州大学“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基地”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德性伦理理论如何拓展音乐教育的道德维度,进而促进学生在审美体验与道德认知上的和谐发展。
- 齐若伊唐明务
- 关键词:德性伦理音乐美育
- “道德”的追寻——“道德之意”与早期中国哲学的德性伦理思想
- 2024年
- “道德之意”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思考“伦理生活”的独到思路,展现出中国思维下关于“德性伦理”的深度思考。在道家哲学中,“道德”与“伦理规范”形成一种张力,“德”呈现为一种与他者和宇宙由“和谐一体”而带来的“生生养育”的力量,而这种“和谐一体”的领悟与表达“是非分别”与“价值规范”的“名”形成一种悖谬关系。同时,“德”被理解为要通过“负的方法”扫除“名”才能显露的一种无造作的“德性”的“本原”,又被理解为在“心性论”语境中的精神感通能力以及人与万物乃至整体之“道”为一体的“深层本性”。思孟学派中如《五行》篇“德,天道”的思想也展示出儒家哲学的“道德之意”,“德”被理解为与人为造作的思维意识不同的自发性精神力量以及与周边万物乃至整体宇宙的共鸣。儒道互通的“道德之意”揭示出中国的“德性伦理学”的核心特质,“德”不可被“规范”替代,亦不能为主体性哲学把握,需诉诸人在关联性宇宙中关于“我一世界”一体性的生存领悟。
- 李佳轩
-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儒道关系
- 医学道德的式微与重建——兼论德性伦理、机构伦理和制度伦理关系
- 2024年
- 从胡卫民、张曙、兰越峰、张煜四位医生面临的困境,以及当前的医疗反腐态势分析,提出当前医学道德式微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于利益伦理研究的缺失,同时微观层面个人道德主导地位的式微,中观层面机构伦理建设阙如,宏观层面制度伦理建设亟待加强。当代社会亟须加强医德重建,首先需要充分重视利益伦理的研究,利益必须加以限制,同时要加强制度伦理、机构伦理和德性伦理建设,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由内而外的伦理系统,让伦理遍布医学各个领域,引领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 邹明明
- 关键词:制度伦理德性伦理医学道德
- 阿特伍德《浮现》中的动物性与德性伦理
- 2023年
- 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以精妙的构思与缜密的技法,叙写女主人公重返魁北克荒岛的故土,通过对动物特质的模拟、演绎,以及对脆弱性、依赖性事实的深切体悟,使得其生存境遇得以更新,进而推进德性实践,重塑道德伦理秩序,构建共济互助的生命共同体。文本中的动物性叙事,旨在挖掘人类本质特征遮蔽下的动物性,探询人类与自然生态、动物集群等的意义关联,力图破除人类至上的沙文主义,推进基于共同体的道德实践。
- 刘庆来郭星
- 关键词:阿特伍德《浮现》动物性德性伦理
- 中国德性伦理传统的哲学支柱、普遍精神及其可能贡献
- 2023年
- 当代反传统主义者和某些很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德伦理学”者,对德性伦理的普遍性或世界性特质要么持否定态度,要么持怀疑心理。检视和反思中国德性伦理传统的根本方面,我们既可以看到德性伦理的特殊主义或历史主义的一面,也可以发现其中具有超越特殊主义或历史主义的普遍性或世界性的特质。中国德性伦理传统的世界性特质以中国文化中的天地万物一心为根本体现,由此辐射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一系列普遍性精神或文化潜质即道心、仁善、天命和美德。中国德性伦理传统的哲学支柱与普遍性精神,在自我丰富与转化中唤起现代社会德性伦理创新的觉醒与真诚的回归,为今日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伦理问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德建设提供新的思想灵感和精神资源。面对现代性道德困境,中国德性伦理传统在具体问题上仍然能够提供如何理解世界、实践及人的存在的思路。
- 王文东
- 关键词:德性伦理道德建设
- 德性伦理视域下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及其德育价值探析
- 2023年
- 作为相同历史时代中西方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都着眼于道德主体的德性养成,既具有目的归旨、核心内涵、理论方法等本质取向上的融通性,即以“道”与“至善”为目的指向和道德理想,以“德性”伦理为核心内涵观,以“中庸”与“中道”为理论方法;又存在话语逻辑、实现路径、发展方向等不同历史文化基因下的差异性,表现在思维论证与推演过程,德性生成及至善理想的实现,道德目标指向的侧重与现实出路等方面。其伦理思想在当代仍具德育向度及德育价值,尤其在价值导向、过程方法、内容体系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 阳新青
- 关键词:德性伦理孔子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德育
- 德性、情形主义与道德感知 ——对德性伦理学的一个辩护
- 白玉洁
相关作者
- 杨豹

- 作品数:48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
- 研究主题:西方德性伦理 德性伦理 德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荀子
- 龚群

- 作品数:166被引量:35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德性 正义 共同体 后果主义 最大化
- 王文东

- 作品数:67被引量:14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 研究主题:宗教 生态伦理 伦理 《礼记》 德性
- 方熹

- 作品数:45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威廉姆斯 规范伦理学 德性 德性伦理学 高校
- 高国希

- 作品数:87被引量:6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德性 道德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