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4篇“ 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文章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现状
2025年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已比较成熟,而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国内以往关注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提供参考。
彭华彬孙丽莹
关键词:供者特异性抗体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的动态免疫学特征
2025年
目的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评估移植后生存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动态过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同系移植组(n=21)和同种异体移植组(n=65),分别进行假手术、同系颈部心脏移植、同种异体颈部心脏移植。观察受体小鼠及移植物存活情况、移植物组织病理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移植物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术后7 d生存率及移植物存活率为100%;同种异体移植组5例手术失败,均于术后1 d死亡,术后7 d生存率为86%,存活的小鼠移植物均于术后7 d停止搏动。同种异体移植组在术后7 d出现明显排斥反应,伴随组织损伤和CD8^(+)T细胞浸润;脾脏CD8^(+)T细胞比例在术后持续升高,而CD4^(+)T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血清和移植物干扰素-γ表达在术后5 d达到峰值,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在术后5~7 d加剧,此时可能是免疫干预的关键时间窗口。
曹曦黄涛杨骥伟王小文朱文峰陈浩琦范宁汪根树
关键词:异位移植小鼠急性排斥反应CD4~+T细胞
超声联合血栓调节蛋白检测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鉴别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US)联合血栓调节蛋白(TM)检测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断以及对AR和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ATI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益阳中心医院超声科和肾移植科随访的59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术后≥1个月),其中正常组29例,AR组16例,ATIN组14例,所有纳入对象均在治疗前行常规US、超声造影(CEUS)及TM检测,分析不同参数在正常组、AR组和ATIN组患者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R组与正常组比较:AR组TM更高,弓形动脉阻力指数(RIaa)、段动脉阻力指数(RIsa)升高,弓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aa)、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ia)减低,皮质曲线下面积(AUCc)、髓质曲线下面积(AUCm)显著降低。ATIN组与正常组比较:TM无统计学意义,ATIN的RIaa可能高于正常组,AUCc、AUCm低于正常组。AR组与ATIN组比较:AR组的TM高于ATIN组。TM与US联合诊断AR的AUC:0.940(95%CI:0.877,1.000,P<0.001),最大约登指数0.766,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5.3%,鉴别诊断AR和ATIN的AUC:0.926(95%CI:0.838,1.000,P<0.001),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100.0%。结论TM和US可用于评估诊断移植肾AR,且TM与US联合可以进一步鉴别移植肾AR和ATIN。
龙妹珍刘地宽陈锋刘馨蔚陈思凡
关键词: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超声血栓调节蛋白
Stattic通过调控记忆性CD4^(+)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CD4^(+)Tm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EdU法检测Stattic对CD4^(+)Tm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C57BL/6小鼠心脏移植(HTx)模型,实验分为:Non-HTx组、HTx组、Tm/HTx组和Tm/HTx+Stattic组。每日观察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脏移植组织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IL-2、IL-10和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CD4^(+)CD44^(+)CD62L^(+))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心脏组织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Stattic浓度超过2.5μmol/L时,可抑制CD4^(+)Tm细胞增殖。与HTx组比较,Tm/HTx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缩短,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IFN-γ和IL-2含量升高,IL-10和TGF-β1含量降低,移植心脏组织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升高,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为P<0.05)。与Tm/HTx组比较,Tm/HTx+Stattic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FN-γ、IL-2含量降低,IL-10和TGF-β1含量升高,移植心脏组织中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L-10、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降低,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为P<0.05)。结论Stattic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m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李师亮冯异方明周彦
关键词:排斥反应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
抗体介导的小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构建与改良
2024年
目的构建并改良同种异体小鼠肾移植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BMR)模型。方法选用雄性6~8周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全错配的C57BL/6和BALB/c小鼠各31只(南京医科大学医药实验动物中心),分别作为供受体。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以下4组,ABMR组(10只):行C57BL/6H2b→BALB/cH2d小鼠全层皮肤移植术预致敏后5 d,采用肾动脉带瓣Patch的端侧吻合法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C57BL/6H2b→BALB/cH2d);细胞介导排斥反应(TCMR)组(5只):采用肾动脉带瓣Patch的端侧吻合法行C57BL/6H2b→BALB/cH2d肾移植术;同基因对照(SYN)组(5只):采用肾动脉带瓣Patch的端侧吻合法行BALB/cH2d→BALB/cH2d肾移植术;皮肤移植(ST)组(5只):仅行C57BL/6H2b→BALB/cH2d小鼠全层皮肤移植术。记录受体存活时间;使用小动物B型多普勒超声系统测量小鼠移植肾血流速度及血流分布。在肾移植术后3、5、7 d行移植肾病理染色以及Banff诊断,并检测小鼠移植肾组织CD4+T细胞、补体片段C3d沉积、外周血内IgG类供体特异性抗体(DSA)、血清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组间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YN组与TCMR组小鼠术后5 d均存活,而ABMR组小鼠术后5 d存活率为66.7%,生存状况远低于SYN组及TCMR组(χ^(2)=17.02,P<0.05)。在肾移植术后5 d,ABMR组血清Cr高于TCMR组、SYN组和ST组[(233.70±22.13)μmol/L比(68.06±11.10)、(20.08±2.42)、(20.92±2.27)μmol/L(F=325.5,P<0.01)];此外,ABMR组血清BUN也高于TCMR组、SYN组和ST组[(120.20±13.46)μmol/L比(24.12±3.68)、(20.48±5.39)、(17.00±2.55)μmol/L,F=216.4,P<0.0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SYN组小鼠移植肾术后7 d移植肾血流分布及肾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与正常BALB/c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3.40±6.44)mm/s比(387.90±6.90)mm/s,t=2.674,P>0.05]。与SYN组比较,ABMR组病理结果显示术后第3、5、7天时病理损伤�
