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7篇“ 念青唐古拉“的相关文章
边坝念青唐古拉的遗珍
2024年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画上一个陡峭的休止符,却未曾阻挡念青唐古拉山系自西向东拔地而起。而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北侧,随着349国道东线与夏贡拉山隧道的贯通,边坝这座被雪山环抱的小城也得以向世人展现它明艳动人的身姿,并默默地向旅人诉说着属于它的静谧旧时光。
桃桑(文/图)张运星(图)Fly一直在路上fly(图)
关键词:旅人
春日之旅 念青唐古拉山的痕迹
2024年
从“西藏江南”林芝出发,寻找西藏最美的春天。我们沿着著名的国道318,穿行在念青唐古拉的群山之间。念青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的南北分界,它横贯西藏中东部,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相接,将西藏划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念青唐古拉山也是高原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界。那曲一当雄一线以东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不仅分割了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也是中国海洋性冰川的富集区。在喜马拉雅、念青唐古拉、横断山三大山脉汇聚的藏东南地区,高山峭拔、深谷裂地,从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到横断山脉东缘,仅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就超过300座。因为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滋养,群山之巅雪峰如簇,雨季常常云遮雾绕,宛如天境。
程书徽李珩(图)王鹏(图)张静(图)铁丐(李朝阳)(图)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流域横断山脉藏东南
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廓琼岗日1号冰川变化研究
2024年
小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监测与定量评估此类冰川变化有助于理解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幅度与机制。本研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测),分析了近50年来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廓琼岗日1号冰川面积变化趋势,定量评估了该冰川近期的冰面高程变化幅度与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968—2021年廓琼岗日小型冰斗冰川的面积从(1.444±0.013)km^(2)缩减至(0.712±0.001)km^(2),萎缩幅度达到50.7%,冰川末端退缩平均速率约为(6.23±0.71)m·a^(-1)。基于2020—2021年高精度无人机航测数据发现,廓琼岗日1号冰川冰面平均高程差达到(-2.41±0.69)m,冰川末端高程变化大于3 m,中部的冰面高程下降幅度在1.5~3 m之间。研究还发现冰川表面河道对冰面高程空间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该冰川表面共发育有13条表面河道,2020—2021年河道向西北方向偏移约2 m。冰面河道的向下侵蚀与侧向消融导致末端冰面高程变化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
张天诏杨威赵传熙王忠彦何震王永杰邬光剑李久乐安宝晟
关键词:遥感无人机
基于冰川动力学模型的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冰川变化特征研究
申子恒
全新世中晚期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凼木曲剖面沉积特征及环境意义
念青唐古拉山东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对气候变化反映灵敏。此地区冰水沉积物是研究恢复古沉积环境演变的良好信息载体,其记录了全新世中晚期环境暖湿化过程。本文以光释光(OSL)测年结果和剖面沉积特征为基础,对凼木曲地区沉积物的...
冯春华
关键词:水沉积物古气候环境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高原鼠兔筑巢行为对弹尾目多样性的影响
2023年
了解西藏念青唐古拉山高原鼠兔筑巢行为对弹尾目多样性的影响。2022年8月,采用Tullgren干漏斗法,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海拔4600m、4800m、5000m区域的高原鼠兔筑巢行为样地和原生草地弹尾目进行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Pielou指数、丰富度指数以及Jaccard和S?rensen相似性指数对采集的弹尾目样本进行分析。此次调查共计采集弹尾目64只,隶属7科9属,其中拟缺?属(37.5%,等节?科)数量最多,其余优势类群为等节?属(14.06%,等节?科),球圆?属(26.56%,圆?科),这3个属占总体78.12%.经分析得到弹尾目在高原鼠兔筑巢行为样地与原生草地的类群数、个体数、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4800m、5000m样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600m样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势类群数4800m有显著性差异(P<0.001),4800m、5000m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丰富度三个海拔样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rensen相似性指数与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为4800m原生草地与5000m高原鼠兔筑巢行为样地、5000m原生草地的相似性最高。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山,高原鼠兔的筑巢行为对弹尾目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均有影响。
罗斌黄智张一龙宋美成臧建成
关键词:弹尾目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帕戈勒中新世二云母花岗岩成因机制及对稀有金属铍成矿能力的指示被引量:2
2023年
