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9篇“ 急性脊柱损伤“的相关文章
- 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脊柱损伤患者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3所附属医院收治的84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基本信息、损伤原因、损伤部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并发肺栓塞分为2组:发生肺栓塞患者83例;未发生肺栓塞患者757例。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ICU时间、损伤原因等37个危险因素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筛选出的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住院时间、下肢骨折、肺部挫伤及感染、休克、手术次数等24个危险因素与肺栓塞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P=0.000,OR=1.957,95%CI:1.532~2.499)、ICU时间(P=0.000,OR=2.561,95%CI:1.728~3.794)、手术次数(P=0.015,OR=1.814,95%CI:1.124~2.927)、脊柱固定(P=0.004,OR=0.370,95%CI:0.189~0.724)、限制性体位(P=0.000,OR=21.269,95%CI:5.276~85.740)、血小板(P=0.000,OR=1.553,95%CI:1.236~1.951)、D-二聚体(P=0.000,OR=1.600,95%CI:1.376~1.860)、凝血酶原时间(P=0.025,OR=2.756,95%CI:1.138~6.670)是急性脊柱损伤患者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脊柱损伤患者肺栓塞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栓塞组,年龄、ICU时间、手术次数、脊柱固定、限制性体位、血小板、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与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发生肺栓塞密切相关。
- 李伊敬鄢苏鹏邵艳霞袁媛蒋春梅蒲淑玉孙溦
- 关键词:脊柱损伤肺栓塞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柱损伤对脊柱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其中联合组术后给予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等一般手术情况,观察手术前后脊柱形态功能,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aican Spinal Injury Assi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血清炎症因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联合组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ASIA神经功能分级C级2例、D级23例、E级22例,对照组C级7例、D级26例、E级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联合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柱骨折有利于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对于早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 牛士贞牛通倪勇高建文杨奉庆
- 关键词:短节段椎弓根钉脊柱骨折神经康复
- 不同椎弓根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 2022年
- 探讨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治疗中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s角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较好(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4.022,P<0.05)。手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均较低(P<0.05),Cobb’s角较小(P<0.05)。结论:与传统常规的椎弓根内固定术对比,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有效的提升了急性脊椎损伤患者创伤的整体愈合的优良率,因此,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罗琳扶浪伍光辉
- 关键词:急性脊柱损伤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1年
- 分析急性脊柱损伤治疗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对于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经过治疗,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患者治疗后30min和30天的椎体的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30min和30天相比各项数据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的使用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治疗预后,可纳入急性脊柱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 胡萌
- 关键词:急性脊柱损伤
-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脊柱损伤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共82例,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患者在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Cobb’s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的恢复程度,并评定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过后30分钟、1个月的Cobb’s角、椎管展位率、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体前缘压缩高度都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然而所有患者在手术过后30分钟、1个月的Cobb’s角、椎管展位率、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体前缘压缩高度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在患者手术过后1个月,使用FVankel进行分级评定中,A级、B级、C级、D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比手术前低,P<0.05,而E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比手术前高,P<0.05。在82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中,优为38例,良为36例,中为6例,差为2例,整体优良率达到90.24%(74/82)。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治疗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郑少华
- 关键词:固定手术椎弓根钉急性脊柱损伤短节段
- 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对其椎体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胸腰椎损伤对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及Cobb's角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急性胸腰椎损伤患者86例,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椎结构及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前缘压缩高度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s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胸腰椎损伤,可进一步恢复伤椎前缘高度,缩小后凸Cobb's角,继而有助于改善伤椎功能。
- 覃鑫
- 关键词:急性脊柱损伤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疗效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索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随后对比两组Cobb’s角、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椎体后缘压缩高度、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VA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ODI评分(16.13±3.69)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0.59±0.13)分低于对照组,Cobb’s角(5.46±1.37)°、椎管占位率(4.35±1.39)%、椎体后缘压缩高度(3.27±1.15)°、椎体前缘压缩高度(5.22±1.2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 李红桥
- 关键词:脊柱损伤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5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1 h及1个月的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Cobb角间的距离,同时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35例患者术后1 h及1个月的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Cobbs角间的距离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及1个月患者的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及Cobb角间的距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评分主要分为A、B、C、D、E五个等级,术后1个月,A、B、C、D级患者的比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级患者的比例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及Cobb角间的距离,改善脊贿神经功能,推荐临床使用。
- 沈德强
- 关键词:短节段椎弓根钉脊柱损伤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给予所有入选患者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及Cobb's角、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入选患者术后30min、1个月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Cobb's角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30min、1个月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Cobb's角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的Frankel分级中A、B、C、D级比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E级比例显著高于术前(P<0.05)。80例患者中,优37例,良35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0%(72/80)。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高建文
- 关键词:脊柱损伤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
- 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急性脊柱损伤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急性脊柱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8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使用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对于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张良
- 关键词:椎弓根内固定术急性脊柱损伤
相关作者
- 高建文

- 作品数:6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脊柱损伤 短节段 椎弓根钉 脊柱骨折 固定术
- 王涛

- 作品数:47被引量:126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影像科 医学影像 多层螺旋CT 动脉自旋标记
- 吕鸿斌

-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CT DWI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MR MRI
- 沈永乐

- 作品数:14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治疗 微创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脊柱骨折
- 倪勇

-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雌二醇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 骨折愈合 葛根素注射液