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篇“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相关文章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压迫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压迫组件,包括:压迫块、捆缚带和约束带,约束带与捆缚带互相连接,压迫块设置于捆缚带的外表面,当患者正面平躺时,压迫块用以对患者患部进行施压压迫;压迫块的一面设置有刺毛面,捆缚带的一面...
吉晓建吉丽李燕
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临时压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临时压迫装置,包括压迫机构及与压迫机构连接的压迫座,压迫机构包括压迫柱、连接于压迫柱下端的压迫片及粘接于压迫片上表面的粘接层,压迫柱上开设有螺纹槽,压迫座上设有螺纹柱,螺纹柱能够与螺...
于跃
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需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5例患者分为主动组(43例)与被动组(42例)。主动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希氏束起搏治疗,被动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心室起搏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主动组起搏器置入即刻的心室起搏参数起搏阈值、阻抗、P波幅度、电流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后7 d起搏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起搏电极脱位、起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的下肢制动时间、住院时间、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留置时间均短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其心室起搏参数,增加患者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减少右心尖起搏带来的心室非同步的电激动,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刘一鸣吕静
关键词:主动固定电极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右室心尖部
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肢管理专家共识
2024年
目的形成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肢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肢管理工作,减少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运用循证方法,检索、评价和汇总相关证据,提取推荐意见和研究结论,进行证据等级划分、确定证据推荐级别,形成“共识”初稿。2023年12月—2024年1月,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4次专家论证会,对初稿进行修订并形成“共识”终稿。结果共16名专家参与函询,专家积极程度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47、0.836,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3.80分,变异系数均<0.21,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72、0.314(P<0.01)。该“共识”涵盖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前、中及后3个环节,涉及前准备;中体位管理、导线固定;后导线固定、体位管理、活动与制动、翻身与转运、床旁肢交接、拔管后护理、预防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感染等11个方面。结论该“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规范临床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肢管理。
中华护理学会放射介入护理专业委员会刘华芬周佳莉黄峥张智霞梁景煜蔡忠香陈付红周云英鲜于云艳闫琳喻惠丹彭会珍朱剑田园张燕蒋和俊张素
关键词: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并发出血的护理
2023年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并发出血的护理。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1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方法、出血情况、护理措施等结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肢的出血得到控制,情绪稳定,住院期间未再见出血。结论 出血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较为常见,增加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处理出血对确保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闫石芳周建军张欣
关键词:起搏器出血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相关并发症及围期管理被引量:5
2022年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pacemaker implantation,PMI)已成为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全球范围内,每年PMI近百万例[1]。随着起搏的发展,PMI的治疗适应证逐步扩大,晕厥后起搏、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心肌病起搏等治疗的获益也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2]。然而,PMI是一种置入性操作,其手相关并发症如囊袋血肿、感染、导线脱位等并不少见,影响患者预后[3]。加强PMI的围期管理对提高手安全性、降低后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李乐郑黎晖
关键词:起搏器置入术心脏并发症围术期
经肘正中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经肘正中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0年6-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需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184例,根据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股静脉(76例)或锁骨下静脉(32例)路径;观察组采用经肘正中静脉(76例)路径,统计置管时间、电极到位时间、电极到位率、感知带动例数、放射量、电极脱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电极到位时间[(1.3±0.6)比(1.2±0.8)min,t=0.922,P=0.357]相近,电极到位率(100%比100%)一致,感知带动率(100%比100%)相同,放射量[(16.1±3.9)比(15.5±4.5)mGy,t=0.940,P=0.348]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极平均留置时间相似,电极脱位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与经锁骨下静脉患者类似,观察组较经股静脉患者低[2.6%(2/76)比10.5%(8/76),χ^(2)=8.950,P=0.003]。观察组的置管时间[(0.5±0.1)比(4.2±1.3)min,t=24.741,P<0.001]明显更短,并发症和不良操作发生率[1.3%(1/76)比11.1%(12/108),χ^(2)=5.112,P=0.024]更低。结论 与传统路径比较,经肘正中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疗效相似,但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何德化张紫冠林开敏张思婷李卫华黄峥嵘
关键词:肘正中静脉心律失常起搏器
循证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2年
观察循证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的应用及对护理 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1 月 -2021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永久性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 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 6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中增加循证护理,分析护理服 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 的满意度。
郝晓燕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循证护理护理服务满意度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编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对心脏起搏器编码的探讨,提高起搏器编码正确率。方法检索某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起搏器的926份病案,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与操作2011版》的分类要求,通过阅读原始病案,核查每1份病案编码,分析主要问题和编码错误的类型:结果编码主要错误中导线漏编错编占第1位(92.55%),其次为起搏器类型编码错误(71.17%)、脉冲发射与全系统置入编码混淆(33.69%)、起搏器置入与置换编码错误(9.61%)。结论起搏器置入术编码错误较多,编码中应注意耗材表、标签贴单等信息,关注起搏器类型及导线情况,通过精准编码,提高编码准确率。
马靖武霞霞张晓东卫阳阳孙琦婷岳爱琴郭楠常文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ICD编码导线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平卧位智能按摩垫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平卧位智能按摩垫,涉及按摩垫的技领域,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按摩层和气垫层,所述按摩层至少设有左背按摩组件、右背按摩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垫层至少包括充气泵和气囊,所述气囊安...
徐云云王微应飞陈铁龙吴玲霞方晓江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建红
作品数:39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新型冠状病毒 药物不良反应 围手术期
赵婕
作品数:3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思维导图
叶琼枝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静脉窦口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心脏起搏器置入 起搏器综合征 起搏导线
陈俊婷
作品数:3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预护理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心脏起搏器 心律失常患者 连续性
陶静
作品数:12被引量:26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心脏起搏器 起搏器 心肌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