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篇“ 心电门控技术“的相关文章
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探讨
2024年
探讨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6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平均心率>80次/min为A组,≤75次/min为B组,评估两组影像。结果 共163支冠状动脉符合影像诊断标准,两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成像具有很高可行性,根据不同心率选择相应标准,保证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还提高了图像质量与准确性,一定程度上还减轻了辐射对患者的影响程度。
任明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
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可行性
2023年
目的评估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CT检查的100例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50例以儿童真实心电门控(真实心电组)、50例以模拟心电门控(模拟心电组)进行扫描;比较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包括解剖结构显示评分、光束硬化伪影评分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图像质量均符合要求。真实心电组解剖结构显示评分2(2,3)、光束硬化伪影评分3(2,3)、整体图像质量评分4(3,5),模拟心电组分别为2(2,2)、2(2,3)、4(4,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59、1.424、0.373,P=0.796、0.154、0.709)。结论模拟心电门控技术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
竺陈荀冲郭斌杨明李姝
关键词:儿童心脏图像质量心电门控技术
低辐射剂量宽探测器CT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的可视性评估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结合智能心电门控技术探讨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冠状动脉成像的检出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17年11月—2020年9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确诊或拟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9例,应用80 kVp低管电压、智能心电门控前瞻性心电门控轴扫序列行CCTA扫描。按年龄分为≤3个月18例、≥4个月~<1岁29例及≥1岁32例,研究低电压智能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不同年龄患儿行CCTA的可行性,并分析3组图像质量、冠状动脉检出率、显示效果、主动脉根部CT值、显示效果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3组11个节段总检出率为90.1%(783/869),左冠状动脉总体检出率为90.4%(500/553),右冠状动脉总体检出率为89.6%(283/316)。≤3个月、≥4个月~<1岁及≥1岁组冠状动脉检出率分别为84.8%(168/198)、90.3%(288/319)及92.9%(32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5,P=0.010)。右冠状动脉起源部位显示效果最佳检出率达100%(79/79),左前降支远段、左回旋支远段及右冠状动脉远段最差,检出率低于80%。3组的噪声指数分别为(10.4±2.0)Hu、(9.7±1.8)Hu和(10.9±2.2)Hu,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609±122)Hu、(547±110)Hu和(568±93)Hu。3组的ED分别为(1.33±0.32)mSv、(0.99±0.16)mSv和(0.78±0.14)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50,P<0.05),年龄越小,ED越大。结论对于>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低电压宽探测器CT前瞻性心电门控CTA扫描ED较小,对冠状动脉检出率高。对于<1岁,尤其是≤3个月的患儿,冠状动脉检出率较高,但ED略大,应结合临床需求综合考虑。
葛文宋修峰邱庆琢泮思林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
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联合大螺距CT扫描优化主动脉根窦部图像质量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联合大螺距扫描在主动脉扫描中提高主动脉根窦部(冠状动脉开口及瓣膜部)显示及图像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46例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23例。A组正常进行胸部主动脉增强扫描,B组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加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增强扫描。两组患者扫描管电压均为120 kV,采用自动毫安秒技术。观察两组患者主动脉根窦部(冠状动脉开口及瓣膜部)的清晰显示率并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主观评价其图像质量。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瓣膜处三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比较两组患者图像中主动脉根窦部(冠状动脉开口及瓣膜部)显示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瓣膜、斜方肌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瓣膜SNR值及C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序列增强扫描获得的主动脉根窦部(冠状动脉开口及瓣膜部)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普通增强扫描组,同时对图像SNR值及CNR值无明显影响。因此,针对主动脉根窦部(冠状动脉开口及瓣膜部)的扫描,可以选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以获得更加优质的图像。
蒋磊谢志远高永斌蔡中
关键词:CT回顾性心电门控信噪比
基于CT心电门控技术评估COPD患者主肺动脉弹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320排容积CT心电门控心血管CT造影技术(CT angiography,CTA)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主肺动脉弹...
季顺俊
关键词:心电门控
64排及以上螺旋ct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脉cta双低的应用
2022年
冠脉cta双低扫描中,应用64排及以上螺旋ct前瞻性、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价值分析。方法:样本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2月,样本例数:300例,取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冠脉cta双低扫描中,分别采用回顾性、前瞻性的心电门控技术,将两种技术成像质量、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技术的冠状动脉成像辐射相关指标的剂量之间对比,差异具明显性(P<0.05);曝光长度对比无差异性(P>0.05)。两种技术成像质量之间对比,差异不具明显性(P>0.05)。两组图像质量客观对比,差异具明显性(P<0.05)。结论: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相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且辐射剂量更低,应用价值更显著。
王雨
关键词: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
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扫描联合心电门控技术在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与心电门控技术联合在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拟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的100例男性患者依照检查先后顺序分为2组,即A组50例与B组50例,其中A组采用NI=11、管电压80 k V扫描条件和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和心电门控技术,重建算法采用自适应迭代技术(AIDR);B组患者采用NI=10、管电压120 kV和对比剂优维显(370 mgI/ml)和心电门控技术,重建算法为滤波反投影(FBP)技术。2组对比剂总量根据患者体质量1.3 ml/kg换算,最大为100 ml,注射流率依照实际情况设定,后续按相同速率注射0.9%氯化钠30 ml,对比2组辐射剂量、血管CT值、信噪比(SNR)、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结果 2组年龄、体质量、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注射流率、对比剂剂量比较(P>0.05);2组CTA影像均达到诊断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62%)优于B组(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合格率(94%)优于B组(76%)(P<0.05);A组与B组的竖脊肌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主动脉CTA的CT值、CNR、SNR、S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将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及心电门控技术应用在胸腹主动脉CTA成像中,获得了较佳的效果,辐射剂量降低,并且图像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可满足诊断需求。对比剂的需求也得到了有效降低,对比剂浓度从370 mgI/ml降低至270 mgI/ml,使得患者的碘当量平均降低27.03%。
谢安杰邓秀莲裴锦奎林冲张进慧
关键词:主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一种基于心电门控技术的MR成像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心电门控技术的MR成像设备,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放置腔内的弧形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外侧端面左右相对于中心对称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放置...
何琼辉
文献传递
128层螺旋CT前、后置心电门控技术对冠脉成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
2021年
研究128层螺旋CT前、后置心电门控技术对冠脉成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345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按随机法分组,分为前门控组172例和后门控组173例,分析成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辐射时间。结果:前门控组优良率90.17%与后门控组90.69%无差异,P>0.05。前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辐射时间均低于后门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前后置心电门控技术,成像质量较为理想,前门控技术可减少辐射剂量,辐射时间也随之减少,值得应用。
龙开恒
关键词:CT成像质量
320排CT宽容积扫描模式联合心电门控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20排CT宽容积扫描模式联合心电门控技术在肺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90例疑似急性PE患者对其进行CTPA扫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使用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30例);B组使用回顾性心...
郭亚哲
关键词:肺动脉成像容积扫描心电门控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吴恩福
作品数:231被引量:1,069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T诊断 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表现
苏云杉
作品数:42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CT 体层摄影术 尿动力学 16层螺旋CT
向述天
作品数:197被引量:426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覆膜支架 GRAVES病 覆膜支架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
尤志军
作品数:74被引量:373H指数:9
供职机构:扬州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成像 NMR 冠状动脉成像
薛晓刚
作品数:4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心电门控技术 CT诊断 肺真菌病 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