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6篇“ 心室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文章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运动同步性。方法选取60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分为未合并微血管病变(DM 1组)30例、合并微血管病变(DM 2组)30例,同时纳入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和RT-3DE参数: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差值(Tmsv 16-SD、Tmsv 16-Dif),用R-R间期标化校正,记录Tmsv 16-SD/R-R、Tmsv 16-Dif/R-R,并分析DM 1组、DM 2组Tmsv 16-SD/R-R、Tmsv 16-Dif/R-R与3D-LVEF的相关。结果DM 1组Tmsv 16-SD、Tmsv 16-Dif、Tmsv 16-SD/R-R、Tmsv 16-Dif/R-R均高于对照组,DM 2组3D-LVESV、3D-LVEF均低于对照组,3D-LVSV、Tmsv 16-SD、Tmsv 16-Dif、Tmsv 16-SD/R-R、Tmsv 16-Dif/R-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 2组3D-LVEF低于DM 1组,3D-LVSV、Tmsv 16-SD、Tmsv 16-Dif、Tmsv 16-SD/R-R、Tmsv 16-Dif/R-R均高于DM 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 1组、DM 2组Tmsv 16-SD/R-R、Tmsv 16-Dif/R-R与3D-LVEF呈负相关(DM 1组r=-0.682、-0.631,DM 2组r=-0.717、-0.634,P<0.05)。结论T2DM造成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受损,RT-3DE可早期检测左心室心肌收缩运动同步性,评估左心室功能受损程度。
马兰邵宏增赵新鑫刘泳赵迎东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2型糖尿病左心室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慢收缩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慢收缩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起搏方式将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慢收缩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BBAP组(60例)与右心室起搏(RVP)组(50例)。对比两组手术前、3个月后起搏参数、心功能、左室收缩同步性等相关指标及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与RVP组比较,LBBAP组起搏阻抗[(560.34±61.32)Ω比(507.20±44.29)Ω]、QRS时限[(132.57±22.91)ms比(123.61±20.55)ms]以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中峰值应变离散度(PSD)[(58.24±10.57)ms比(45.30±6.20)ms]、纵向收缩应变达峰时间差(Tls-Dif)[(238.57±50.13)ms比(152.42±40.15)ms]、横向收缩同步性标准差(Trs-SD)[(122.35±9.14)ms比(78.18±5.46)ms]、前间隔-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差(Tas-post)[(138.19±20.36)ms比(69.14±20.45)ms]均显著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46.62±5.80)%比(50.54±5.68)%]显著提高(P<0.05或<0.01)。LBBAP组术后6个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有反应比例显著高于RVP组(88.33%比72.00%,P=0.030),两组心衰再入院率、全因死亡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LBBAP能有效改善慢收缩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保证左心室收缩同步性,CRT有反应率高,预后较好。
汪敏钱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算左心室17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圆周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csr-SD)、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lsr-SD)参数水平值。应用RT-3DE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17节段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选取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进行同步记录分析。结果:①病例组Tcs-SD、Tls-SD、Tcsr-SD、Tlsr-SD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病例组LVEDV、LVESV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心肌存在收缩同步运动,RT-3DE及2D-STI能够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量化,并且能够对其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进行有效评估。
宋焱耿峰王永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心室间隔起搏技术对老年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心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心室间隔起搏技术对老年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于右心室间隔处植入心脏起搏器,观察组患者于左束支区域植入心脏起搏器。分别于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各指标变化,包括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ime to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standard deviation,Tls-SD)、最大差值(time to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maximum difference,Tls-dif),左心室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ime to peak radial strain standard deviation,Trs-SD)、最大差值(time to peak radial strain maximum difference,Trs-dif),左心室收缩期环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ime to 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 standard deviation,Tcs-SD)、最大差值(time to 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 maximum difference,Tcs-dif)]以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心腔大小[右心房内径(right atrial inner diameter,RA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等。于术后12个月测定起搏参数(感知、阈值、阻抗、心室起搏比例),并统计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12个月内心力衰竭再入院、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F、CO、CI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
邓华李凌朱丹
关键词: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心功能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完成两日法静息-负荷GMPI检查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GMPI测得的心肌灌注总负荷积分(S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高峰充盈率(PFR)、相位分析参数之相位直方图带宽(PBW)、相位标准差(PSD)、相位熵(PE),并随诊MA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累积MACE发生率。结果共纳入受检者427例,男200例(46.8%),年龄60~92(74.1±6.5)岁,中高龄老年人(≥70岁)占75.6%(323例)。中位随访54.7个月,47例(11.0%)发生MACE。和无MACE组比较,MACE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发生率显著增高(χ^(2)=5.20、5.62、3.86,均P<0.05),LVEF和PFR显著降低(t=-5.51、-5.23,均P<0.001),SSS、PSD、PBW、PE显著增高(Z=4.78,t=5.14、5.78、5.62,均P<0.001)。中高龄、灌注异常、PSD增高、PE增高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2.57(95%CI:1.08~6.13)、2.60(95%CI:1.31~5.15)、3.72(95%CI:1.72~8.05)、4.09(95%CI:1.94~8.63),均P<0.05]。进一步在323例中高龄老年人中分析证实,灌注异常、PSD增高、PE增高也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2.96(95%CI:1.40~6.26)、3.51(95%CI:1.56~7.89)、4.49(95%CI:2.08~9.71),均P<0.05]。结论GMPI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分析参数能很好地识别老年冠心病患者中MACE高风险人群。
李旭罗诗雨刘甫庚陈聪霞郭悦秦嵩王华姚稚明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
峰值应变离散度评价多发骨髓瘤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探讨峰值应变离散度(PSD)评价多发骨髓瘤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研究MM患者血清学指标与PSD的相关,为评估心肌损害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
申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心肌斑点追踪成像
左束支起搏对比左室间隔起搏对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左束支起搏与左室间隔起搏对患者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起搏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的单中心、前瞻研究设计。根据入排标准筛选出在我院成功施行左束支起搏或左室间隔起搏的患者共...
