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6篇“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文章
Rhupus综合征合并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例
2024年
本文报道一例既往乙肝五项定量全阴的Rhupus综合征患者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治疗期间发现伴侣为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及时行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检测,发现自己已感染HBV,继而出现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病毒等治疗,复查HBsAg转阴。
欧阳志明杨迎潘婕邹耀威贾霈雯戴冽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乙型肝炎病毒
2014—2021年江西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2014—2021年江西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为完善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1年江西省急性乙肝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乙肝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急性乙肝发病趋势。结果2014—2021年江西省报告急性乙肝病例8890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11.730%,P<0.05),年均发病率为2.42/10万。全年均有急性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萍乡市、赣州市和抚州市发病率居前三位,分别为7.12/10万、3.12/10万和2.87/10万。急性乙肝发病率0~<10岁组最低,为0.30/10万;20~<30岁组最高,为3.86/10万。男急性乙肝发病率为3.25/10万,高于女的1.55/10万(P<0.05);职业以农民为主,5764例占64.84%。结论2014—2021年江西省居民急性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青壮年男、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刘杰郭世成伍凤云赵红平
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2005-2022年浙江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的Joinpoint回归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2005-2022年浙江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浙江省2005-2022年急性乙肝病例报告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和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分析报告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以及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结果2005-2022年浙江省报告急性乙肝447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76/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发病率AAPC(95%CI)为-11.74%(-12.65%~-10.82%),在0-19岁的-18.61%(-19.69%~-17.52%)至≥60岁的-7.89%(-11.95%~-3.64%)之间。APC模型分析显示,发病率从0岁的33.60/10万降至1岁的11.62/10万,从15岁的3.17/10万升至20岁的6.16/10万,之后持续下降;相对危险度从2005年的2.07(1.96-2.18)降至2022年的0.28(0.26-0.31),在2020年出生队列的0.01(0.00-0.04)至1923年出生队列的1032.31(319.80-3332.26)之间;净偏移值为-11.20%(-11.50%~-10.90%),各年龄局部偏移值在-18.56%(-19.53%~-17.58%)至-3.44%(-9.06%-2.52%)之间。结论2005-2022年浙江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儿童乙肝防控工作效果显著。建议加强成人乙肝防治措施。
罗锋周洋苏颖郑舒涵严睿朱瑶邓璇唐学雯何寒青
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2005-2022年江西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江西省急性乙肝病例报告数据,描述分析急性乙肝发病率和流行特征。结果2005-2022年江西省共报告急性乙肝3596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万,下同)为4.45,报告发病率在2022年的1.58(712例)至2007年的9.22(3999例)之间;2005-2012年、2013-2022年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00(24565例)、2.49(11396例)。0-14岁、15-29岁、30-44岁、45-59岁、≥60岁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94(1588例)、6.59(12186例)、6.30(12516例)、4.31(6545例)、3.05(3126例)。结论2005-2022年江西省急性乙肝发病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儿童急性乙肝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加强成人特别是青壮年人群乙肝免疫预防工作。
伍凤云郭世成刘杰郑敏赵红平谭祥永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2010—2021年盐城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对2010—2021年盐城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针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1年盐城市急性乙型肝炎疫情数据和相应人口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0—2021年盐城市共报告急性乙型肝炎1 544例,年均发病率1.76/10万。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2.80/10万,2021年发病率最低,为0.80/10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χ^(2)=242.880,P<0.001)。年均发病率前三位的为响水县、大丰区、滨海县,分别为3.15/10万、2.60/10万、2.53/10万;年均发病率最低为东台市,为0.85/10万。男年均发病率为2.43/10万,女为1.0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722,P<0.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43/10万;发病前三位的职业是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9.04%、7.51%和6.22%。结论 盐城市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男20~65岁年龄组人群为重点防控对象,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成人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李长城张红军崔倩汤奋扬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乙肝疫苗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影响因素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100名健康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非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婚、密切接触者有乙型肝炎、有肝脏病史、有输血史、有针灸史、有修脚史、有纹眉纹身史、有刮痧史、有修面史、有身体意外创伤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别、年龄、共用剃须刀史、手术史、血液透析史和拔罐史等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婚、密切接触者有乙型肝炎、有肝脏病史、有修脚史、有修面史、有身体意外创伤史均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婚、密切接触者有乙型肝炎、有肝脏病史、有修脚史、有修面史、有身体意外创伤史均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思媛