张俊麒倪斌郑明索传建王子杰沈百欣居小兵谭若芸顾民
关键词:肾移植血管吻合
节拍剂量卡培他滨抑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节拍剂量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细胞及排斥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对照组(CON组)、节拍剂量CAP组(CAP组),节拍剂量CAP+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组(CAP+Tac组),分别于肝移植术后第1、3、7天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IL-2和IFN-γ含量,分析组间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术后第1、3、7天,CAP组和CAP+Tac组血清IL-2和IFN-γ含量较对照组逐渐降低,较CO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节拍剂量CAP可降低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期外周血IL-2和IFN-γ的分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李姗霓陈涛王政禄郑虹
关键词:卡培他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
硼替佐米治疗肾移植术后富浆细胞急性排斥反应2例
2024年
富浆细胞急性排斥反应(PCAR)是肾移植术后罕见的排斥反应,预后较差。本中心确诊2例PCAR,经硼替佐米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病例1:33岁男性,肾移植术后8个月发生混合性排斥反应,间质中超过50%炎症细胞为浆细胞。常规治疗无效,加用硼替佐米后病情好转。随访5年,患者新产生多个抗HLA位点抗体,但肾功能稳定,无严重感染。病例2:51岁男性,肾移植术后2年确诊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BMR),且超过50%间质炎症细胞为浆细胞。经激素冲击、免疫球蛋白及硼替佐米联合治疗后好转。1年后重复活检显示浆细胞显著减少,但cABMR依然存在。随访2年,肾功能保持稳定。本研究为PCAR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金鹏张红张纲蔺薇王维圆孟朦丁翔
关键词:肾移植硼替佐米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血型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
2024年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快速发展,目前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 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已不再是绝对禁忌。近期研究发现,ABOi-KT与血型相容肾移植(blood group 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c-KT)在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方面基本一致[1]。
郭丽平冯钢赵杰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抗体介导亲属活体肾移植血型术后早期
肾移植受者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8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324例。收集受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比色法检测移植术后早期(1月内)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钙、磷水平,记录检测季节,观察移植术后一年内是否发生AR。定义25(OH)D水平≥20ng/ml为正常,≥12ng/ml~<20ng/ml为不足和<12ng/ml为缺乏,并分为25(OH)D正常组(n=106)、不足组(n=112)和缺乏组(n=106)。按照是否发生AR分为AR组(n=51)和非AR组(n=273)。分析血清25(OH)D水平基本情况,比较25(OH)D三组血清PTH,钙、磷水平和季节以及AR发生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水平对AR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25(OH)D缺乏或不足发生率为67.28%(218/324)。25(OH)正常组、不足组和缺乏组血清PTH水平分别为75.44(46.42,113.23)pg/ml,78.29(58.27,152.10)pg/ml和86.84(54.64,127.3)pg/ml,AR发生率分别为2.47%(8/324),6.17%(20/324)和7.10%(23/324),均为缺乏组最高,正常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784,χ^(2)=8.580,均P<0.05)。25(OH)D缺乏(OR=3.340,95%CI:1.409~7.916),25(OH)D不足(OR=2.442,95%CI:1.006~5.925)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错配(4~6个)(OR=2.117,95%CI:1.027~4.363)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25(OH)D水平预测A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02(95%CI:0.625~0.779),最佳截断值为13.59ng/ml,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6.7%,65.6%。结论25(OH)D缺乏(<12ng/ml)或不足(≥12ng/ml~<20ng/ml)是肾移植患者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25(OH)D水平对AR有一定预测价值。
王坤英张蓬杰王剑茹陈好雨游瑞君梁娇霞
关键词:肾移植25-羟基维生素D急性排斥反应
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1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D-1抑制剂联合TACE及局部放疗后行肝移植术的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总结患者术前情况,术后病情变化特点及可能原因,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有肝癌家族史及嗜酒史,术前CT示肝右叶占位,最大径约8.8 cm,考虑肝细胞癌伴门静脉右前支癌栓,肿瘤分期为CNLCⅢa期。术前行TACE治疗2次,替雷利珠单抗(200 mg Q21d)治疗5个周期,肝癌降期成功后行肝移植术,术后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糖皮质激素三联抗排斥方案。术后第8天出现TB、ALT和AST不可逆升高,考虑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采用激素冲击治疗及对症处理后疗效不佳,术后第13天死于肝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多器官衰竭。结论应用PD-1抑制剂作为肝癌肝移植术前降期治疗手段需十分慎重,已应用PD-1抑制剂者肝移植术后应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功能监测。
冯军艾麦提·牙森梁润斌廖志洪赵超尘谢嘉奋朱灿华罗燕君汪国营
关键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关作者

于立新
作品数:466被引量:1,44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移植肾 急性排斥反应 肾移植受者
薛武军
作品数:697被引量:1,364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器官捐献 DCD 肾脏移植
田普训
作品数:377被引量:871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DCD 肾移植受者 器官捐献
石炳毅
作品数:785被引量:1,97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肝移植 肾移植受者 器官移植
陈规划
作品数:885被引量:3,03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原位肝移植 肝癌肝移植 肝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