淡色花岗岩是研究浅部地壳物质成分和碰撞造山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对象,也是稀有金属成矿的重要载体。本文研究的帕戈勒二云母花岗岩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复式花岗岩岩基的西南侧,以岩株和岩枝形式产出,局部偶见绿柱石。精细的锆石U-Pb定年显示,岩体结晶成岩年龄为18.4 Ma和17.6 Ma,形成于中新世。岩体具有高的SiO_(2)(72.78%~75.53%)和K_(2)O(4.83%~5.52%)含量,低的Al_(2)O_(3)(13.42%~14.60%)、MgO(0.10%~0.24%)、TFe_(2)O_(3)(0.86%~1.65%)含量,A/CNK为1.04~1.12,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质花岗岩。(^(87)Sr/^(86)Sr)i=0.712139~0.713545,εNd(t)=-9.0~-8.3,Nd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211~1468 Ma,^(206)Pb/^(204)Pb=18.797~18.841,^(207)Pb/^(204)Pb=15.755~15.785,^(208)Pb/^(204)Pb=39.425~39.519,ε_(Hf)(t)=-6.8~+2.0,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值为970~1529 Ma,显示岩浆源区以中上地壳元古宇念青唐古拉群变质岩为主(70%~80%),混合有少量的幔源成分(20%~30%)。LREE/HREE=4.30~9.61,(La/Yb)_(N)=3.61~13.42,δEu=0.16~0.34,DI分异指数=95~97,K/Rb=76.51~116.39,且Rb、Th和U相对富集,P、Zr和Ti强烈亏损,Rb-Ba-Sr分异特征明显,暗示岩浆经历了强烈的钾长石、斜长石、锆石、磷灰石和黑云母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包括帕戈勒二云母花岗岩在内的念青唐古拉中新世花岗岩形成于印度大陆俯冲板片撕裂背景下,是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幔源岩浆沿着构造薄弱带上侵,并引发中上地壳泥质变质岩发生白云母脱水熔融形成壳源熔体,其与幔源岩浆混合并经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所形成。帕戈勒二云母花岗岩中局部偶见绿柱石,可能与富铍中上地壳部分熔融、强烈结晶分异和F-Be络合迁移等铍的富集机制有关。由这一富铍花岗质岩浆体系进一步演化形成的、分布在其外围的富铍花岗伟晶岩具有较大的铍成矿能力。
张霖原杨竹森侯增谦徐培言刘畅谢兰魁
关键词:二云母花岗岩中新世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帕戈勒地区渐新世-中新世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对铍稀有金属成矿的意义
青藏高原南部,沿喜马拉雅和冈底斯成矿带发育两条大规模的铍地球化学异常带(谢学锦等,2012)。近年来,喜马拉雅成矿带陆续发现众多与新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铍多金属矿床或矿化点,显示出世界级的铍成矿潜力(Cao Huaw...
张霖原杨竹森侯增谦刘畅徐培言谢兰魁
关键词:金属成矿二云母花岗岩伟晶岩渐新世岩浆作用
高原鼠兔筑巢行为对念青唐古拉山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广泛分布栖息在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中,高原鼠兔主要行为有采食行为、筑巢行为、排泄行为。在人们传统观念中,高原鼠兔大量采食导致了优质牧草的减少,高原鼠兔在筑巢时,通过挖掘会带出...
罗斌
关键词:高原鼠兔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草地生态系统
短期增温对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典型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幅度显著高于全球其他区域,深刻影响着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选择西藏念青唐古拉山的三种典型植物群落(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流石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增温箱(OTC)模拟增温,研究了短期增温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改变了群落的优势物种,影响其结构组成,而对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2)增温显著降低了高寒草甸的地上生物量(P<0.05),增加地下生物量(P<0.01),从而导致了群落地下地上生物量分配策略的改变;(3)增温降低群落中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进而影响群落稳定性,其中高寒草甸变化最大,达到-66.8%。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应对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肖昱承王端阳陈波胡光镇马云鹤杨雯赵景学
关键词:高寒草地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

相关作者

唐菊兴
作品数:604被引量:3,234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铜多金属矿床 铜金矿床 冈底斯 斑岩
吴珍汉
作品数:221被引量:2,278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逆冲推覆构造 青藏铁路 羌塘盆地 青藏高原北部
雷传扬
作品数:84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研究主题:花岗岩类 西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找矿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汪雄武
作品数:170被引量:809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花岗岩类 铜多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铜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
胡道功
作品数:213被引量:1,991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锆石U-PB年龄 地质意义 第四纪 青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