关键词:乙型肝炎急性发病影响因素
1990-2021年大连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大连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大连市免疫规划档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大连市1990-2021年急性乙肝报告病例信息,描述分析报告发病率和流行特征。结果1990-2021年大连市共报告急性乙肝5792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22/10万,发病率从1990年的80.77/10万下降至2021年的2.12/10万;0-14岁、15-29岁、30-44岁、45-59岁、≥60岁人群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13.05、44.20、41.86、23.13、14.60;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7.31%、20.43%、20.96%。结论大连市1990-2021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特别是儿童急性乙肝得到控制。需巩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加强重点成人的乙肝免疫预防。
杨月朱琳白宇韩一楠
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极高甲胎蛋白水平1例回顾分析
2022年
甲胎蛋白由胎儿的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为胚胎时期肝细胞产生的高分子胚胎含糖蛋白。甲胎蛋白主要用于原发肝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和疗效监测等,但在某些慢乙型病毒性肝炎、部分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中也呈轻度或中度升高,其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极度升高的情况临床上却较为罕见。本文回顾分析了1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极高甲胎蛋白水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复习,表明尽管血清高浓度的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肝癌的重要指标,但决不能忽视影像学检查结果,只有两者都出现明显异常才能高度怀疑肝脏恶病变。
张彦军张正聪
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
承德市2014—2018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承德市2014—2018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承德市2014—2018年急性乙肝病例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乙肝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承德市2014—2018年共报告急性乙肝病例1 20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78/10万,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从2015年的14.69/10万降至2018年的1.69/10万,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χ^(2)=71.43,P<0.01)。全年每月均有乙肝病例报告,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平泉市(40.15/10万);发病以成年人为主,主要集中在30~69岁组(906例),占病例总数的75.31%;发病率最高的是60~岁组(12.28/10万),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低(0.12/10万);男发病率(7.60/10万)高于女发病率(5.9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P<0.01);报告病例的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9.38%。结论承德市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5岁以下儿童保持较低水平,但成年人发病率居高不下,职业以农民为主,疾病负担严重。
张扬刘洋黄伟魏峰陈秋成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别分布,分析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住院确诊的53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53例老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48例患者在起病6个月内HBsAg阴转及抗-HBs阳;6例患者发生了肝功能衰竭,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各2例,最终死亡2例。43例患者感染途径不清。就诊前72.7%患者存在尿黄,64.2%存在食欲减退、腹胀,50.9%存在乏力,部分患者还出现恶心、呕吐或发热,出现意识障碍提示病情危重。患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平均时长为12.8d。入院时所有患者均存在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异常,最高分别达8000U/L和4200U/L;所有患者均存在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中位数为110μmol/L、最高达554.7μmol/L;HBV DNA中位数为3.02×105IU/ml;49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19例患者入院后1~2周内出现肝功能指标恶化;22例患者病程中TBil水平≥10×ULN,最高为711.6μmol/L;16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急性胆汁淤积。出院/死亡前92.5%患者存在ALT、AST、GGT、ALP或TBil其中一项或多项高于正常值上限。结论急性乙型肝炎在老年人群中仍有一定比例的发生率,对于临床上以尿黄、消化道症状伴乏力就诊的老年男患者,在除外慢肝脏疾病和肝胆系统肿瘤的基础上,应注意进行HBV相关指标检测。
李越杨坤齐立明王琦
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老年患者肝功能衰竭胆汁淤积

相关作者

郭世成
作品数:63被引量:549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赵红平
作品数:26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水痘
伍凤云
作品数:19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特征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郑敏
作品数:33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住院病例 乙肝
陈志强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病毒性肝炎 疗效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药 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