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0篇“ 快速眼动睡眠“的相关文章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快速睡眠行为障碍举隅
2024年
快速(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ur disorder,RBD)是一种以REM睡眠过程中肌张力丧失和梦境演绎行为为特征的睡眠异常症[1]。具体表现为睡眠期间梦境演绎、呓语及不同程度的肢体活,甚至是暴力行为。目前,RBD的治疗一线药物是氯硝西泮,但有明显的副作用,如过度镇静、诱发或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老年人服后易走路不稳、认知功能减退等而限制应用[2]。
秦梓城赵玉华李陈渝
关键词:天王补心丹睡眠期间睡眠异常快速眼动肌张力氯硝西泮
一种快速睡眠行为障碍检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睡眠行为障碍检测设备,涉及智能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用户的电和下颌肌肌电生理电信号的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睡眠时期作的毫米波雷达系统;以及,接收和分析数据的计算机。本发明为快速睡眠行为障...
杨传帅刘航周长飞丛丰裕
关于《癫痫患者的睡眠生理:癫痫发作对快速睡眠潜伏期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一文的解读
2024年
本文对最近发表于Epilepsia杂志的“Sleep physiology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Influence of seizures on rapid eye movement(REM)latency and REM duration”一文进行解读,该研究以接受术前评估的成年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频谱图和视频脑电图发现,癫痫本身可以改变潜在的睡眠,对于癫痫发作和长期癫痫发作风险预警具有一定意义,并且首次提出了几个癫痫发作与睡眠的概念如primary sleep period、perisleep等。通过文章解读,期望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癫痫研究新方向。
温慧温文颢刘永红
关键词:癫痫快速眼动睡眠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胆红素、前列腺素E表达与疾病分级、快速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神经丝轻链蛋白(NFL)、胆红素、前列腺素E表达与疾病分级、快速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06例老年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快速睡眠障碍分为睡眠正常组和睡眠障碍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疾病分级患者外周血NFL、胆红素、前列腺素E表达的区别,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NFL、胆红素、前列腺素E表达、疾病分级及其他因素对老年PD患者快速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并构建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不同疾病分期患者多周血NFL、胆红素及前列腺素E比较结果显示,早期组NFL及前列腺素E2均显著低于中晚期组,总胆红素显著高于中晚期组(^(均)P<0.05)。其中睡眠正常组41例(38.68%),睡眠障碍组65例(61.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NFL(OR=1.340,95%CI=1.035~1.736,P=0.027)、前列腺素E2 (OR=1.141,95%CI=1.052~1.237,P=0.00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OR=1.378,95%CI=1.084~1.752,P=0.00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OR=1.398,95%CI=1.092-1.790,P=0.008)为老年PD患者快速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公式:Logit(P)=-34.469+0.293×NFL+0.132×前列腺素E2+0.321×HAMA+0.335×HAMD。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95%CI:0.981~1.000,敏感度为0.969,特异度为0.951,Youden指数为0.920。结论 老年PD患者外周血NFL及前列腺素E表达均是其快速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疾病分级及总胆红素未能纳入模型,可能与其他数据的干扰有关。
赵超潘凯婷徐浩
关键词:胆红素前列腺素E
快速睡眠期间神经同步活与记忆巩固关系研究进展
2024年
神经同步活被认为是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关键。脑内存在多种不同频段的局部同步活和区域间同步活,这些神经同步活与多种行为和认知功能相关。记忆作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其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与神经同步活关系密切。本文主要从体内非快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期间多个脑区间的神经振荡活以及体外培养神经网络的同步爆发活两个层面综述了神经同步活与记忆巩固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作出展望。
孟维伟邵琪邵文威李晓红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快速睡眠行为障碍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快速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病伴快速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病例资料,查阅并筛选出100例帕金森病伴快速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完整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快速睡眠时间(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S)比治疗前更高,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360.45±25.68)min、(76.15±5.15)%、(12.85±4.32)min]均高于参照组[(317.85±23.12)min、(68.76±4.31)%、(8.05±1.65)min];而睡眠潜伏期(sleeplatency,SL)、醒觉指数(arousalindex,AI)则要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17.12±3.45)min、(24.05±2.48)次/h]低于参照组[(24.18±4.36)min、(35.36±3.12)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评分要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评分[(6.01±2.02)分]低于参照组[(8.12±2.05)分],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PD睡眠量表(PDsleepscale,PD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分数[(25.38±2.76)分、(119.85±11.05)分]明显高出参照组[(22.38±2.13)分、(113.15±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帕金森病伴快速睡眠行为障碍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认知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林仁河陈仲陈欢林蒋小玲
关键词:帕金森病重复经颅磁刺激睡眠质量
