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157篇“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文章
邓中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色和优势,邓中夏作为党的早期杰出领导人之一,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始终秉持将马克...
余彦萍
关键词:邓中夏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4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不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历程,学界围绕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概念、特征、形成过程、内容体系、价值意义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未来研究,要注重史论结合、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学科意识,努力构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整体样貌,推动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王树荫杨文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象教学思维的转变
2024年
教育改革不仅要求的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也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联,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可以了解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抽象理论到形象教学思维的转变,探究新时期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效化发展,通过提高教师素养,加强实践教育等环节,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
陈志耀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道德品质实践教学
浅议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路径探究
2024年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理论,而应积极结合实践培养与时俱进、社会所需的新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从文化自信出发,分析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意义和现实情况,进而提出了实现路径,旨在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提质增效。
刘江梅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4年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美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着重要的内在逻辑,将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全学生人格以及增强思政课的教育效果。研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性强、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以及美育实践不足等现状探讨了美育融入的现实困扰,认为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为:探索课程体系和美育融合的内在规律;整合教育资源强化课程美育教育新模式;加强美育实践教育
廖鹏
关键词:美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觉
2024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增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关键在于以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根本,以文明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叙事话语范式创新为保障,切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应着力突出中国自主与学科自主两个向度,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内涵边界,充实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文明理论研究上,应着力推动党的文明理论创新成果体系化学理化,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证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知之明、知事之明、知人之明、知物之明。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上,应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为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为中介、以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为表征,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任志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文明自觉及其当代建构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推动人类知识生产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面向中华民族“旧邦新命”的历史纵深与精神憧憬,对人类文明跃迁的关切、对政党实践经验的关照、对学术自我意识的关怀,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文明自觉。从新文明观与大历史观的整体性视野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沿着“普遍真理—民族智慧”“政党主导—文化扎根”“自主建制—文明挺膺”三个层次的逻辑进路展开,逐步绘就一幅深远宏阔、源流互质的理论图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自主创新与辐射引领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以问题导向、方法转换与论证创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体系,以标识凝练与叙事创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继而全面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空间与文明视野。
柏路包崇庆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数字建构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2024年
当前,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科技的进步同样给高校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为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助力,新的支持,同时也提出了课程数字化建构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数字化建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庞大的数据要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赋能,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转变认知、塑造价值和提升能力的育人活动,以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数字建构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的探究[1]。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为探究对象,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现状、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校企协同育人的平台优势,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数字建构的重大意义、实践路径,并希望借此为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数字化改革与创新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启发和路径指引。
邵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信息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优化路径研究
2024年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完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优化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学生的成长需求。本文以信息化视角展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困境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抓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确立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与学生个体发展相吻合的教学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信息化进程,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
邵晨
关键词: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
2024年
基于服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升干部思想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优化党的执政效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蕴含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向、内涵、手段等要素于一体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使之成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任务和时代要求的演进,从定位、内涵、规律和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理论学科化研究、推进理论系统化建构、完善理论实践化机制等形式,在实现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实践新路。
王秀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

相关作者

沈壮海
作品数:237被引量:2,792H指数:2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校德育
潘勇
作品数:115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
研究主题:微带天线 通讯装置 回波损耗 天线设备 接地板
冯国芳
作品数:24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网络教学
王树荫
作品数:135被引量:869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 学科建设 历史经验 思想政治
王国剑
作品数:16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科学系
研究主题:民族区域自治 多元性 自治 政治沟通 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