熊翠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心室收缩同步性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量化评价和疗效观察指标。资料与方法前瞻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SF患者44例,另选取40例年龄、别相匹配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心室壁厚度、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相关参数;应用2D-STI获得左心室18个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周向应变达峰时间(PTcs)和峰值应变离散指数(PSD),计算左心室18个节段PTrs、PTcs的标准差(PTrs-SD、PTcs-S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步指数对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预测价值。结果CSF组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E)及E/A低于对照组(t=−3.27,P<0.01;t=−2.45,P=0.02)。CSF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校正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及平均cTFC均高于对照组(t=7.05~10.35,P<0.01)。CSF组左心室心肌收缩不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同步指数PSD、PTrs-SD、PTcs-SD大于对照组(t=8.32~8.71,P<0.01);与对照组比较,CSF组前壁基底段及前间隔基底段的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前壁基底段的PTcs,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前侧壁基底段及下侧壁中间段的PTrs均发生延迟(t=2.28~3.85,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PSD、PTrs-SD及PTcs-SD均能预测CSF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P<0.05),其中PTcs-SD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32,95%CI 0.881~0.982),最佳截断值为48.07 ms,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90%,约登指数为0.741。结论CSF患者左心室存在收缩同步,2D-STI能有效观察其左心室收缩运动同步性,为临床评价CSF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黎瑶陈新云卢聪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斑点追踪成像心肌收缩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比分析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右心室起搏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并研究两者在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7例有心室起搏指征的患者分成两组,36例接受LBBP治疗,31例接受右心室起搏(RVP)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行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3个月应用2D-STI获得左心室17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ls-Dif)及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左心室乳头肌水平6节段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rs-SD)及前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差值(Taspost);采用TDI获得左心室12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及最大差值(Ts-Dif)。结果与RVP组比较,LBBP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Tls-Dif、PSD、Trs-SD、Tas-post、Ts-SD及Ts-Dif均较短(P均<0.05)。2D-STI对LBBP起搏状态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检出率为72%(26/36),高于TDI的58%(21/36);RVP起搏状态下2D-STI对其左心室收缩同步的检出率为84%(26/31),高于TDI的65%(2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BBP起搏状态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P;2D-STI与TDI均可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2D-STI对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检出率高于TDI,且操作简捷方便,重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宋爱萍任骋徐心纯许红
关键词:心肌收缩
实时三维超声牛眼图定量评价正常新生儿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牛眼图在定量评价正常新生儿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运动同步性中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方法 102例接受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正常新生儿,应用Qlab 3DQA软件对其左心室进行定量分析,获得左心室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和运动幅度牛眼图。测量以下参数:(1)双平面Simpson法测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射血分数及每搏量;(2)三维同步性参数:左心室17节段轴向运动最大距离、最小距离、平均运动距离、运动距离标准差及运动距离差异度。探讨别、孕龄、出生体重和心率对同步性参数值的影响。结果正常新生儿左心室17节段运动距离标准差及差异度均较小,运动较为一致,收缩同步性较好。同时别、孕龄、出生体重和心率对最大距离、最小距离、运动距离标准差、平均运动距离、运动距离差异度各参数值均无影响。结论实时三维超声牛眼征同步性参数可作为定量评价正常新生儿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指标,且不受个体差异影响,也为评价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提供了正常参考值。
徐敏任卫东熊峰王淑珍张丽娟黄晓凤刘春霞雷亚莉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新生儿

相关作者

陈金玲
作品数:468被引量:942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应变率成像 心肌梗死
郭瑞强
作品数:745被引量:2,109H指数:1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
傅向华
作品数:403被引量:2,345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山莨菪碱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周青
作品数:553被引量:1,257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应变率成像 心肌梗死
刘君
作品数:157被引量:573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