^(18)F-FDG联合^(18)F-DTBZ PET/CT显像对伴快速睡眠期行为障碍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通过^(18)F-FDG脑代谢联合^(18)F-9-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FP-(+)-DTBZ,简称DTBZ]脑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PET/CT显像研究伴或不伴快速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PD)患者显像的特点,分析其对此类PD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18)F-DTBZ PET/CT显像且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50例,其中伴RBD的PD患者18例[PD-RB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59.2±9.3)岁],不伴RBD的PD患者32例[PD-RBD(-)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7.7±10.2)岁],同时纳入与PD患者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名[男5名、女5名,年龄(60.3±9.6)岁]。以枕叶皮质为参考脑区,获得双侧纹状体、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伏隔核、黑质等脑区的^(18)F-DTBZ特定摄取值比(SUR),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与其他半定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最小显著差异(LSD)-t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Bonferroni法校正)、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分析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行相关性分析;另行ROC曲线分析;应用统计参数图(SPM)比较伴或不伴RBD的PD患者全脑葡萄糖代谢差异。结果与PD-RBD(-)组相比,PD-RB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均明显降低(z值:-3.12、-3.08,均P<0.01),其肢体症状重侧的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也明显降低(t=-2.73,P=0.009),SPM分析显示其对侧前额叶葡萄糖代谢升高(t值:3.11~3.57,均P<0.001)。2组在双侧纹状体、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伏隔核、黑质的SUR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F值:6.24~147.61,H值:8.66~24.43,均P<0.05;事后检验:LSD-t检验及Bonferroni法校正,均P<0.01)。在PD-RBD(-)组中,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与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改良Hoehn-Yahr(mH-Y)分期呈负相关(r=-0.35,P=0.048;rs=-0.39,P=0.026);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鉴别PD-RBD(+)�
杨萌王心宇王瑞芳李彦鹏王庆祝王瑞华陈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睡梦中拳打脚踢为哪般?——谈谈快速睡眠行为障碍
2024年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下面的这些情况:.刀光剑影中,你是奋力搏杀的将军,身边的兄弟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敌人的刺刀已经砍下了你的头盔。就在一刹那,你的身体猛地一翻转,“唯当”一声,黑暗中,你穿着睡衣躺在了地上,睁开,原来还在家里,但是刚才的一切又显得那么的真实。
瞿梦媛
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睡眠行为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睡眠行为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2023年帕金森进展标志物计划(PPMI)数据库中的1029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快速睡眠行为障碍(RBD,以快速睡眠行为障碍量表进行评价)、自主神经症状(以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进行评价)。以RBD为因变量,自主神经症状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029例研究对象中,男性642例(62.4%),女性387例(37.6%);≥56岁的患者777例(75.5%);白种人958例,占93.0%;受教育13~23年有836例(81.2%);Hoehn-Yahr分期:0、1、2期合计1005例(97.7%);274例(26.63%)患有RBD,1006例(97.8%)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调整年龄、性别、教育年限、Hoehn-Yahr分期、家族史、病程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系统功能障碍(OR=1.191,P<0.001)、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OR=1.283,P=0.003)、性功能障碍(OR=1.099,P=0.043)的患者更有可能患快速睡眠障碍;随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共存领域数目的增加,对快速睡眠行为障碍的影响也相应增大,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共存的领域数目≥4时,其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177,P=0.026;OR=13.422,P=0.012;OR=17.695,P=0.006)。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睡眠行为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并且随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共存领域数目的增加,对快睡眠障碍的影响越大。
王秋爽卞静孙仪赵华硕
关键词: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Lp-PLA2、NT-3水平与快速睡眠行为障碍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与快速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择150例收治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的PD患者作为PD组,与此同时选择55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Lp-PLA2、NT-3水平。PD组根据体征和RBD问卷-香港地区版(RBDQ-HK)评分分为RBD组和非RBD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PD患者伴发RB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NT-3对PD患者伴发RBD的预测效能。结果:对照组血清Lp-PLA2水平低于PD组(P<0.05),血清NT-3水平高于PD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伴发RBD与年龄、病程及血清Lp-PLA2、NT-3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延长、Lp-PLA2水平升高是PD伴发RBD的独立危险因素,NT-3水平升高是PD伴发RBD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Lp-PLA2、NT-3及联合检测预测PD伴发RB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766和0.866。结论:血清Lp-PLA2、NT-3与PD患者伴发RBD有关,其中血清Lp-PLA2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T-3升高是保护因素,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PD伴发RB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叶琳琳易琴陈云清邓小江邹艳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营养因子-3

相关作者

赵忠新
作品数:661被引量:4,327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睡眠剥夺 睡眠障碍 失眠 睡眠 帕金森病
彭华
作品数:76被引量:321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睡眠剥夺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莫达非尼
黄流清
作品数:230被引量:935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睡眠障碍 睡眠剥夺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神经病学
张琳
作品数:49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睡眠剥夺 莫达非尼 睡眠结构 REM睡眠剥夺 睡眠障碍
王贵平
作品数:19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电 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