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篇“ 心理学解释“的相关文章
- “残疾”的词源学考察及心理学解释
- 2024年
- 文章从“残疾”的文字考察入手,追溯残疾一词的由来与其不同时期的含义,分析出现代意义上用“残疾”一词来称谓残疾这一类人并不恰当,就“残”这一字还需要再做改进。通过查阅文献再去考察不同时期的残疾观,发现不同时期人们对残疾人的认知具有跨时间的不一致性,且每个时期不同的残疾观均为人为所建构。最后用文化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是如何相互建构以及不同时期的残疾观如何形成。作为文献分析,内容的反思对语言中残疾人的认识偏差具有一定启发。
- 唐文婷舒跃育
- 关键词:残疾文化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
- 儿童美术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及教学实践——基于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
- 2023年
- 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和心理学虽然分属于不同学科,但有关儿童美术行为与心理学相通之处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学前儿童美术行为做出了心理学解释,用以阐述美术行为的产生机制。幼儿教师若能掌握美术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有意识地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还能有效改进教育工作。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索美术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有何实际应用,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美术活动。
- 胡恺
-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美术心理学
- 离身经验的心理学解释与实验证据
- 2022年
- 有关离身经验的研究有助于当前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深化对自我及具身认知的认识。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诱发离身经验之脑与神经科学研究,长期以来笼罩在离身经验上的神秘面纱,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澄清。当前有关离身经验的科学心理学解释主要包括:诱发离身经验的神经相关物解释、诱发离身经验的身体拥有错觉解释、精神活性物质效用的解释、自发离身经验的特殊性解释。然而,当前的实验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解释主要侧重于诱发离身经验,而对自发离身经验的解释则有待新的科学框架与理论予以审视。未来的跨学科研究需要继续探索离身经验究竟是一种纯粹的幻觉还是一种实在的知觉,建构更为系统、科学的身体自我意识理论框架来解释离身经验,并利用新兴神经科学技术揭示精神活性物质影响离身经验的、潜在的脑与神经生物学机制。
- 徐献军陈巍
- 关键词:自我
- 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进化心理学解释
- 2022年
- 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传统教育理论对于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解释过于偏向环境或人文,对于人的生物属性关注有所不足。人类的学习应该是生物遗传、认知与环境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综行性行为,而进化心理学兼具各种要素。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非智力因素,不但描述了“产生怎么的影响”还解释了“为什么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的问题,是对教育实践的新角度尝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许卫敏
-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非智力因素
- 人们为什么相信假新闻:对“假新闻信念”的认知心理学解释被引量:14
- 2022年
- 人们为什么相信假新闻?“假新闻信念”(fake news faith)形成的认知心理学机制是什么?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假新闻研究为基于传播学取径的研究提供了补充,并构成了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的交叉领域。本文辨析并归纳了这一分支领域的成果,认为其揭示了假新闻现象背后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发现,在解释人们为什么倾向于相信假新闻的问题上,存在两种彼此竞争的学术观点,分别可归纳为“思维论”和“动机论”:其中,思维论认为是思维惰性导致人们轻信假新闻,分析性思维的发展因而有助于抑制“相信假新闻”;动机论则认为人们是出于意识形态动机而相信特定假新闻,因而党派/意识形态立场是决定人们是否相信特定假新闻的关键。两种学术观点分别基于不同的认知心理理论,并均在经验研究中得到验证,但思维论所获得的经验支持更为全面。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议进一步体现在,分析性思维可能如何“中介”意识形态动机对于“相信假新闻”的影响。文章并对这一学术分析的现实启示进行了延伸讨论。
- 李艳红刘佳诺
- 关键词:假新闻
- 不患不均?容忍和支持经济不平等的心理学解释被引量:2
- 2021年
- 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对个体和社会有着巨大危害,然而人们对经济不平等却有着较高的容忍性。基于个体心理的研究证据,本文提出认知和动机双重路径模型来解释个体容忍和支持经济不平等问题。在认知路径上,个体倾向于低估当前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和将经济不平等评价为公平的;在动机路径上,个体预期经济不平等将带来自我利益的增加。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整合多重心理机制间的关系,并探索有效干预手段以增加人们对减少经济不平等的支持。
- 丁毅纪婷婷
- 关键词:经济不平等自利
- 批判性思维的“可一般化”争论及其认知心理学解释方案被引量:4
- 2021年
- 在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解释中存在"可一般化"与"学科特定"的重要争论,前者主张批判性思维具有一般性,它可以被独立地教授;后者则主张批判性思维必须相关于某一学科或主题,因此需要被融入个别学科中进行塑造。这两种主张间的矛盾是基于不同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立场,因此对于该争论的解决将超出概念分析的领域,进而依赖于认知心理学的具身认知理论。
- 余天放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认知心理学
- 《人格:一种心理学解释》(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 高登·奥尔波特的学术专著《人格:一种心理学解释》(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是人格心理学的代表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第三章对性格...
- 刘海萍
- 关键词:信息型文本
- 批判性思维的“可一般化”争论及其认知心理学解释方案
- 2021年
- 仅从哲学层面而言我们无法彻底解决有关批判性思维中“可一般化”争论,而需要从一种哲学性话语过渡至认知心理学的背景中来。原因在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考察主要关注批判性思维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位置与角色,通过对这一概念与“技能”“领域”“一般性”“真”等其他概念间关系的比较,进而指出我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如何受到这些相关概念的影响而不甚清晰,并且这种不清晰性导致我们产生有关批判性思维的“学科特定”和“可一般化”的争论。
- 余天放
-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批判性思维清晰性哲学性哲学层面认识论
- 心理学解释的哲学思考
- 本书主要包括绪论和五章内容,以心理学哲学视角,对心理学解释问题进行探讨,对心理学解释的概念问题、范畴问题、衔接问题,以及实现者和角色之间关系问题予以全面的哲学分析,由此来揭示心理学解释问题的本质。本书将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
- 樊汉鹏作
相关作者
- 王姝彦
- 作品数:52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心灵哲学 科学哲学 意向性 自主性 心理学哲学
- 罗小布
- 作品数:70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三网融合 有线 有线电视 数字化 互联网
- 贺金波
- 作品数:39被引量:3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失匹配负波 声音 网络成瘾 MMN 网络游戏成瘾
- 程菊
- 作品数:49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 研究主题:地理教学 地理 教学设计 发展性评价体系 中学地理教学
- 郭永玉
- 作品数:266被引量:3,030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阶层 人格 控制感 心理学 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