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6篇“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相关文章
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AOSC患者103例,其中观察组58例接受ERCP治疗,对照组45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 d VAS评分和术后住院日分别为(30.7±4.6)mL、(74.3±8.8)min、(3.1±0.8)分和(7.2±1.4)d,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85.4±10.2)mL、(117.6±12.5)min、(4.9±1.1)分和(13.3±3.7)d,P<0.05】;在术后5 d,观察组血清ALT和GGT水平分别为(48.2±4.1)U/L和(163.9±17.2)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9±5.3)U/L和(189.6±21.5)U/L,P<0.05】;观察组血清IL-6、IL-1、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为(82.6±8.3)ng/L、(20.9±4.0)ng/L、(16.2±3.5)ng/L和(18.1±2.2)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7±11.2)ng/L、(32.7±5.3)ng/L、(23.6±4.3)ng/L和(32.9±4.8)m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P<0.05)。结论采用ERCP治疗AOSC患者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何晓非陈杰罗国松陆世峰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细胞因子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4年
分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0名,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生化指标、心理状况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手术治疗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具有重要和有效。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可以迅速解除梗阻,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李亚强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手术疗效
内镜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内镜治疗在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76名老年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内镜治疗,包括胆道引流和胆管清扫。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生存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内镜治疗在76名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的治疗成功率为9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2%,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天,1年生存率为87.8%。统计学分析显示内镜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率(P<0.05)。结论:内镜治疗在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尽管术后并发症存在一定风险,但内镜治疗仍然是老年患者管理这一严重疾病的有效方法。
孟丽张明
关键词:内镜治疗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2024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检测其病理生理指标,为急性胆管炎、胆汁淤积等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PF级雄SD大鼠,采用胆总管下段注射类毒素及胆总管结扎方式进行模型构建,评估大鼠造模前后的体重变化、死亡情况、肝功能主要指标变化及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假手术组大鼠无死亡,肝功能无异常;模型组大鼠死亡3只,模型组死亡率12%,肝功能主要指标及肝病理呈现出明显的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伤改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该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死亡率低、造模成功率高等优势,可为多种常见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
余奎梁晓强韩冕张静喆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梗阻动物模型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EUS-BD)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AOS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接受PTCD治疗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EUS-BD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症因子、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寒战、高热、腹痛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磷酸酶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EUS-BD治疗老年AOSC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显著降低症水平及异常肝功能指标水平,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
郭朗孙赫闫思萌郭兵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淀粉样蛋白A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淀粉样蛋白A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象(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胆管炎组,合并脓毒症组和合并脓毒症休克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发光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淀粉样蛋白A水平。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及不用疾病严重程度患者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淀粉样蛋白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工作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淀粉样蛋白A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的价值。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淀粉样蛋白A水平[(1.77±0.81)mg/L、(0.21±0.07)ng/ml、(5.01±0.78)mg/L]明显低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2.91±5.99)mg/L、(2.06±1.04)ng/ml、(192.08±82.6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0、12.330、15.380,P<0.05)。胆管炎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淀粉样蛋白A水平[(7.07±1.36)mg/L、(0.99±0.11)ng/ml、(96.43±11.33)mg/L]明显低于合并脓毒症组患者[(11.57±1.36)mg/L、(1.91±0.24)ng/ml、(190.54±20.7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7、19.150、21.850,P<0.05)。合并脓毒症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淀粉样蛋白A水平[(11.57±1.36)mg/L、(1.91±0.24)ng/ml、(190.54±20.79)mg/L]明显低于合并脓毒症休克组患者[(20.08±1.36)mg/L、(3.39±0.24)ng/ml、(292.58±28.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40、11.300、16.120,P<0.05)。血清C反应蛋白单独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度为89.00%,�
柳光霞李永坤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组(单一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脓毒症组(合并脓毒症组)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休克组(合并休克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2 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制作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胱抑素C水平对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价值。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58.84±25.84)、(0.93±0.1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9.21±1.59)、(1.53±0.2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0、12.310,P<0.05)。单一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33.97±9.77)、(1.24±0.11)pg/ml]明显低于合并脓毒症组患者[(58.56±14.98)、(1.54±0.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8、7.574,P<0.05)。合并休克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84.70±18.63)、(1.81±0.18)pg/ml]高于合并脓毒症组患者[(58.56±14.98)、(1.54±0.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80、9.012,P<0.05)。单一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健康状况评分[(10.06±2.54)分]明显低于合并脓毒症组患者[(15.52±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40,P<0.05)。合并休克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健康状况评分[(22.98±4.34)分]高于合并脓毒症组患者[(15.52±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0,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健康状况评分(A
李宁王鹏李辰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胱抑素C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床旁无X线下胆道支架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初探
2024年
目的研究床旁无X线胆道支架引流术(ERBD)在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中心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行紧急内镜下ERBD治疗18例高龄(≥80岁)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能否脱离重症监护分为床旁无X线辅助引流组(A组)和在介入室行X线下辅助引流组(B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症因子、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手术安全和有效。结果在经紧急床旁无X线下ERCP治疗的10例AOSC患者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在X线引导下行紧急ERCP治疗的8例AOSC患者也均插管成功。患者术后检测相关感染指标均明显下降至恢复正常。A组(床旁无X线辅助引流)出现轻症胰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1/10);B组(X线辅助引流)出现轻症胰腺1例,发生率为12.50%(1/8)。结论对于AOSC危重症患者行床旁无X线ERBD术可快速并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手术操作以迅速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胆道为主要目的,并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冠璋张志强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高龄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血清Presepsin、IAP、HMGB1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血清前蛋白酶(Presepsin)、免疫抑制酸蛋白(IA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220例接受PTCD治疗的AOSC患者纳入AOSC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8名纳入对照组。根据AOSC患者PTCD术后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184例。检测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对AOSC患者PTCD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OSC组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20例AOSC患者PTCD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6.36%(36/2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3 d、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300 mL、Presepsin升高、IAP升高、HMGB1升高为影响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联合预测AOSC患者PTCD术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大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AOSC患者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升高,是PTCD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联合预测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价值较高。
孙赫郭朗郭兵闫思萌温桂海陈静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IAPHMGB1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预后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探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OSC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ENBD治疗,观察组接受PTC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反应、肝脏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TNF-α、IL-1、IL-2、IL-6、PCT、Lac、TBIL、DBIL、IBIL、AST、A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BD与PTCD治疗AOSC效果相当,但PTCD可减轻症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熊日晖陈伟力吴兆平金煜东
关键词: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功能

相关作者

周梅花
作品数:96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护理 ERCP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重组人生长激素
孙大勇
作品数:139被引量:52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鼻胆管引流 胆汁 ERCP 治疗肝硬化
高文艳
作品数:147被引量:925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胆总管结石 王长洪教授 中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林一帆
作品数:203被引量:1,166H指数:1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胆总管结石 中药 异型增生 胃粘膜异型增生
宋鸿
作品数:58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胆汁 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 重组人生长激素 低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