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61篇“ 德育活动“的相关文章
- 基于“在地化”红色资源的小学生德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F小学“黑土地上的红孩子”活动课程为例
- 2025年
- 通过梳理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其对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构建了以“在地化”理念为核心、以红色资源开发为主线的德育活动课程,实现文化传承与德育的深度融合。以“黑土地上的红孩子”主题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德育活动课程设计的目标、原则和策略,特别是在红色资源整合方面作出了具体说明,强调了地域文化特色与德育内容相融合的实施路径。最后,通过主题课程实施反馈,进一步回应了课程设计框架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并对未来小学生“在地化”红色德育活动课程的深度开发和实施进行了反思与展望,为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潜能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办法。
- 尹笠郢张群
- 关键词:小学生红色资源德育活动课程
- “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综合德育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上海市浦东外国语学校东校上海乡土研学课程为例
- 2025年
- 面对新时代育人方式转型的要求,需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融合育人之路。上海市浦东外国语学校东校融合“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协同育人原则,利用上海乡土旅游资源,开发上海乡土研学课程,从跨学科视角设计与实施“苏州河水清之旅”“上海寻根之旅”“少年中国说”等一系列综合德育活动课程,推动“五育融合”从理念转为实践,最终实现综合德育活动的育人价值,为初中德育工作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参考。
- 史静怡
- 关于“7+5”德育活动的实践探析
- 2025年
- 德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德育工作正朝着“百花齐放”的方向发展,相关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那么,究竟哪一种德育方式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笔者从满足学生成长的切实需求出发,以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头小学为例,探索出了一条能够助力学生发展的德育之路,现分享如下。一、“7+5”德育活动内涵“7”指“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大主题课程系统,分别代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劳动及实践教育、健康与环保教育、生命及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及公德教育、学习习惯和理想信念教育。
- 刘墩卫王艳舞
- 关键词:德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德育方式行为规范教育公德教育环保教育
- 雷锋精神融入小学德育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实践路径
- 2025年
-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实践中,将雷锋精神融入学校班队会、德育和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融入班级文化建设,能引导学生向上向善,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利于在学生心灵深处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奉献和创新的意识,铸就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钉子”精神,同时锻炼他们积极向上、不惧挫折的乐观精神。
- 江锡奎何兴文韩琼
- 关键词:雷锋精神小学德育
- 高中班主任创新德育活动的路径
- 2025年
- 高中德育活动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应遵循主体性、综合性原则,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结合,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 朱灵
-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活动
-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德育活动组织的应然之维、实然之境与必然之策
- 2025年
- 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背景下,提升德育实效性是幼儿园必须直面的命题。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德育活动组织的有效性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幼儿园可以基于应然之维探究德育活动的理论依据,明晰德育活动组织中识德、行德、知德三个维度。基于实然之境呈现德育活动组织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必然之策:从识德之维出发,识别与预测道德问题,抓住德育契机;从行德之维出发,解决道德问题,促进幼儿道德发展;从知德之维出发,阐释道德问题,明晰德育活动组织逻辑。
- 肖楠楠
- 关键词:德育活动
- 为心灵“护航”——小学德育活动的创设研究
- 2025年
- 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其倡导各阶段教育需要以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素养为核心,推行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寻找和创新德育实践路径,引入多元化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以唤起学生的内心需要,为学生的心灵“护航”。基于此,就小学德育活动的创设策略进行了探究。
- 刘小芬
- 关键词:德育小学教育
- 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路径探究
- 2024年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探寻德育活动的开展路径,为幼儿打好人生底色,让德育之花在幼儿园绚烂绽放。
- 叶雯淇
- 关键词:德育活动立德树人幼儿园教育基础教育德育工作
- 内生型德育活动变革的实践探究
- 2024年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活动育人的目标导向,表明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德育活动转型与重构,要求学校德育必须转向基于学生主体回归的、在道德认知基础上以实践体验为主渠道、唤起道德意识觉醒与行为自觉的德育,这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使命担当。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主要依靠外驱力量推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道德素养与动力不足,容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从而影响德育实效。
- 钟奕军周贵芳康曦
-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德育活动德育实效活动育人道德认知
- 跨场域德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2024年
- 光谷四小基于生态教育理念,提出“万物共生、多景共育、全段共行”的跨场域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建设理念,倡导以世界万物开阔认知视域,以多元场景开拓活动场域,以实践活动丰富成长收获,创新开辟了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一、跨场域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建构立意光谷四小自2008年提出生态教育理念以来,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持续开展了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校园六节文化”活动、环境保护教育活动、“远方研学”活动、家校共建活动等系列德育活动。学校在系统整合、梳理特色德育活动的基础上构建起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 邓浩明湛楚雷张露
- 关键词:德育活动德育实践环境保护教育光谷认知视域
相关作者
- 曾本友

- 作品数:42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课程 教师 高考制度 课程
- 罗刚淮

- 作品数:259被引量:10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校长 教师 老师 学校管理 名师
- 刘长海

- 作品数:168被引量:48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道德教育 学生管理 德育 学校德育 儿童成长
- 但武刚

- 作品数:53被引量:3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课程 语文阅读教学 公共教育学 教学 视域
- 檀传宝

- 作品数:267被引量:4,558H指数:3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德育 道德教育 教育 劳动教育 学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