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1篇“ 心理安全感“的相关文章
-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首先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研究的不足及方向,最后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提高策略,包括针对家庭因素的策略、针对学校因素的策略、针对社会因素的策略、针对个体因素的策略。
- 韦荷琳刘嘉雯
-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大学生
- 心理安全感、建言风格对公立医院医生建言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心理安全感、建言风格对公立医院医生建言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医生建言、改善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医生建言行为调查表(21条目)、建言风格量表(10条目)和心理安全感量表(3条目)对249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医生建言行为总均分为(2.27±0.77),在“医疗服务”“患者中心”“科研教学”“医院管理”和“组织发展”5个维度中,“患者中心”维度得分最高为(2.65±0.86);直接型和情境型建言风格总均分分别为(2.34±0.61)、(2.95±0.44);心理安全感总均分为(2.84±0.58);心理安全感对医生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47,P<0.001),直接型建言风格在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占总效应的37.8%。结论:公立医院医生建言行为总体较少,在患者方面建言较多,且更倾向于情境型建言;心理安全感总体较高,直接型建言风格在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 龙雨晨鲁欣怡陈晶
- 关键词:医学心理建言行为心理安全感医生
-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家庭复原力与心理安全感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冲突量表、家庭复原力问卷、安全感量表、DASS-21抑郁分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7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显著;(2)父母冲突可通过心理安全感的单独中介以及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的链式中介影响青少年抑郁;(3)父母冲突可通过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的单独中介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结论:家庭复原力和心理安全感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 陆曼遥陈慧杨智辉
- 关键词:父母冲突心理安全感主观幸福感
- 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心理安全感与歧视知觉及认知闭合需求的中介作用
- 2024年
- 为探讨大学生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对82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文化依恋与歧视知觉、认知闭合需求、文化适应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2)文化依恋、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文化适应压力,歧视知觉、认知闭合需求能显著正向预测文化适应压力,文化依恋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3)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在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并且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研究表明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有显著影响,并且个体通过将文化作为依恋对象,可以激活其安全基地图式,产生心理安全感,通过保持较高的心理安全感,降低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从而减少个体的文化适应压力。
- 梁丽杨伊生
-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
-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基于心理安全感和教养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2024年
- 为了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幼儿心理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学前儿童困难与长处问卷、幼儿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幼儿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对重庆市355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问题行为在父母学历和家庭结构中差异显著,幼儿心理安全感在家庭结构中差异显著和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填表人上差异显著;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幼儿问题行为、幼儿心理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效能感两两显著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幼儿问题行为;幼儿心理安全感、父母教养效能感在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幼儿问题行为、幼儿心理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效能感:幼儿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父母教养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提高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激发父母教养效能感和重视幼儿心理安全感发展可以减少幼儿问题行为的产生。
- 余璐郑沄雷静
-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
- 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心理安全感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疾病恐惧及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医疗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脑胶质瘤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FoP-Q-SF)、安全感问卷(safety questionnaire,S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oP-Q-SF、SQ、SAS、SDS的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FoP-Q-SF总分及生理健康维度、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干预前后交互效应显著(F=254.839,52.738,122.237,均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干预2周和4周后,研究组FoP-Q-SF评分[干预2周后:(33.80±4.94)分,(36.48±4.04)分;干预4周后:(31.25±4.55)分,(35.94±4.47)分]、社会家庭维度[干预2周后:(15.32±2.56)分,(17.06±2.14)分;干预4周后:(14.05±2.59)分,(16.96±1.99)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生理健康维度评分干预4周后低于对照组[干预4周后:(17.30±2.92)分,(19.06±2.38)分](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FoP-Q-SF评分、生理健康维度评分、社会家庭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2周后和干预前(均P<0.05)。(2)两组患者SQ总分、人际安全感维度评分、确定控制感评分干预前后均交互效应显著(F=193.129,54.706,44.015,均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在干预2周和4周后,研究组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确定控制感评分在干预4周后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SQ总分、人际安全感评分和确定控制感评分均高�
- 高波宗雪荣盛艳杨丽萍王微李波
- 关键词:脑胶质瘤心理安全感抑郁
- 父母婚姻冲突与大学生亲密恐惧: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 2024年
- 为探究父母婚姻冲突、心理安全感、性别和大学生亲密恐惧的关系,采用婚姻冲突儿童知觉量表、安全感量表和亲密恐惧量表对4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 父母婚姻冲突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亲密恐惧;(2) 心理安全感在父母婚姻冲突和大学生亲密恐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 性别对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起到调节作用,在女性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安全感对亲密恐惧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父母婚姻冲突对大学生亲密恐惧的影响机制,对大学生亲密恐惧的引导和干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邱长江李征陈寒蕊郭长龙陈淑娟
-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性别
- 工作家庭冲突与乡村教师消极工作情绪:正念教学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安全感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对乡村教师消极工作情绪的影响,并考察正念教学与心理安全感的作用,对896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工作家庭冲突显著正向预测乡村教师消极工作情绪;(2)正念教学显著中介工作家庭冲突与乡村教师消极工作情绪的关系;(3)心理安全感调节该中介的前后两条路径,即工作家庭冲突对正念教学的负向预测作用在心理安全感高的乡村教师中变弱,正念教学对消极工作情绪的负向预测作用只在心理安全感高的乡村教师中显著。
- 田惠东徐强强张玉红王东荣魏轶昕
- 关键词:乡村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心理安全感
- 血透患者健康素养和心理安全感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和心理安全感的现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取随机取样法,抽取2022年1月至3月在长沙市某5所三甲医院血透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7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表 、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后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血透患者的健康素养得分情况为(3.43±0.58)分,心理安全感(3.36±0.83)分,患者健康素养与心理安全感呈中度正相关(0.282)。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与心理安全感良好,且二者具有相关性,提示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安全感,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
- 冯雪平王姣何琴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安全感
- 老年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就诊的202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安全感问卷、恐惧回避信念问卷、老年创伤性骨折康复信念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理安全感与恐惧回避信念、康复信念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安全感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安全感总分为12~43(38.72±7.23)分,处于中等水平;恐惧回避信念总分为9~71(47.54±9.12)分,处于中等水平;康复信念总分为6~49(22.54±4.71)分,处于低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安全感总分与恐惧回避信念总分呈负相关(r=-0.593,P<0.05),心理安全感总分与康复信念总分呈正相关(r=0.46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性骨折(B=-3.520,95%CI=-0.812~-0.113)、骨质疏松(B=-3.231,95%CI=-0.795~-0.054)、中度疼痛(B=-4.464,95%CI=-0.918~-0.255)、重度疼痛(B=-4.324,95%CI=-0.873~-0.234)、恐惧回避信念(B=-0.162,95%CI=-0.385~-0.123)、康复信念(B=0.131,95%CI=0.117~0.402)均为老年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安全感处于中等水平,复合性骨折、骨质疏松、中度及重度疼痛、恐惧回避信念、康复信念均为影响患者心理安全感的因素。建议护士可根据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为老年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提供有效保障。
- 王先荣
-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
相关作者
- 汪海彬

- 作品数:146被引量:591H指数:14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情绪 安全感 CITESPACE 教师
- 徐礼平

- 作品数:65被引量:34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留守儿童 社会适应 留守经历 心理资本 大学生
- 段锦云

- 作品数:192被引量:2,183H指数:3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建言行为 创业意向 建言 影响因素 创业
- 姚本先

- 作品数:588被引量:3,510H指数:28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问卷编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万文海

- 作品数:48被引量:306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心理安全感 员工创造力 共同创造价值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