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1篇“ 心血管损害“的相关文章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损害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损害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材料:生黄芪20份~30份、薏苡仁20~30份、乌梢蛇6~9份、金银花10~15份、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以...
王伟杰王新昌胡鹏飞黄锦伟杨科朋林忠晓何兆春刘梦遥夏淑君虞振哲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心血管损害的实验室特点,并分析RA合并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合并心血管损害患者1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同期诊断RA未合并心血管损害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性别、年龄、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RA未合并心血管损害组相比,RA合并心血管损害组病程长,年龄大(均P<0.01),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BAR(P<0.01)、AST(P<0.01)、BUN(P<0.05)、Cr(P<0.05)及CysC(P<0.01)均升高,吸烟比例(P<0.05)及糖尿病比例(P<0.01)均升高。RA合并心血管损害组患者白细胞计数(r=0.18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r=0.266)、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0.37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0.351)、红细胞沉降率(r=0.53)、尿素氮与血清白蛋白比值(r=0.169)、血清胱抑素(r=0.171)、补体C3(r=0.183)、纤维蛋白原(r=0.62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r=0.39)、D-二聚体(r=0.34)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r=-0.22)、血清白蛋白(r=-0.52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21)及血红蛋白(r=-0.186)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年龄大、AST升高、吸烟及糖尿病是RA合并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RA合并心血管损害患者病程长、年龄大、AST升高、吸烟及糖尿病是RA合并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
李珊王文巧王惠张岩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炎症
不同诊断标准下的代谢综合征与无症状心血管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选取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上海北部社区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症状心血管损害与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研究选择1958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群,年龄66.5-73.1岁。MS的定义依据以下标准: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第三次会议(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NCEPⅢ)、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Chinese Joint Committee for Developing Chinese 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Adults,JCDCG)。无症状心血管损害指标包括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早期组织多普勒血流速度、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动脉斑块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评价无症状心血管损害与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NCEPⅢ(2005)、IDF、CDS和ICDCG诊断标准判别的MS患病率分别为46.4%,37.1%,21.6%和28.7%。(2)未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均与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和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均P<0.01)。(3)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和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后,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和微量白蛋白尿与4种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的关联仍存在(均P<0.01)。结论在上海北部社区老年人群中,不同诊断标准判定的MS与无症状心血管损害均密切相关。
赵芳杨蓉苏玉霞顾静岚黄颖张毅李伟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老年人
外周血Vaspin、cAMP/cGMP、HSP-70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老年高血压并发心血管损害(CV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并发CVD患者(CVD组)、11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外周血Vaspin、cAMP/cGMP、HSP-7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并发CVD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Vaspin、cAMP/cGMP、HSP-70及三者联合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VD的价值,采用RR分析不同Vaspin、cAMP/cGMP、HSP-70水平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度。结果 CVD组舒张压、收缩压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病程长于高血压组(P均<0.05)。各组Vaspin、cAMP/cGMP比较:CVD组<高血压组<对照组,各组HSP-70比较:CVD组>高血压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病程、HSP-70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Vaspin、cAMP/cGMP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VD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Vaspin、cAMP/cGMP、HSP-70联合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VD的AUC为0.901;Vaspin、cAMP/cGMP、HSP-70高水平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度是低水平患者的0.262、0.348、3.034倍(P均<0.05)。结论 Vaspin、cAMP/cGMP、HSP-70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VD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并发CVD的可靠方案。
钦佩王辉王乃梅
关键词:心血管损害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超声在高尿酸血症导致心血管损害中的应用观察
2024年
探究超声在高尿酸血症导致心血管损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8例高尿酸血症导致心血管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且身体健康的108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先进行常规检查,后进行超声检查,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心脏结构、心脏指数、搏动指数及心脏超声指标。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超过一半有左心室肥厚问题,三成有室间隔增厚,近三成有二尖瓣反流。观察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超声指标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高尿酸血症导致心血管损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血管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覃乃闪
关键词:超声高尿酸血症心血管损害心脏结构左心室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
青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青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131例20~40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血管疾病组(CVD组)和非心血管疾病组(n-CVD组),分别对2组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筛选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n-CVD组比较,CVD组血红蛋白、补体C3、白蛋白水平更低,SLEDAI-2000评分、D-二聚体水平及抗Ro-52抗体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Ro-52抗体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OR=3.048,95%CI=[1.290,7.203],P=0.011)。结论:青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损害很常见,抗Ro-52抗体阳性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邓思梅陈朗张桦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年心血管疾病
抗Ro52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
2024年
目的分析抗Ro52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心血管损害的特点,旨在探讨抗Ro52抗体对SLE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的SLE患者共5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Ro52抗体阳性与否,分为抗Ro52抗体阳性组和抗Ro52抗体阴性组,回顾比较两组出现各种类型心血管损害的特点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纳入517例SLE患者,361例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占69.8%。抗Ro52抗体阳性组的SLE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患病率较阴性组稍高(74.1%vs,6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瓣膜损害最为常见,心肌疾病次之,其余表现为心包积液、QTc间期延长、ST-T改变、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等。抗Ro52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质量小于抗Ro52抗体阴性组,阳性组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损害(均P<0.05)。结论心血管系统是SLE最常累及的系统之一,主要表现为瓣膜损害、心肌病变、心包积液,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疾病。抗Ro52抗体可能对SLE心血管系统损害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邓思梅张桦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疾病免疫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心血管损害研究进展
2023年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血浆醛固酮浓度增高和肾素水平降低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A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的11%[2]。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障的最大威胁。
柯钰雅龚艳春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心血管损害心血管风险
超声心动图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诊断中运用意义分析
2023年
分析超声心动图与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于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与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50名采取相同的检查流程以及检查方法,对两组受试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检查后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数据比较均为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颈部血管彩超用于高血压心血管损害的识别,具有临床意义,能够较好地区分健康人和高血压群体的心血管系统的检查结果。
彭丽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彩超高血压心血管损害心血管不良事件
双能CT在诊断痛风心血管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痛风是由尿酸钠结晶沉积在关节或其他组织中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是发展为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均证实痛风与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而双能CT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特异性并定量显示尿酸盐结晶,近年来已成为诊断痛风的一个有效工具,有研究发现其在痛风心血管损害的诊断中也有着很好的临床价值。该综述分析痛风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复杂的相关性,以及双能CT在诊断痛风心血管损害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隋昂易大勇周迪军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双能CT心血管疾病

相关作者

李奇林
作品数:327被引量:5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救治 急性中毒救治 院前急救 应急救援
黄洋妹
作品数:20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抢救 中毒 心血管损害 救治 水污染
李庆云
作品数:453被引量:1,28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间歇低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陈锐
作品数:204被引量:531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慢性间歇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障碍
祝之明
作品数:407被引量:2,436H指数:2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糖尿病 代谢 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