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7篇“ 德性伦理学“的相关文章
- 论德性伦理学的方法论特质
- 2024年
- 德性伦理学在现代已然成为一种独立的规范性道德理论与伦理学方法。但相较而言,人们更多地熟知德性伦理学的“理论”身份,对其方法论属性则关注不够。后者旨在揭示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在解释道德现象、展开理论论证,尤其对道德的规范性证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方法或路径。从方法论上看,德性伦理学对德性的理解与把握采取了整体主义、特殊主义、“解释学循环”、内在主义等方法路径。探讨德性伦理学的方法论特质,有助于深化德性伦理学的自我理解,发挥德性伦理学的应用价值。
- 叶方兴
-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整体主义内在主义
- 幸福生活的条件——基于苏格拉底德性伦理学的探讨
- 2024年
-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即如何获得幸福,而如何过好生活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幸福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善,亦是人伦理行动的最终目的,幸福与德性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苏格拉底的德性伦理学中,德性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道路,是实现幸福的必要路径。本文将在此处探讨苏格拉底对于幸福与德性的关系,如何实现德性及如何使德性达到通往幸福生活的目的,最后,从现代的幸福关系出发,指出苏格拉底的德性伦理学对实现现代幸福生活有何启示和价值。
- 赖盼盼
-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伦理学
- 德性、情形主义与道德感知 ——对德性伦理学的一个辩护
- 白玉洁
- 尼采与德性伦理学运动
- 2022年
-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德性伦理学运动的发展,尼采与德性伦理学的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麦金太尔把尼采放到德性伦理学的对立面,索罗门把尼采理解为亚里士多德式德性伦理学家,斯旺顿认为尼采提供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方案。本文认为,有必要把德性伦理学运动和德性伦理学传统区分开来。尼采与亚里士多德都可以被理解为德性伦理学传统中的一部分,尽管他们为德性伦理学运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但他们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德性伦理学家。
- 韩王韦
- 关键词:尼采亚里士多德德性德性伦理学
- “以羊易牛”的德性伦理学辩护及其问题
- 2022年
- 德性伦理学往往被批评者认为无法为行动提供明确的指引,具有模糊性和不可应用性,因此,它难以成为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有力竞争者。孟子对齐宣王“以羊易牛”正当性的道德辩护具有德性伦理学特色。无论牛还是羊都被视为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为了衅钟而宰牛或者杀羊不应被视为道德错误。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是“以羊易牛”的道德理由。人类对待动物的方式不能完全遵循普遍的道德原则,而是必须结合具体的境遇运用实践智慧。对“以羊易牛”的德性伦理学辩护揭示出,德性伦理学能够以不同于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思路进入传统应用伦理学议题的讨论,但其辩护中所隐含的“以道德圣贤作为行动正当性判断标准”的主张,会带来行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 马丽
- 关键词:德性伦理
- 回到行为者本身:当代德性伦理学的进路被引量:2
- 2022年
- 当代兴起的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不同于功利论和义务论的理论进路,是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以行为者为中心涉及如何以德性概念来解释或理解行为与情感。德性是在道德现象世界表现为行为与情感的行为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以行为者为中心,德性伦理学就不仅仅将行为看成单个孤立的原子式行为,而是将行为和情感与行为者内在关联。回到行为者本身,还需要回答为什么人需要德性。德性伦理学强调行为者的幸福与德性的内在关联,虽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不否认外在善在幸福概念中的地位。然而,仅仅看到德性与行为者幸福的内在关联还没有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德性有时要求自我牺牲。回答这一问题,就要超出自我幸福的眼界。当代德性伦理学以伦理自然主义来解释人类需要德性的问题。在麦道威尔那里,他提出了“第二自然”的概念,而赫斯特豪斯则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提出了四重功能目的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回到行为者本身,建构德性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 龚群
- 关键词:行为者德性情感自然主义
- 心何以成为道德的基础——论斯洛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
- 2022年
- 情感与理性一直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近代伦理学也一直以理性主义伦理学为主流。而当代著名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家斯洛特则高扬情感对于道德的重要作用,并在东方阴阳理论以及心的概念的基础上更是进一步提出心是道德的基础,创造性地将东西理论融合并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概念的重要性。作为阴阳情感实体的心,不仅能够解释美德的运行机制,还能够将情感与理性统一成为心的一体两面。
- 初赵蓥
- 关键词:斯洛特移情
- 德性伦理学的社会智力理论论证——以南希·斯诺为中心的考察
- 2022年
- 20世纪末21世纪初,德性伦理学的蓬勃发展已然延伸到了科学领域。时至今日,德性伦理学与当代心理科学之间的亲缘性愈加明显。南希·斯诺基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描绘了一个“特定于社会交互”的智力理论,不仅强调德性与社会智力在“感知和应对人际关系方面”的高度关联,而且通过将德性作为社会智力的“可实现目标”,得出“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的共同承诺。本文通过社会智力对“德性特质、德性结构和德性目标”进行审视,以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视角,为“德性”建构理论和科学基础,推动德性伦理学更好地融入强调经验和实证的现代科学领域。
- 吴文清沈俊宇
-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智力
- 理性、情感、德性与大学生道德行为--基于道德心理学与德性伦理学的分析
- 2022年
- 理性和情感是道德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力来源;意志和观念构成理性,对情感具有限定和范导作用,决定了道德行为的最终实施;另一方面,观念和情感是德性的内涵,意志能力是实践德性的主宰;因此,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塑造必须理性为主、情感为辅,方能真正拥有德性、实践德性。
- 赵亮英
- 关键词:意志情感德性道德行为
- 西方汉学著作汉译中的文化回译方法研究——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德性伦理学与结果主义》(节选)汉译为例
- 杨逸鹏
相关作者
- 江畅

- 作品数:210被引量:90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德性 价值观 伦理学 核心价值观 道德
- 龚群

- 作品数:166被引量:35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德性 正义 共同体 后果主义 最大化
- 廖申白

- 作品数:67被引量:5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研究主题:亚里士多德 德性伦理学 伦理学 良知 社会流动
- 方熹

- 作品数:45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威廉姆斯 规范伦理学 德性 德性伦理学 高校
- 王楷

- 作品数:22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研究主题:荀子 理性主义 德性伦理学 儒家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